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頁
金闊知道毛巡身為中官,大部分時候都是身為皇帝特使傳旨,對如今的大明軍隊了解不深。
他自豪地說道:「如今我大明將士戰無不克,攻無不勝!」
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
而在蘇門答臘島,戰事也的確像金闊說的那樣,順利地發展著。
如果說以往的戰事,大明與其他民族相比並無優勢,甚至還有一些劣勢。
比如在面對草原民族的時候,往往就很被動,只能依靠人命和豐富的資源來支撐戰事。
但是從無縫鋼管被製造出來,應用到了火槍上。而且燧發裝置被研發出來以後,火槍的大規模應用,已經讓戰爭變成了一種不對稱的一邊倒的欺負人模式。
不管是遼闊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還是西南山間的高山民族,原本需要大明耗費無數人力物力的戰爭,現在變成了一種行軍式的掃蕩。
面對火槍,沒有任何軍隊能夠形成有效的抵抗,依靠落後的武器的明古魯人更不行。
從四月上旬,倭寇營率先發動了騷擾之戰,到四月中旬,大明主力艦隊抵達明古魯外海,全面戰爭爆發。
短短的五天時間,明古魯部落組織起來的抵抗運動猶如冬雪遇到陽光一般,大明軍隊所到之處,就迅速瓦解。
這種新的戰爭模式不僅讓明古魯部落擋無可擋,也讓其他部落和國家的使節們恐懼無比。
他們發現,如果自己沒有火槍,面對大明軍隊也只會有同樣的下場。
到了四月二十一,大明軍隊已經依靠明古魯的都城為中心,建立起來了完善的指揮系統和通訊系統,並且將後勤物資全部協調到位。
這個時候,就到了大決戰的時刻。
其實已經算不上是決戰時刻了,因為明古魯部落實際上已經膽寒。大部分部落成員都在通過各個渠道向大明投降,只有萬茂和他的支持者們,想要逃開大明的追擊。
四月二十二,最後的追擊正式開始,大本營已經換成了鄭和率領數千海軍士兵駐守,一萬一千幼軍,還有一半海軍,全部加入到戰場中。
海軍的數千士兵駕駛戰艦,他們負責沿海區域的封鎖,同時承擔了物資轉運和後勤輔助的職責。
有了他們的協助,再加上數百羽林衛學學員兵們組成的情報網絡,給一萬一千的幼軍提供了最完善的戰場輔助。
幼軍的士兵們根本不需要擔憂後勤和情報,能夠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追擊敵人,消滅敵人上。
萬茂率領依舊忠心於他的兩萬多族人,從都城逃到了東北的彭石南山谷,他們原本想要從朱魯普向北逃竄。
但是倭寇營的兩千士兵在朱魯普掀起的屠殺行動讓所有土人都以為那裡已經被大明士兵重點防範。
沒有人敢去面對沒有人性的倭人,因為面對大明士兵,他們投降可能還能保住性命。
但是面對倭人,他們的男人被殺光,女人也被凌辱之後殺掉。他們所經之處,斬草除根,就連老人和小孩子他們也不放過。
雖然萬茂很想要直接去衝擊倭人的陣營,但是他的下屬們都不支持這場行動。對他們來說,保存有生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萬茂也只好率領族人們從彭石南山谷又轉回到山脈以外的丘陵地帶,想要從山脈外面向北逃亡。
南方已經被大明截斷,東北的山區在大雨之後連他們也不敢貿然進入。
現在不是幾個人,幾十人,而是有兩萬多族人,其中老幼婦孺都有。山區的瘴氣肆虐,在大雨之後的時節進入山區,要是遇到瘴氣,就是全部族滅的下場。
用了三天的時間,他們從彭石南山谷繞到了道恩火山的南麓,希望通過山林的遮擋,順利地前往克塔溫部落。
但是他們不知道,戰爭的模式不僅僅是武器的改變,甚至連戰爭模式也已經改變。
那五百羽林衛學的學員兵,他們進入戰場的目的絕對不是只給倭寇營提供輔助,他們更重要的任務就是在整個戰區建立完善的情報網絡。
整個戰區,每一股大型兵力的調動,絕對瞞不過他們的觀察。
從他們轉移出彭石南山谷,情報就已經傳到了倭寇營。
一千多倭寇營的士兵日夜兼程,以跟他們相聚不到十公里的距離,完成了整個陣線的轉移,並且順利地抵達了他們的前方。
明古魯人攜帶著老人和孩子,還有婦女和家業。可是倭人們什麼都不用帶,連糧食都是在目的地給他們準備好了,這種行軍速度的差距,造成了倭人後發先至,並且還多了半天的休息時間。
大明的主力軍隊並不著急,他們慢條斯理地追擊著,所到之處接受各個村落的投效,並且進行人員統計。
殺敵並不是戰爭的目的,在這裡建立有效的統治架構才是。
莊敬帶領著一千六百多倭寇抵達拉斯河北岸的時候,見到了龐瑛帶著兩千援軍已經在那裡建立起來了前沿陣地,激動地差點哭了起來。
他知道即將要面臨最艱難的時候,想要攔住已經走投無路的萬茂,他的這一千多人恐怕全部填上都不夠。
他也摸不清朱瞻基到底是怎麼想的,一路上都在擔心朱瞻基會把他們倭寇營當做累贅給犧牲掉。
現在看到這兩千都攜帶著火槍的幼軍士兵,他終於可以放下心來了。
殿下終究還是沒有放棄他,還想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