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305頁

    而這一期進士,也是有明一代,人才濟濟的一期。

    薛德溫雖然在官職上最高只做到了禮部尚書,但是其人是繼曹端之後一代儒學大家,在北方開創了「河東之學」,門徒遍及山西、河南、關隴一帶,蔚為大宗。

    在思想上,此人以復興儒學為己任,對朱瞻基重商輕儒,扶持真理教頗為不滿。認為重商引發民眾趨利,輕儒導致民風敗壞。

    在為官方面,他清廉律己,而且勤政愛民,在民間官聲頗佳。

    作為明代有名的理學大師,薛瑄推崇程朱理學。

    不過他雖然在思想上同程朱理學一脈相承的,但又並非程朱理學的簡單延續,而是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程朱理學。

    為了對抗道教和佛教,他在「理無窮,故聖人立言亦無窮」的思想指導下,棄舊圖新,提出了不少具有唯物主義思想傾向的觀點,對近年興起的理學唯物主義思潮起到了首倡和先導作用。

    而且他還創立了儒家實學,發表了「人於『實』之一字,當念念不忘,隨時隨處省察於言行居處應事接物之間,心使一念一事皆出於實,斯有進德之地。」以及「為學不在多言,亦顧務行如何耳!」的言論。

    他在強調行的重要性的同時,也肯定了知對行的指導作用,如論:「知理而行者,如白晝觀路分明而行,自無差錯;不知理而行者,如昏夜無所見而冥行,雖或偶有與路適合者,終未免有差也。」  

    「復性」說在薛瑄理學思想體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他雖積極維護程朱的「道統」觀念,本質上仍然是唯心主義的,但其中也不乏唯物主義觀點。

    如就「性」的本源來說,朱熹認為「性」是天賦,來自先天;而薛瑄則認為「性」是「理」,主要形成於後天。

    在對「復性」的具體解釋上,朱熹指出,「復性」就是要恢復人的本然之善的天性;薛瑄卻不然,他說「復性」就是要按理視、聽、言、動。薛瑄的「復性」說,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朱熹「復性」說的修正和完善。

    由於薛瑄力倡「實學」,並一生躬行實踐,所以他的學說被時人稱為「篤實踐履之學」,他本人被譽為「實踐之儒」。

    不過,因為朱瞻基重視真理教,只將儒學作為思想奠基,所以薛瑄這一生,總的來說是不盡如人意的。

    他在晚年掀起了儒家正宗之說,批判真理教學術只能為用,不能為體,「體應大於用」之說,在民間引起了不少學術之爭。

    如果僅僅在學術上進行辯論,朱瞻基能夠忍他,因為朱瞻基很清楚,薛瑄說的是對的。

    真理教實際上就是應用科學,應用科學可以發展經濟,卻不能充實人心。  

    大明想要長久穩定,離不開儒家的學術影響。

    但是儒學可以為體,卻不能為用,真要以儒學為用,大明又會走上歷史的老路。

    所以薛瑄將學術之爭,引到官場之上,並且人為地對不同官員進行派系劃分,這就是朱瞻基不能接受的。

    正統三十七年,朱瞻基將他削職為民,趕回了老家,讓他在老家著書立言。

    薛瑄的削官,也代表著儒學在朝廷的大潰敗,從此以後,所有官員以專業為主,只有禮部依舊屬於是儒家的大本營。

    禮部把持儒學,以教育為發展根源,這也是符合大明利益的。

    所有的孩子,從小應該學習儒家,只有這樣,才能有所畏懼,忠君愛國,並且有大一統思想的奠基。

    孩子們從小學習儒家思想,長大了再學習專業知識,小時候豐體,長大了擅用,才是真正的人才。

    在後世,儒家思想被完全認為是封建糟泊,只會導致民風敗壞,無所畏懼。

    聽到胡遠勝這樣說,蘇良嗤笑說道:「我雖然在西洲,卻也知道他去世的消息,只是不知,這與你進入通政司當差有何干係?難道是因為他死了,你才敢投筆從戎?」  

    「你……」胡遠勝一拍桌子,站起身來。「當初陛下對你懲罰太輕,就該挖了你的舌頭,看你還能不能口出狂言!」

    蘇良也覺得失言,不該如此諷刺對方。他本來是想跟對方緩和關係,而不是與對方再結下深仇大恨。

    但是讓他跟對方道歉他又做不到,只能生硬地抱了抱拳,給自己來了一嘴巴。

    這一幕引的胡遠勝忍不住冷笑起來,不過心裡明白,這已經是對方在表示歉意了。

    雖然恨意未消,但是為了朝廷大事,他也只能忍了下來。「我們說正事吧!」

    蘇良點了點頭,抱拳問道:「為何找我?」

    胡遠勝起身在房間裡轉了一圈,四周打量了一番,才回到了蘇良的身邊坐下。「雖然通政司在西洲有獨立的系統,但是這些年一直處於明面,也不知道被兩家王府腐蝕了多深。所以現在即便是想要打探消息,也不敢打草驚蛇。如今的西洲,只有直屬朝廷的黃金城值得信賴,就連曹國公府,也不敢全信。你們蘇家小事糊塗,大事還是把持的住的。所以,用你們蘇家的人來打探消息,是上面做出來的決定。」

    「咨情司呢?」

    「咨情司的人當然也要用,不過陛下可沒有從大明來調兵來西洲的想法。」

    蘇良這一下明白了過來,朝廷這是不想撕破臉皮,通過蘇家來調查,也只是為了從側面證實一下通政司和咨情司這兩條線路上這些年有沒有被兩家王府收買。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30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