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頁
至於東王的勢力則主要是在棉蘭老島的西部,也就是後世的三寶顏半島以及巴西蘭島。
由於當初有另外兩王的支持,他面對吉馬刺朗國也是占據了絕對優勢,勢力拓展到了棉蘭老島整個西部地區,當地的土人部落對他的統治都比較支持。
相反,吉馬刺朗的那些部落,相互之間的鬥爭更加慘烈,要不是沒有絕對把握,東王早就統一了棉蘭老島。
朱瞻基到來的時候,三王就已經準備一起北上大明,去拜見如今的大明皇帝,想要把蘇祿國併入大明,以期得到大明的支持。
鄭和艦隊的數次來訪,已經讓他們知道,大明手指縫裡漏一點,他們就吃不完了。
別的不說,只要大明能給他們幾艘大船,他們就能征服周邊的大部分部落。
不要說四千石的戰艦,他們連四百石的海船都造不出來,現在用來貿易的最大海船,都還是從許柴佬手裡買的四百石貨船。
而這種四百石的海船,也是許柴佬能生產出來的最大海船。
因為南洋各島並沒有適宜造船的木頭,這些木頭都還要從大明,從交趾購買。
這種差距,絕不是簡單的船的大小差距,而是整個生產技術的天與地的差距。
朱瞻基先是給他們許下了無數天花亂墜的承諾,其實沒有一點實質上的承諾,最後勸阻下了他們今年就去大明拜見朱棣的想法。
朱瞻基讓他們等上一兩年,等他回返的時候,會帶著他們一起前往大明。
之所以不想讓他們現在就去,他就是想趁這兩年的時間,讓督馬含掌控住現在屬於東王的勢力。
從抵達呂宋府後這段時間跟督馬含的接觸,朱瞻基對督馬含這個心向大明的王子,還是比較滿意的。
督馬含今年三十四歲,只比他的父親小十八歲,在如今的東王勢力範圍內,他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推崇。
他身體強壯,作戰勇猛,而且足智多謀。在朱瞻基接觸的所有土人裡面,他的漢話說的最好,對大明的歷史也了解最多,是一個值得期待的領導型人才。
特別是,這個人有野心,又很通政務,更懂識趣。朱瞻基雖然跟他打交道不多,但是也能看出來他是個人才。
而通過其他渠道對他的了解,朱瞻基確定了這是一個值得扶持的對象。
只要有了朱瞻基的扶持,兩年的時間,讓他打下整個棉蘭老島都很有可能。
當然,朱瞻基不會給他提供火槍,他畢竟不是大明人,還要長久觀察一段時間。
但是像大明淘汰下來的鋼刀,鐵矛這些武器,在南洋群島,已經算是比較先進的武器了。
他們這裡,除了領導級別的才能配阿拉伯彎刀,大明的鐵刀,士兵們基本都是青銅和黃銅的武器。
雖然青銅和黃銅更加貴重,但是作為殺人的武器來說,就不夠看了。
但是這些南洋小國也沒有辦法,他們有無數的金礦銅礦,錫礦,但是就是沒有大鐵礦和煤礦。
即便是有鐵礦和煤礦,他們的鋼鐵冶煉技術也遠不足融化鋼鐵,只能通過進口來得到鐵器。
不管是刀劍,還是長矛,甚至包括切菜的菜刀,匕首,鐮刀,他們都需要進口。
朱瞻基當然知道在蘇門答臘島,在婆羅洲就有鐵礦和煤礦,但是他不會告訴這些人的。
確定下來了要扶持的人選,那麼接下來就是要派人出面拉攏。
這件事最合適的人選是黃淵,但是面對自己人黃淵出面合適。面對他「國」的一個王子,黃淵的職位還是有點低了。
要是這個督馬含不知道黃淵的前途遠大,看到大明派一個小官員跟他談,還以為朱瞻基看不起他呢。
內侍這邊,不管是王景弘還是金闊級別都足夠了。但是他們是內侍,又不像鄭和一樣得到皇帝授權,有通使之權,讓他們這些內侍出面,只會讓文臣們抓住把柄,吃不了兜著走。
但是文官首領,禮部右尚書金純這個老傢伙朱瞻基一直摸不透底,他對朱瞻基的任何命令都執行的很好,從來不拖後腿,但是總喜歡問的一清二楚,什麼事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像在呂宋島設立呂宋府,封許柴佬為呂宋府知府,然後委任官員輔佐許柴佬將官府的管理框架支起來。沒有他的幫助,根本不可能幾天之內就把一切工作都安排好。
而許柴佬得到老傢伙的幫助,把自己手頭上的人力物力都告訴了他,只用了兩天的時間,他就把許柴佬手底下的幾千人,按照不同的能力,分派了各項工作。
然後又從隨行的文人裡面,挑選了二十多人,將府衙的職能擔當起來,有經過三天的觀察,調整,就把一切都弄得理理順順。
這隨便換一個人,都不可能有他做的好,包括朱瞻基自己都不行。
許柴佬這件事好歹一開始就有定論,朱瞻基說服了朱棣,朱棣也不在乎在海外封一個實權知府。
朱棣同意了,吏部這裡肯定就沒有障礙。官袍是現成的,官印刻一個就好了。
金純對這種既定事實的事情當然不會反對,所以用心做事。
但是籠絡督馬含這件事是朱瞻基的個人行為,想要金純幫忙,就必須要把一切前因後果都告訴他。而朱瞻基並不想在他面前留下一個工於心計的印象,而且扶持一家,挑起戰爭,金純這個老頑固也不一定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