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古人或許在見識和經歷,以及對社會的認知上比後人差,但是絕不代表他們就比後人愚笨。
在智慧方面,任何時代都有出類拔萃的人。
「殿下,要不要先到傳令室,或者你的臥室去看看?」
朱瞻基回身擺了擺手說道:「不急,孤要好好看看這艘大船。石指揮使,帶孤到處看看,包括衛士們住的地方,孤都要去看看。」
石國瑞有些為難地說道:「殿下,船底不雅,恐有辱殿下風雅。」
朱瞻基不以為然地說道:「孤不怕……帶路吧。」
甲板以上,船頭和船尾各有三層炮樓,船腹只有一層炮台。
朱瞻基和高級將領們都在船艉的上層居住,但是到了甲板以下,就猶如進了另一個世界。
如此大型的巨船,又沒有現代的設備,下到了甲板以下,到處的視線就差了許多。
船員們住的地方都在船隻的四周,只能依靠甲板處的天井有一點光線。
所有人住的都是通鋪,大約五個人住一個鴿子籠,每個人的空間不到兩平米並且只有一米高。
也就是說,每個人在自己的床上根本站不起來,最多只是坐下,睡覺需要把自己塞進去。
這裡比監獄的空間更小,空氣更污濁。這還是天晴的時候,如果遇到下雨,天井被蓋住的時候,這裡的環境更加惡劣,恐怕一點光線都沒有了。
再往下一層,才是操作間。這裡比水線略高一點,有明輪驅動的傳動艙,大部分人都光著身子,手裡扒著一根木棍著力,用力地蹬動著腳踏,轉動了明輪。
而船舵間裡面,則有一點蒸汽朋克時代的工業美,巨大的搖櫓每一根都需要十五個人配合才能划動。
有十個人需要用力推,將搖櫓推到位以後,下面就會有五個人用繩子依靠自己的體重把搖櫓壓起來,搖櫓被固定在一個角度里,壓起來之後,就又會回到原位。
為了節省布料,幾乎沒有人穿衣服,雖然是十一月,但是每個人身上都是熱氣騰騰。
李亮有些羨慕地看著那些水手的一身腱子肉,又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忍不住嘆了口氣。
當然,他更羨慕的是他們胯下還垂著兩個蛋,而自己只剩下了一支槍。
船隻的最下層和中間的部位都是倉庫,有十幾個帶著吊杆的天井,可以將貨物裝進船艙或者吊出來。
雖然工業的氣息還不明顯,但是不可否認,在夾江工業區建立起來之前,這裡才是整個大明最接近工業文明的地方。
只是可惜的是,東方的社會模式限制了這種發展,最後甚至還倒退了回去。
第一四九章 包圍
火紅的夕陽猶如一盤紅彩,在天空與大海之間塗抹上了一層曖昧的紅色。
撒在海面上,就形成了一片片不停變幻的魚鱗狀金箔,散發著迷人的光芒。
一群群的海鳥不時掠過,留下一串串悅耳的鳴叫聲。
朱瞻基雙腳穩定地站在甲板上,看著眼前這迷人的景色,陷入了回憶。
雖然時空跨過了六百年,但是這樣的美景卻是永恆的,六百年前與六百年後,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鄭和與其他一眾水師將領有些驚訝地看著在船上如履平地的朱瞻基,再對照一下趴在圍欄邊,被用繩子綁住的一清子他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颱風季節已過,十一月的海浪卻依舊不是那麼溫柔,像一清子,楊章德他們那些人,上了船就吐個天昏地暗似乎才是常事。
一直忠心耿耿,跟在朱瞻基身邊片刻不離身的李亮,現在就連站都站不起來了。
可是朱瞻基似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他的身體很快就找到了在船上的節奏,與巨舟形成了一種共振。
大部分人上船,總要有一個適應期。哪怕是不暈船,但是在晃動的海船上,與平地上不同,總是有一些不習慣,不穩定。
但是朱瞻基好像就是一個生長在海船上的水手,沒有任何的不適。
不管是鄭和,還是其他將領,看著挺拔如松的朱瞻基,都有一種生於大海,長於大海的錯覺。
但是顯然是不可能的,太孫殿下自五歲後,也就只出了一次京城。
雖然坐過船,但是那也只是在平靜的運河裡,跟在這大海里完全不同。
看著大部分戰艦都一次消失在視野里,旗艦的旁邊就只剩下了二十多艘戰艦。朱瞻基回過頭來,問道:「黃守備,傳令艦狹小,衛兵們如何解決晚餐問題?」
黃守備就是黃福的大公子黃淵,此人能力出眾,行事章法有道,又善於協調,被劉江提拔為守備一職在海軍總部相當於擔任了他的助理一職。
此番出海,他因為對各部的海軍都比較熟悉,負責輔佐朱瞻基。
大海船上有專門的廚房,有隔火裝置,但是傳令艦乃是快速小船,為了追求速度,船身狹小,根本沒有做飯的地方。
大軍集結在一起的時候,他們還能從大船上獲得飲食,現在他們散開之後,就只能靠乾糧生活了。
黃淵笑道:「每艘船上都提供了足夠三十多名兵士吃一周的食物和淨水,他們分散開來不會超過兩日,殿下不必為他們擔憂。」
朱瞻基本來想去看看船上的士兵們的飲食條件,但是想了想,還是沒去。
船上條件艱苦,這個時代的人們又不講究吃食,恐怕船上的大鍋飯不會好吃。一艘船上有一千多人,能把飯菜做熟,就已經很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