第1040頁
總之,雖然大明在戰場上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但是,煩心費力的事情仍然很多。
朱棣已經徹底認可了黃淵的能力,這個才三十歲的年輕人,展現出來的統籌能力,遠遠超過了他的期望。
足夠多的羊群,也能讓十幾萬大明士兵,數萬印度士兵,過上一個好年。
在春節之前,朱棣已經不準備開戰。大明的士兵抽調艱難,他不願意拿士兵的生命,去硬碰一座堅固的城池。
各種火炮,投石機在赫拉特的城外被布置完畢,只等過完年,大明才會發動雷霆一擊。
也就在這個時候,他們終於跟北路軍聯繫上了,得知鄭亨已經提前幾個月出發,並且現在已經在碎葉城備戰,他的信心更足了。
鄭亨十一月底抵達了碎葉城,他一邊積極地與周邊的各個部落進行聯絡,一邊派出了一個超過兩千人的騎兵隊伍,沿著河中地區東部的山區,艱難地向南行軍,建立完善的聯絡通道。
河中地區的中部,西部,被原本的西察哈台汗國,現在的帖木兒國占領。
只有東部的山區,屬於東察哈台汗國的地盤。兩個原本屬於一個汗國的大國,在這個時候,因為信仰和權力之爭,卻是真正的死敵。
在兩年前,大明就在東察哈台汗國,也就是奕力把里的支持下,在他們的境內設立了一些據點。
但是東部山高路險,特別是帕米爾高原,在這個時代,根本就是難以逾越的死地。
不管是古絲綢之路,還是唐三藏取經,都是避開了這個地區。
哪怕大明陸續派了超過兩百個羽林衛學畢業的學生來到這裡,想要尋找一條能讓大軍通行的通道,卻一直沒有成功。
水源和補給的問題讓大軍不能通過,但是綿延的山路並不能攔住物資豐富的細作的通行。
只要人數不多,帶上充足的物資,一些地方還是能通過的。
花費了兩年的時間,終於在廣闊的無人區裡面,摸索出了一條安全的通道。
當北路軍的細作從崇山峻岭之間,來到了白沙瓦,讓駐守在這裡的張信驚喜無比。
這意味著雖然艱難,但是南路軍和北路軍終於能夠聯絡上了。
在白沙瓦,張信和沐昕的麾下還有足足九千五百騎兵,他們已經在這裡休養了半個多月。
而為了掩護這條通道,他們可以派上用場了。
南路軍已經暫停了攻勢,準備過年,北路軍的鄭亨還在拉攏更多的部落投靠,但是張信這邊,派出了以常福良為首的一衛騎兵,通過開伯爾山口,開始了騷擾戰術。
後世的阿富汗,在所有人的心中都是一個貧瘠之地。
但是在這個時代,因為土地還沒有荒漠化,這裡是中亞著名的牧場和糧倉。
帖木兒國一直格外重視對阿富汗的統治,北方的首都撒馬爾罕,南方的首都赫拉特,東方的貿易之都喀布爾,這個三角地帶,就是整個帖木兒國的精華地帶。
出了開伯爾山口,就是絲綢之路上著名的貿易中心喀布爾。
常福良的兵力有限,他沒有針對城市的意圖,甚至沒有進行劫掠,只是在野外進行騷擾戰術,讓那些部落都退回城市周邊。
沒有了草料,牧民們的牲畜就會死亡,這個冬天死去的牲畜越多,來年他們的勢力被削弱的也就越大。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為了探明帖木兒國中部的道路。
大軍要一路向北推進,如果不能掌握帖木兒國的地形,將會對行軍造成巨大的影響。
以往的歲月里,雖然大明和帖木兒國一直沒有斷了聯絡,也經常互派使節,這些使節也知道大部分道路。
但是沒有路牌,沒有建築的年代,還是在草原,戈壁灘上,許多道路都是隨著季節的變化的。
除了備戰,鄭亨也在等待自己的兒子傳來的消息,他想知道,朱瞻基到底支不支持他在河中駐守。
如果支持,哪怕進度慢一些,他會注意維護跟每一個部落的關係。
但是如果不支持,為了儘快打開局面,他的態度肯定會強硬一些。
只是被他寄予厚望的鄭能,因為剛到北平就染上了風寒,差點一命嗚呼。
在北平養了一個多月的病,身體略微好轉,鄭能不敢再耽擱,冒著嚴寒趕到了天津,坐上了海船。
過小年的這一天,他抵達了京城,當天下午,就給鴻臚寺遞了覲見的帖子。
而朱瞻基也一直想要了解如今草原的局勢,所以第二天上午的午朝,就接見了大病一場,反而胖了許多的鄭能。
鄭能雖然是個將三代,但是他的成長也是伴著朱棣的靖難之役起來的。
今年四十歲的他自幼從軍,只是因為鄭亨如今雖然已經六十四歲,卻依舊健壯,所以始終不得單獨領軍。
不過他是武安侯一派的公認繼承人,所以對於能不能領軍,他並不著急。
相反,因為近些年在北明山的收益驚人,上面有老父領軍,他的精力更多地放在了為家族謀劃上面。
他的來京意圖其實並不難猜,武安侯府能將他們這些年的獲利全部運到京城來,只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向朱瞻基表忠心,另一個就是另有所圖。
五萬兩金子,相當於五十萬兩白銀,對任何一個家族來說,都不是一筆小數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