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頁
但是通過這一段時間的接觸,朱瞻基發現,李慶這樣的人才是自己現在最需要的幹將。他沒有顧佐的圓滑,長袖善舞,但是缺少一個闖將,一條池塘里的鲶魚。大明的官場太穩了,穩的有點保守,所以需要這樣一個人來攪和一番。
而且,朱瞻基現在已經收到了朱棣抵達星城,並且即將前往西洋的消息,所以,他覺得自己可以動動了。
如今的大明朝堂,有兩大貪官,一個是劉觀,一個是方賓。方賓是兵部尚書,把柄就在朱瞻基的手裡捏著,在並不需要保持穩定的時候,朱瞻基不會動他。
不動他,就要動劉觀,而且劉觀身為九卿之一的左都御史,也是位高權重之輩。
將他拿下,讓二愣子李慶去當左都御史,比誰都合適。
他在十四年前的永樂五年,就曾經在都察院擔任過一年多的左副都御史。
短短的一年多時間,他彈劾都督蔡福賣私鹽,忻成伯趙彝擅自殺死運夫,盜賣軍餉;都督譚青、朱崇貪婪放縱。都督費王獻欺罔、梁銘貪婪殘暴、鎮守德州都督曹得貪財。
平均兩個月就有一個超二品大員被他拉下馬,可見他的能力之強。
只是官場大多講究為人留一線,以後好見面,一團和氣。他這樣做是不得人心的,所以後來被其他官員舉薦到了刑部侍郎,又任紹興知府,就是不讓他檢舉人了。
但是朱瞻基不會在乎這個,李慶這把刀,他只會怕不利。
臨近午時,今日的午朝快結束的時候,幾位大臣按照朱瞻基意思,做出了安排。
一是要求林州縣衙重審劉家毛氏一案,並且將會直接在邸報上進行跟蹤報導,要讓天下人都知道這件案子。
這裡面的主要宣傳點,就是朱瞻基的兩個要求。皇權下鄉,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天下這麼大,老百姓又大多不識字,總不能一個個地派人告訴他們朝廷法度是什麼樣的。
而且,這後續又涉及到了一個官員委派的麻煩,真要一下子增加幾倍官員,朝廷也受不了。
所以這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問題。至於這裡面的皇權與士大夫之爭,這個時候沒有誰再提,連朱瞻基都不提,因為時機不成熟。不過,散朝之時,朱瞻基叫住了有些失落的李慶。李慶登時大喜,其他人也是暗自心驚,因為誰都知道,朱瞻基要重用誰,就會單獨接見,留膳。
李慶這是要起來了!
;等其他人離開之後,朱瞻基看著滿臉激動的李慶說道:「太祖國祚初定,需要穩定,太平。皇祖靖難,也要收攏人心。如今國泰民安,朝堂一團和氣,百官漸喜奢華,故此孤欲重整吏治。」
李慶一聽,立刻抱拳道:「臣奏請殿下禁止民間商戶,一切劃歸內監,更要禁止勛貴,百官從商。」
朱瞻基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一碼歸一碼,經濟需要活躍,這一點是不會更改的。整肅吏治,卻不能因噎廢食。」
李慶是個清官,對貪官深惡痛絕,自己家人也沒有做生意的,家鄉也只有八十畝官田。
這對一個三品大臣來說,是極為難得的。但是他看不到發展經濟的重要性,所以這方面必須要跟他說清楚。
朱瞻基問道:「愛卿以為,這天下財富是有數的嗎?」
受儒家影響,李慶內心是這樣認為的,卻不敢這樣回答。因為人人都看得出,以前的大明連官員俸祿都發不起,只是以糧食代替。但是這些年來,錢財越來越多,他們大部分俸祿都是直接通過銀行發放,根本不欠了。
李慶原本以為這些金銀都是從海外流入,所以增加了體量。
但是,他再研究歷史上不同時期的財政狀況,就越發迷糊了。
例如南宋,僅以半壁江山,每年收稅五千萬貫,相當於現在的將近兩倍。而且那個時候,大部分財富還被遼國,蒙元給搶跑了。
那這些錢財是從哪裡來的呢?
不懂經濟,他就不敢隨便回話,老實說道:「臣愚魯,一直疑惑不解。」
朱瞻基笑道:「術業有專攻,愛卿在查案,辦案,搜集證據方面的能力,都還是很讓孤放心的。
但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在穩定的基礎上給百姓提供更好的生活。所以不能因為查案,就影響太平,也不能因為查案,就影響發展。
如今的左都御史劉觀雖然不比方賓一樣貪婪,但是這些年來,他也做了不少虧心事,孤這裡搜集到的關於他的證據就有一大堆。
如今已經五月,各地河流險情即將出現,雖然這些年有了水泥,不少河道疏浚,加固已經有了改善,但是還不夠。
孤欲讓工部尚書宋禮,左都御史劉觀分別前往南北二地,督撫防洪。你膳後就去找錦衣衛楊章德,問他要一些關於劉觀的證據,孤要你在兩個月之內,將劉觀這些年一步步走向深淵的案情全部釐清,能做到嗎?」
雖然朱瞻基沒有說,但是現在要拿下一個左都御史,還是讓他主辦,他要不知道這是為他騰路,那就白活了這麼多年了。
說起來,這個都察院左都御史雖然比不上六部堂官,卻是更讓他喜歡的職位,因為他的特長就是查案。
所以他立即跪拜道:「臣粉身碎骨,縱死無憾。」
「孤是喜歡講道理,講法度的,只要你不自取滅亡,走上歪路,孤保你一世無憂。你要謹記,查案是為了去除傷疤,但是不能影響了身體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