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506頁

    考慮了一番,朱瞻基決定讓解縉來辦這件事。

    解縉現在雖然官職不顯,但是要說大明朝在境外比較有名的名人裡面,他最少要排在前十。

    他是大明朝有名的大才子,許多外國的百姓,不知道吏部尚書是誰,但是絕對聽過解縉的大名。

    而且他也是朱瞻基一直都「尊敬」的老師,以後朱瞻基當了皇帝,他可就是帝師。

    只要知道他大名的人都知道,他現在官職不顯,是朱棣故意壓制,留到以後輔佐朱瞻基的。

    等朱瞻基登基,即使不可能直接擔任太師,一部尚書也是跑不了的。

    當朱瞻基把這件事跟解縉一說,解縉二話不說,立即就答應了下來。

    他這個人性格雖然有缺陷,但是能力還是有的。屬於情商比較低,智商卻非常高的那個類型。

    勾心鬥角他不行,安排一件事給他做,他肯定不會壞了事。

    何況,他還有一個精明能幹的侄兒,一個做事靠譜的兒子幫他。

    朱瞻基不相信,以他的名望出馬,這件事他還能做不好。

    來到霍洛島兩天,朱瞻基一直在忙於應酬。雖然蘇祿國的所謂王爺,官員,不過是跟部落首領,部落長老一樣的職位,但是他們畢竟控制著幾百個小島,將近兩百萬百姓的大型勢力。  

    想要控制整個南洋的各大勢力,每一家都不能疏忽,因為在任何一地的相關決策,都會有連鎖反應,影響到其他地區。

    朱瞻基並沒有擺出高高在上的態度,他雖然依舊擺著大明皇孫的架子,但是在態度上,卻主要以親和為主。

    至於架子,那都是內侍,禮部的官員們,自然而然地架起來的。

    這些南洋的土人也就認這一點,真要沒有一點架子,那是丟了大明的臉面。

    就比如,幾十個御廚用精湛的手藝,做出了十幾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根本不用顯擺,這些美味佳肴就讓這些沒有見過世面的土人們覺得白活了。那精美的瓷器,講究的禮儀,都讓這些土包子自慚形穢。

    一切都自然而然地讓他們感覺到了差距。

    艦隊的到來,貿易也隨之展開。

    蘇祿國什麼都缺,他們以製鹽、釀酒、織布、捕魚、採珠及商埠稅收為其經濟來源,大明的瓷器,鐵器,茶葉,絲綢,都是他們求之不得的貨物。

    他們能夠拿來交換的主要是金子和銅錠,還有魚乾。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那在大明難得一見的巨大珍珠和玳瑁。  

    玳瑁在蘇祿國也是難得一見,但是珍珠就多了。三王就向朱瞻基進獻了一顆重達七兩的巨大珍珠,更難得的是,其圓無比。在這個時代,可謂是無價之寶。

    當朱瞻基忙著應酬,貿易團隊忙著交易的時候,解縉也開始了行動。

    不過,他也沒有直接出面,因為他在蘇祿國,因為名聲太響,同樣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對象。所以他把這件事交給了侄兒解禎期出面聯絡。

    解禎期父親是解縉的哥哥解綸,母親是歐陽修的後人歐陽婉。其父一代,父親,叔叔,姑父,一門三進士,到了他,其書疏雋自喜,不失門風。

    其文採風流不輸長輩,自然也是解家最器重的後代。

    他原本是看不上官場的蠅營狗苟,自有一股傲氣,一心想要走清流。但是朱瞻基不重文采,甚至直接當他的面說文章做的再漂亮,也不過是雲中月,霧中花,不堪其用。

    在朱瞻基拿出了幾何,拿出了標點符號,甚至直接說出不懂統計,不懂計算,不可為官的話之後,他也放下了架子,開始認真研究起這些學問來。

    他本就聰明,這一研究,就發現了算學其中自有規律,甚至開始為之著迷。

    如今在應天府,他可以算是推廣算學最積極的年輕一代。  

    上有所好,下必行焉。

    解禎期很清楚想要得到朱瞻基的重用,就必須按照他的那一套來行事。要不然,自己以後最多也就是跟自己的父親一樣,當一個國子監的教授。

    他明白,想要得到朱瞻基的重用,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務實。

    所以,他現在也能放得下身段,了解民間疾苦,學習為官實學。南北方土地畝產,各地水利,乾旱,風俗,人情,特產,這些是他最關注的,而不是像過去一樣清高地賣弄文采。

    因為有解縉的幫助,他能看到許多對其他人來說難以查閱的資料,這也讓他比大多數人都更能全面了解大明的情況。

    這次太孫下西洋,他本來要準備明年的春闈,但是他主動放棄了這次的春闈,想要跟隨艦隊到海外來見見世面,知道大明以外的地方是什麼樣的。

    南洋的異國風情沒有讓他失望,這秀美的海島,壯觀的大海,都讓他的眼界和心胸比以往寬闊了許多。

    看到這些蠻夷的生活艱辛,他也真正體會到了身為一個大明人,是多麼的幸福。

    督馬含這個所謂異國的王子,在他的眼裡,也不過是一個稍微富足一點的鄉巴佬。  

    不過他不會把自己的真實情緒表達出來,在督馬含的面前,永遠是一副溫文爾雅的從容不迫形象。

    而在督馬含的眼裡,大明的太孫充滿了一種神秘莫測的強大氣勢,這種氣勢讓他心生畏懼。

    而解禎期這樣的儒生,則代表了大明的文化,這種先進文明帶來的崇拜,更是讓他自慚形穢。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50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