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86頁

    在京都當太上皇的日子並不難熬,婉轉嬌吟的少女,黃燦燦的金子,白花花的銀子,都被對方主動送到了他的面前。

    如果是個年輕將領,恐怕早就在這些糖衣炮彈面前墮落了。

    不過柳升今年已經四十多歲,經歷了多次生死起伏,很清楚自己現在想要的是什麼。

    朱瞻基在京都有超過一千人專門負責統計各方財富,他哪敢所有的東西他都私吞?

    女人他照收,金銀他也照收,但是大部分都被他直接安排送到了大阪,孝敬太孫。

    但是據他所知,太孫雖然也嘗鮮一般地占有了幾個漂亮的倭皇的公主,但是並不貪戀女色。大部分漂亮女人都被他賞賜給了將士,或者是準備送回大明發賣。

    這些倭女柔順,聽話,伺候人起來貼心無比。如今有點余錢的大明百姓,都願意買上一個或為童養媳,或為奴僕。

    壓力是從六月中旬開始有的,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這個中間經歷了倭人收割麥子,沒有糧食的足利義持他們冒險襲擊了著名的糧食產地清州藩,也就是後世的名古屋。

    當然,這個時代還沒有名古屋,名古屋要到兩百年後才會出現,但是那裡是日本除了關東以外最大的糧食產地。  

    為了糧食,足利義持冒險出擊,在支持者的裡應外合之下,還真讓他成功了。

    與此同時,從南部撤回來的大軍也抵達京都平原的南部山區,吸引了足利義嗣和大明軍隊的火力,讓柳升頗有一些顧此失彼的失算。

    為此,朱瞻基下達了第一封斥責信,認為柳升消極應戰,沒有主動積極性才導致了這一結果。

    否則的話,不論是往北,還是往南,都比待在目前已經沒有對手的京都要好。

    柳升並不是一個智將,作戰也不是特別出色,他能成為安遠侯,主要還是因為他的勤懇,細緻。

    特別是負責籌建火器營之後,這些年也就參與了第二次北征。

    在京都一個月,除了趕跑了足利義持和天皇,甚至沒有取得像樣的戰果。原本他還並不在意,但是朱瞻基的斥責信一到,他也就必須要做出表現了。

    跟隨斥責信一起到來的還有朱瞻基的作戰計劃,朱瞻基要求他撤離京都,把京都留給足利義嗣,同時應對南方的大軍,而柳升則一路向北,對北方進行一次大型梳理,消滅所有抵抗力量。

    為了配合大軍的行動,朱瞻基派出了五萬大軍將會沿岸布置補給點,配合陸軍的攻擊,同時命令兩千羽林衛炮手和神機營炮兵營增援大軍。  

    得到命令的柳升立刻集結大軍,開始了向北的掃蕩。

    六月十九,大軍在滋賀與足利義教率領的一萬騷擾軍隊相遇,立功心切的柳升緊追不捨,在御在所山山區堵住了足利義教,打死敵人三千餘人,圍住了足利義教。

    這位後世的室町幕府第六代將軍,在丟了兵器之後,用一根毛筆插入鼻孔,然後腦袋往石頭上一磕。

    可是這樣的自殺方式並不保險,因為插入不深,他足足疼了兩天兩夜,才徹底斷氣。

    六月二十二,大軍抵達了清江藩西部的大垣。在這裡,足利義教親率大軍進行了狙擊。

    但是大明的情報系統早已摸清楚了對方的布置,武器的差距讓伏擊戰變成了送死戰,倭人完全是用人命堆積了山谷,才讓足利義教逃走。

    從此之後,足利義教讓人燒毀了大部分糧食,攜帶了一小部分糧食又逃進了山區。

    他想用堅壁清野也消耗大明的力量,但是這次的燒糧卻讓他丟掉了民心,這次燒糧,也成為了他快速失敗的主因。

    在燒糧之前,大明雖然有一部分支持者,但是大多保持中立,只要少部分死心塌地當了日奸。

    但是在這之後,越來越多的將軍,大名,完全傾向了足利義嗣,或者乾脆就是大明。  

    日本因為缺少良田,一直陷於糧食短缺的狀態。在過去的戰爭中,極少發生焚燒糧食的行為,對日本人來說,浪費糧食就是可恥,何況一下子燒掉了幾十萬石糧食。

    這將最少讓幾十萬人,陷入飢餓狀態,不可原諒。

    而且,這對大明的影響也微乎其微,因為大明本來就沒有預備從日本徵收糧食。

    這不是陸戰,道路崎嶇,糧食轉運艱難。

    從應天府到日本,大明的巨型寶船一次可以運送幾萬石糧食,只需要十艘船,運來的糧食就夠大明這不到二十萬人吃大半年了。

    何況,除了糧食,海里還有無數的大魚補充營養,現在大明軍隊最缺的,只有蔬菜而已。

    不過這個問題在大阪的局勢穩定下來,越來越多的倭人投靠大明後,也不是問題了。

    現在是六月,各種蔬菜都不缺,每日就有無數的農戶拉著一車車的蔬菜送到港口。

    所以,當足利義持逃進了山區以後,發現自己得到的支持越來越少了。

    不過一直到了七月上旬,他才意識到,這次燒糧成為了局勢急轉直下的開端,也是他自己敲響了失敗的鐘聲,自掘墳墓。

    在長野,原本是他忠實追隨者的立田家族不僅拒絕了他借道北上的請求,還直接告知了大明軍隊對他們進行了圍堵。

    倉皇向東跑到了武田氏統治的甲府,可是這個已經傳承了三百年的家族,卻早已與上杉禪秀一起投靠了足利義嗣。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8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