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0頁

    朱瞻基就知道現在的人根本沒有一點經濟意識,鄭和下西洋,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航海,卻只圖一個揚名,完全不計較開銷,也難怪後來要停。

    造船費用不算在內,一次航海就要花費百萬兩白銀。

    現在的明初可不比明末,西方的白銀沒有流通進來,大明不僅缺金缺銀缺銅,什麼東西都缺。

    官員發工資都是發實物,根本沒錢可發,不想著開發貿易,光玩一些虛的。

    自己指著自己左前方紅木桌上一盆珊瑚說道:「此物在南洋乃是海里生長,一文不值,到了大明卻價值百兩白銀,一匹大明的絹帛三兩白銀,錦緞也不過五兩上下,到了南洋卻能換同等重量的黃金。為何不以貨易貨,豈不是輕易將開銷成本就收了回來?」

    所有人都傻眼了,還是姚廣孝說道:「我泱泱大國,何以能行商販之舉,何況能換同等重量黃金不過是以訛傳訛,不足為信。暹羅,南掌等國,絲綢價值也不過五六番,何來等重黃金?」

    朱瞻基也不爭辯,他本來就是隨口胡謅,說的太多就會露餡。所以讓余先拿過來了比例失調的大半個亞洲地圖,指著印度的方向說道:「此番下西洋可有天竺?」

    鄭和點了點頭說道:「欲往此國。」  

    朱瞻基裝作好奇地說道:「我聽皇祖母講故事,這裡是佛教的老家,還是黃金之國。」

    「是!」

    朱瞻基笑道:「鄭太監,孤交給你一個任務。」

    聽到朱瞻基用孤自稱,鄭和立即跪下應道:「殿下請講。」

    「我要知道大明周邊諸國,每個國家產什麼,什麼東西多,什麼東西少,哪些我大明有,哪些我大明沒有,還有要多打聽各國有那些礦產,無力開挖者,我們大明可以協助開挖。還有,各國除了特產,肯定也會缺許多物產,此番出海,多帶我大明富足之產,換回我大明稀缺之物。記住,不要無用之物……」

    ①明朝太監稱皇帝其實是皇上爺爺,不過這個稱呼在如今聽來太彆扭了,所以直接以皇上,陛下相稱。

    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

    鄭和跪下也跟朱瞻基等高,抬起頭看著朱瞻基問道:「既是我大明稀缺之物,何以分辨是無用之物?」

    朱瞻基說道:「像我大明沒有的動物,他國有。馬羊豬若比我們的大,可運回,並馴養。其他不能騎乘,不能吃肉之動物,就無用。」

    「臣明白。」

    

    歷史上,鄭和下西洋的政治作用遠遠大於經濟作用,這不能說輕重不分,最起碼也是本末倒置。

    運回來那些個祥瑞,少數還行,許多熱帶動物運回來就是一時稀奇,隨後一個個都死了。

    浪費資源。

    如此大的船隊,兩萬多人,五六十萬噸的載貨量,只是易貨貿易,就能賺的盆滿缽滿。

    自己現在不能干涉船隊的決定,但是也要先在所有人的心中種下一顆種子。

    他要讓所有人知道,下西洋不僅僅是虧錢,還能轉回更多的錢。

    鄭和的船隊,可以變成一個黃金船隊。

    朱瞻基故意裝作想了想說道:「第一次不賺錢就算了,有了這些消息,下次再去我一定要把私房錢拿出來,給皇祖父,皇祖母,父王母妃他們換回來如山高的黃金,讓他們再也不用為金銀髮愁。」

    他故意露出一絲孩子氣,是想通過別人的嘴告訴朱棣,自己想賺錢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他們。

    這樣不僅不會落一個見錢眼開的名譽,還能給自己的形象加分。

    至於糧食,朱瞻基這次就沒有提了,因為現在還是明初,人口稀少,土地荒廢眾多,現在本國的糧食都吃不完,也不用進口。  

    現在關鍵就是要給鄭和他們培養出通過海貿賺錢的念頭,有了利益,這個大門想關都關不住了。

    朱棣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考慮了兩天,讓王彥在船隊中加了一支特別的太監隊伍,專門負責易貨貿易,了解各地物價。

    永樂三年六月,鄭和第一次下西洋。

    船隊從蘇州劉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門楊帆,先載著一批軍士到占城,參與討伐安南。

    張輔討平安南後於永樂四年六月初一,朱棣以平安南詔告天下,改安南為交趾,設立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按察使司,正式將安南變成明朝的一個省。

    隨後鄭和船隊向爪哇方向南航,6月30日在爪哇三寶壟登陸,進行貿易。

    此時這裡叫麻喏八歇國,爪哇古名闍婆,人口稠密,物產豐富,商業發達。

    鄭和船隊抵達時,這個國家的東王、西王正在打內戰。東王戰敗,其屬地被西王的軍隊占領。

    鄭和船隊的人員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占領軍誤認為是來援助東王的,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誤殺一百七十人。

    鄭和部下的軍官紛紛請戰,說將士的血不能白流,急於向麻喏八歇國進行宣戰,給以報復。  

    誤殺事件發生後,西王十分懼怕,派使者謝罪,主動提出賠償六萬兩黃金以贖罪。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出師不利,而且又無辜損失了一百七十名將士,按常情必然會引發一場大規模戰鬥。

    然而,鄭和怕一旦大開殺戒,沿路西洋各國恐懼大明前來侵略,之後又得知這是一場誤殺,鑑於西王誠惶誠恐,請罪受罰,於是決定化干戈為玉帛,和平處理這一事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0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