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頁
朱棣有些不敢相信了,懷疑地看著朱瞻基問道:「哪有如此巨大的船,你可不要胡說八道。」
在噸位出現之前,船隻的運載是以料為單位來計算大小的。料的前期意思並不是船隻承載單位,而是造船所用木料的數量。
一根普通的用船木料,在正常情況下長度大概在五六米之間,直徑約二三十公分之間。由於這樣的一根木料在水中的浮力,基本可以承載三個成年人的重量,也就在三百六十斤左右。
而因為木材體積有限,特別是船隻的龍骨,需要特別堅實的木料。所以即便是大明的寶船,採用了拼接法,目前一萬料,也就到了極限。再大,船體就不結實了。
朱棣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帝王,所以第一時間就認為朱瞻基在說謊。
朱瞻基笑道:「孫兒讓人費盡千辛萬苦,澆鑄出來了一根百米純鋼龍骨,以這跟精鋼龍骨拼接木料,現在造出來的寶船不僅比現有寶船更加結實,更寬,體積也更大,在海上行駛也會很平穩。」
朱棣心裡有些相信了,可是轉念一想,又問道:「你就這麼不待見我這個老頭子,想要打發我出海?」
朱瞻基撲通一聲跪下,指天發誓道:「孫兒只是想讓皇爺爺在晚年享受更多人間歡樂,從無逾規之想,若有他心,天地……」
古人是很信這方面的,朱棣不等他說完,就一把捂住了他的嘴。「好了,我的乖孫兒,爺爺只是隨口一說,就不要發誓了。」
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
東洲帶回來了大量金銀,除了有少部分獎賞將士,農師,內侍,其他的大部分都被收入內庫。
這也是有講究的,國庫與內庫是分開核算,船隻的製造,艦隊的開銷,當初都是內庫出的銀子,收穫大部分自然也要入內庫。
但是內庫不能將所有便宜占完,所以即便外廷沒有出力,也要分國庫一部分,然後用之於民。
不過,如今的內庫除了實物,基本上所有的金銀,全部都存入了大明銀行,記入了皇家的帳戶。
可以這麼說,如今的大明,內庫一直都是比國庫富裕。
哪怕前些年貿易規模沒有這麼大的時候,內庫也比國庫富裕的多。
下西洋,北征蒙元,包括哪裡有了天災人禍,每一次內庫都是要出大部分銀子的。
因為大明的國庫,從來沒有充實過。
也就這幾年,朱瞻基出海帶回來的大批金銀,通過銀行調節金銀,減少了貪腐,國庫的資金才從入不敷出變的略有盈餘。
要問現在全大明權勢最大的大臣是誰,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是蹇義。
蹇義身為吏部尚書,管理天下官員,身為宗人令,管理天下宗室,身為議長,主持朝廷會議。
不管從哪方面來說,都沒有一個大臣能比得上他。
但是若是要問,全大明最有權的大臣是誰,則所有人都會說出另一個名字:陳瑄。
陳瑄算不上朱棣的近臣,靖難之役時,他是建文帝的人。在朱棣打到長江之時,才投降,然後獲封平江伯。
等於說,他雖然抓住了從龍之功的尾巴,卻因為排位較低,一直被排除在近臣之外。
而且他的運氣也算不上好,他能力出眾,曾經統率天下大半水師,要是一直留在水師,朱瞻基改制海軍的時候,他是當仁不讓的海軍總督。
但是,他在永樂十年被調到淮安,治理黃河,淮河,總督天下漕運。
漕運總督在原本的歷史上,算得上一個緊要官職。可是這一世,朱瞻基大力發展海運,運河雖然疏浚通了,卻因為不必往北方運糧,導致了漕運並不興旺。
永樂十四年,朱瞻基想起了他,將他從漕運總督調到京城擔任大明銀行總督。
當時的大明銀行初建,這個職位一點也不起眼,陳瑄當時還認為這是貶諦,都有辭官的念頭了。
他是灰心喪氣地接任了大明銀行總督一職,在他看來,大明銀行不管運營,雖然管著戶部發展銀行,皇家商業銀行,那兩家卻不必聽他的,沒有半點實權。
但是,大明銀行雖然不管運營,只管金銀幣轉運,以及在全國建立的二十個金庫,但是這可是管著全天下的錢財啊!
銀行發展越好,發展的越大,他手裡的權力也就越大。
永樂十八年,朱瞻基出海歸來,開始清查銀行舊帳,禁止民間金銀轉運。
從那以後,天下各處設卡,查收金銀,而且錦衣衛,內監,咨情司同時出動,調查各地交易情況。
也就是說,超過一百銀幣的交易,就要提供銀行金銀票存根。想做生意,可以,你只能通過銀行交易,以銀行的金銀票為證。
任何人,都不能攜帶超過一千銀幣的現金出門。天下商業盡歸銀行來負責金銀流通,任何人也不能逃稅。
對於這個舉措,老百姓拍手叫好,因為他們手裡根本不可能有那麼多金銀。
對那些地主的影響也不大,反正他們大部分金銀都埋在地下。
對商人的影響雖然很大,但是他們要跟內監做生意,想要參與海外貿易,就只能乖乖聽話。
官員們因為一開始增加了許多工作,比較抱怨,但是朝廷的國庫因為商稅迅速充實起來了,他們的反對之聲也就逐漸平息了。
而且,金銀都存進銀行了,銀行的財富越來越驚人。朝廷做什麼事,都能通過戶部發展銀行來調集銀子,不僅不怕沒錢,還省了許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