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65頁

    皇宮內,謹身殿。朱棣看了一遍內監遞交上來的太孫言談記錄,他對朱瞻基天天口中吐出的新名詞已經免疫了,許多詞語雖然新鮮,但是在詞義表達上,卻很貼切。

    而朱瞻基想要抬舉其他學科的發展,對朱棣來說,也是樂見其成的。

    不過在表面上,他還是要做一下態度。「這個小猴子,無法無天了。尚未親政就要立法,保護窮人財產,那些窮人哪有什麼財產!」

    胡廣,楊士奇他們這些內閣成員卻知道朱棣的話不能順著聽。窮人沒有財產,就不保護了嗎?當然不是!

    窮人沒錢,這是朝廷的恥辱啊!

    而且他們這些人都很清楚每一朝代更迭的原因,這些是他們需要專門研究的歷史問題。

    土地兼併的問題他們真的就不知道嗎?當然不是!

    但是每個朝代,發展到最後,既得利益者就是他們這些人,他們就怎麼肯說這是自己的問題呢?

    對於這個財產保護法,在大明初步穩定的階段,在文人階級,地主階級還沒有發展起來的階段,實施的難度其實並不大,關鍵就是看他們願不願意做了。

    更重要的是,朱棣到底願意拿出多大的狠心來做。如今的士人階級還未膨脹,地主階級也沒有發展起來,更重要的是,天下初定,人少地多,如今的土地兼併,財富兼併問題還不嚴重。  

    楊士奇就是文臣中出身最為貧窮的一個,他幼時喪父,母親改嫁。繼父待他甚好,卻因得罪權貴被判陝西戍邊,家破人亡。

    他對權貴階層,地主階層有著一種天然的敵對情緒。

    自永樂元年被召入翰林院,楊士奇為官謹慎,持身守節,從不接受賄賂,對貪官也從無同情。

    他對朱棣的性格了解甚深,聞言奏道:「太孫此舉乃利國利民之舉,只是隻言片語不足為據,尚請陛下召殿下祥問,以免傳言曲解殿下之意。」

    朱棣笑道:「他今日去大江公幹,待他天黑回宮,朕自會相問。」

    這話就等於是朱棣拋開了諸臣,不當他們的面問,自然也是有保護朱瞻基的意思。

    其他人一聽,也明白了朱棣的心意,轉而又都開始誇起了朱瞻基。

    沿著清涼門出城,過河,眾人先來到了秦淮河的入江口。

    這裡河灘淤泥深厚,地勢低洼,朱瞻基只是一看,就不認為這裡適合建設工廠。

    宋禮對河道,土質的了解更是遠超朱瞻基,也直接否定了在這裡架設水車。

    眾人沿著河道繼續向上,江心出現了一座大島,這也是應天府著名的江心島。  

    長江在這裡被分成了兩條河,島北側是主河道,南側與江岸之間形成了一條長約三十里的夾江。

    夾江水流不是太急,但是水量也不小。選了一處岸基牢固的江堤,宋禮讓人在水中安裝了幾處測力水車,並且讓人用木板船測試了水速。

    雖然這些方法簡單,但是也能估算出大致的水速和水力。

    而吳中則帶領了一幫人認真研究了江堤各處的地基,地勢,確定哪裡最適合建設工廠。

    這種測試比較費時,費力,想要得出精確結果,不是一時半會兒能確定好的。

    朱瞻基站在江邊,看著這六百年前的長江,心中一時之間也感嘆萬千,倍感孤寂。

    這個時空也不知道與原來的時空是一致的嗎?他做的這些事,會影響到原來的時空嗎?

    恐怕不能。

    不過不管哪個時空,每個人都是一個匆匆的過客,能夠留下自己存在的痕跡,就足夠了。

    除了水車動力的工廠,朱瞻基也考慮過發明電力。

    上初中的時候,他就做過實驗,用兩塊磁鐵,加上一些銅線,轉動的時候,就能出現電,甚至還能點亮小燈泡。  

    而如果利用水車的原理,帶動一個大型的轉子,也是有可能發電的。

    不過,這個更難,因為絕緣銅線,絕對不是現在的科技水平能做出來的。

    他也不懂做銅線,在冶煉水平還沒有達到更成熟的階段,電力還要等一段時間。

    獲取了各種了數據之後,一行人又反轉回城,在回城的路上,就沒有再討論建設工廠的事宜了,朱瞻基跟宋禮和吳中詳細談了一下,他要建設科研所,所需要的各種人才。

    工部的官吏或許還有差額,但是工匠絕對不缺。

    整個工部,有著全國各處的各種工匠的名冊,不管想要什麼樣的人才,最簡單的就是按照名冊挑選就好了。

    這件事他也不準備一手操辦,而且這種事,他出面也不一定能比其他人出面更好。

    所以工部派了兩個員外郎,四個主事,八個司務來幫朱瞻基挑選人員。

    朱瞻基也派出了以金闊為首的十幾個太監,按照朱瞻基的標準來挑人。

    今年正月初一的大朝會,除了頻繁的人事調動,最吸引群臣的就是奉天殿御座旁邊擺出的一個地球儀了。

    大臣們在台下能模糊地看到地球儀上面大明的疆域,人一開始他們並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但是幾次朝會下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那是皇上剛得到的一個天下地圖。

    雖然人人都想湊上前好好看看那個天下地圖,但是卻只有少數人能有這個殊榮。

    這個地圖目前只能重臣觀看,一個個被嚴格要求,不能講於他人知曉,特別是外國使節。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6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