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頁
朱瞻基仔細一想,也的確如此。能夠中舉的秀才,都是才華絕倫之輩。每三年才三百多人,一年平均只有一百多人。
而大明的讀書人有多少,最少也不會低於數十萬,這個比例是十分嚇人的。
而且大明的讀書人也不都是家境富裕之輩,許多讀書人也都是貧無立錐之地。在中舉無望的情況下,只能給別人充當師爺,帳房,甚至是在街頭替別人寫信為生。
如今只要肯移居海外,就能得一筆安家費,還能當官,哪怕是當一縣教諭,也是清貴之職。
更何況,只要能通過朝廷的職官考核,就能得授縣令一職,這可都是只有進士才能擔任的官職。
如今的大明雖然不像唐朝一樣有明經、明法、明算、明書、史科、三傳、道舉這麼多項目的不同考核,但是也有多項不同的職官考核。
這裡面,當然是考明經,當進士最為有前途。但是許多明經無望的秀才也會參加稅官,轉運官,以及一些技術工種的考核。
一直到土木堡之後,文官徹底掌握了朝政,那個時候,一切都是他們說了算。
然後朝廷的職官考核就徹底廢除,他們將大部分職官都削弱為吏,只有主官由什麼都不懂,都不會,只會吟詩作對的廢物們擔任。
文官們失去了制約,一家獨大,做生意要聽他們的,打仗也要聽他們的。這種外行領導內行,也徹底讓東方古國進入了黑暗時代。
現在還沒有到那個時代,讀書人的地位雖然高一點,但是也沒有高到哪裡去。
所以這個時候,給他們一個能出頭的機會,他們還是很樂意的。
想通了這一點,朱瞻基也開心了起來。他這次帶了兩三千文人,大部分都是一些年輕人。
這些人對未來還充滿了希望和信心,所以不願意留在蠻夷之地。朱瞻基也只能用兩三年的時間來讓他們效力,然後優先提拔來引誘他們。
但是如果整個民間都興起了文人外遷任官的風氣,那麼以後的南洋地區,儒家大興並不是夢了。
有儒家到南洋跟綠教打擂台,朱瞻基也不用擔心南洋各國全面綠化,甚至還有可能將他們的生存土壤全部消除。
毛巡的到來,不僅帶來了大明最近的消息,也給朱瞻基帶來了他又多了幾個孩子的消息,還有後宮嬪妃們給他寫來的信。
不過朱瞻基並不是一個在乎男女情愛的人,這些消息也只是讓他心情高興了一番。
「李亮……」
「奴婢在。」
「將我側後方那座小樓收拾出來,讓毛中官安頓。」
「金闊。」
「老奴在。」
「將我大明與南洋各國貿易貨物與毛中官交接,並將銀幣與金幣入庫。除金幣封存,銀幣全部在南洋各國兌換出去。」
南洋包括印度一帶,都是盛產黃金而少白銀。這裡的人們更認同白銀作為貨幣,因為一兩黃金就能兌換十兩白銀,對他們來說,這是賺了。
而對大明來說,以十比一的比例用黃金來兌換白銀看似虧本,因為大明現在國內的黃金和白銀的兌換比例還是一比八。但是黃金產量低,白銀產量高,長期來看,是值得的。
何況,現在的兩邊貿易更多是以貨易貨,就是虧一點,無非是貿易的利潤少了百分之十多一點。但是相對百分之百,甚至是百分之兩百的利潤,虧一點也是划算的。
以後的石見銀山會有幾十億兩的白銀出產,這對大明來說是一本萬利。
只要南洋各國接受了以白銀作為貿易貨幣,以後南洋的黃金就能源源不斷地流入大明。
「劉萬……」
「奴婢在。」
「喚大明銀行的代表見駕……」
金闊一馬當先帶著毛巡來到了為他安排的小樓,面對毛巡,他並不需要刻意籠絡。
從級別上來說,他是十二監,四局八司中的神宮監大太監,在如今的內監各衙門裡面,已經是金字塔尖。
即便是從整個內監的權勢方面來說,金闊他雖然比不上鄭和,王彥,李謙這樣的老牌太監首領,但是因為身為朱瞻基的代表,他的權勢也不弱。
何況,現在他的手裡還控制著東南各市舶司,而且掌管咨情司這個權力極大的衙門的提督孫林還是他的下屬。
毛巡只是一個中官,雖然這次代表朱棣前來,在他面前也還不夠看。
兩人來到了小樓,金闊率先坐在了木椅上,才請毛巡坐了下來。「殿下在南洋雷厲風行,必然會觸及一些人的利益,毛中官也不用只報喜不報憂,一些當著殿下不好開口的話,對我直說無妨。」
毛巡抱拳說道:「太監多慮了,陛下以前是沒有見到南洋的利益的,縱使各國在應天府花錢買了一些關係,也不敢挑撥陛下與殿下的爺孫關係。
不過殿下如此出風頭,那些文官們也的確有些擔憂,最近的朝會上,不少人或明或暗,都說了些殿下風頭太勁的酸話。
關鍵是太子殿下從北平回來,如今風頭正勁,一些人難免會做一些小動作。
如今這委派秀才到南洋為官,就是這些文臣們所為,這也是為了想要從太孫殿下手裡搶權。」
金闊卻很清楚,朱瞻基不僅不怕文官們來南洋搶權,反而對這件事是持支持態度的。
文官們怕殿下在南洋一家獨大,但是殿下卻根本沒有把南洋各國放在眼裡。對文官們這樣的行為,簡直是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