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頁
但是,除了那些種地的,放牧的,大部分在礦上幹活的恐怕都活不過十年。
即便如此,他們在礦上能吃飽飯,隔三岔五能去找個幾女耍耍,依舊很多人前赴後繼。
這種情況,一直到正統四年以後,才有所轉變,因為日本人不需要改變人種。許多吃苦耐勞,又溫順服從的日本人逐漸被同化。
他們以說日本話為恥,留著大明的髮型,說著大明話,堅持不肯承認自己是日本人。
而礦山因為有了西洲運來的閹割過的崑崙奴,他們逐漸都被大農場,牧場招收,在那裡成家立業,再也沒有了一絲日本人的痕跡。
至於礦山上的那些崑崙奴,根本沒有被當做同類。
與南洲和西洲開發的轟轟烈烈相比,東洲的開發一直進行的不溫不火。
正統元年,第一批正式移民東洲的海軍士兵前往東洲,三萬人的艦隊,移民總人口達到了將近十萬。
他們在後世的巴拿馬城建設了一座總督府,又分別在溫哥華,舊金山,墨西哥的韋拉克魯斯省,秘魯的利馬,智利的洛塔,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巴西的阿雷格里港,里約熱內盧,聖路易斯,哥倫比亞的里奧阿查,古巴的哈瓦那,美國的坦帕,切薩皮克,紐約,加拿大的紐芬蘭島,一共建立了十五個海軍基地或者是補給港。
之所以選擇巴拿馬,實在是因為這裡扼守南北大陸的咽喉,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朱真從抵達這裡的第一天開始,除了建城,就是讓人勘測水位,想要打通運河。
其次這裡是返回亞洲的最佳航線起點,控制了這附近的海域,就等於控制了航道。
第一批海軍士兵移民過來之後,一直到正統三年,第二批移民才陸續到來。
這一批移民,都是專門挑選的識字的儒生,工匠,還有官員。
也是從他們抵達東洲以後,東洲與大明的融合才逐漸開始。
不過從那以後,關於東洲的消息似乎就消失了,人們只在關注南洲,關注西洲,東洲似乎又變成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一直到正統十二年,朱瞻基的八個大兒子年滿十八歲。除了已經確定的太子朱祁鎮之外,其他七個兒子分封東洲,才又讓東洲逐漸回到人們的視線之中。
除了他們之外,朱瞻基還有七十多個兒子,在未來的十幾年中,他們會逐漸被分封東洲。
面對如此龐大的兒子軍團,即便是那些勛貴們,也沒有一個敢提想來東洲。
隨後的十幾年,東洲一次又一次大發現,吸引了無數百姓前往東洲定居,只是受於運輸能力,每年移民的人數都在十萬左右。
正統十五年,東洲發生一場遍布南北的大型瘟疫,這場瘟疫,導致了超過五分之一的土著死亡。
在大明的幫助下,那些部落才抵抗住了瘟疫的侵襲,也徹底接受了大明的統治。
第四卷 美麗新世界
第一章 四權分立
應天府。太平坊。
時近午夜,太平坊這個京城最古老的權貴社區卻依舊燈火通明。明亮的路燈照射著枯瘦的老枝,在地面上形成了張牙舞爪的怪異圖案。
緊靠城牆的黃府,今日卻因為家主人的突然吐血,陷入了一片慌亂之中。
今年剛從理工學院畢業的黃軒本來晚上跟同學相聚,喝了一點酒。這一會兒也顧不上了,開動了家中的汽車,風擎電馳般地就向東華門外的皇家醫院駛去。
母親一直在旁邊哭哭啼啼,讓黃軒有些煩躁。可是扭頭看了看后座倒在奶奶腿上,頭髮花白,身材瘦小的爺爺,他的心卻冷靜了下來。
曾幾何時,這個在自己印象中一直猶如一座大山一般的爺爺,竟然變成了如此虛弱。
車子停在了急診室的門口,還沒有下車,黃軒就開始大聲喊了起來:「快來人啊!」
能開的起汽車的人家都不是普通人家,兩個醫生帶著兩個護士很快就迎了出來。
當他們看到車裡的竟然是前年因為身體原因而辭去議長職位的黃淵,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將人抬上了擔架車,送進了急診室。
「軒兒,你父親不在,弟弟妹妹又小,這可如何是好?」
老夫人的眼睛從搶救室那邊收了回來,看了一眼自己兒媳,不滿地說道:「慌什麼,你父親還沒死呢。等到斷氣了,你再哭也不晚。」
黃軒知道母親自幼嬌弱,沒有主見,拍了拍母親的胳膊,以示安慰。又來到了奶奶身邊,像小時候一樣摟住了奶奶的身體。「奶奶,爺爺會沒事的。」
芸娘擠出了一絲笑容,旋即又淡了下來。「人生自古誰無死?你爺爺這一輩子勵精圖治,至死無憾,他近些年身體一直不好,死,或許是解脫。」
這句話說的黃軒的眼淚立即掉了下來,心裡有氣不想理奶奶了,但是又覺得不對,擦著眼淚大聲道:「爺爺不會死的!」
他們的動靜也驚動了醫院的不少病人和醫生,聽到有相識的人介紹說那是東平公主和家人,其他人也不敢過來打擾。
這個時候,一個身穿紅袍的老人在護衛的保護下走了過來。隔著一段距離,就開口問道:「嫂夫人,剛才看到你們的車進醫院,是不是議長的身體……」
「勞指揮使大人費心了,潛九這是老毛病了。希望他能捱過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