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866頁

    張氏笑道:「這裡被你修整了一番,如今變得十分宜居,我倒是覺得比在皇宮住的還舒服。只是瞻基和瞻壑,嘉興你們都在京城,心裡不時掛念。」

    皇子皇孫都有嚴格的教育制度,雖然朱高熾被貶諦,但是朱瞻壑他們這些已經開始進學的皇孫,學業是不能中斷的。

    朱瞻基笑道:「孩兒這次來,也是想接母妃回宮。皇祖特命母妃主持宮中大局,母妃不在,孩兒心裡沒底。」

    張氏對這裡毫不留戀,立即說道:「你父王已經安頓下來,我也該回宮了。瞻基今日住一晚……不妥,你如今身份不同,不可在宮外過夜。」

    張氏伸手替朱瞻基理了一下一縷飄散下來的頭髮,頗為自豪地說道:「瞻基當以國事為重,我今日就讓人準備一下,明日回宮。」

    朱高熾這個時候被何純攙扶著從外面進來,看著身材高挺的兒子,心裡卻是百味雜陳。

    「你皇祖走了?」

    朱瞻基連忙迎了過去,親自扶著朱高熾讓他坐在了那張寬大的椅子上。「皇祖今日坐船啟程,到運河口轉河船到蘇州,應該會在蘇州遊玩數日,下旬出海。」

    朱高熾望向張氏說道:「既然你已準備回宮,就去收拾一番吧。」  

    他們夫妻二十多年,雙方都已經習慣了對方的存在。但是朱高熾身為太子,女人自然是不缺的,為他生孩子的女人也不是一個兩個。

    他跟張氏之間的感情,早就由愛情轉為了親情,雖然偶爾朱高熾也會留在張氏的殿中,但是兩人早就沒有了夫妻關係。

    張氏照顧他安頓下來,幫他把後宮那一幫女人管理好,留在別院這裡也就沒什麼事了。

    張氏也知道父子倆有話要說,她對著朱高熾福了一福說道:「那我去了……瞻基,你父王身體不好,不要拿那些國家大事來煩了他。」

    朱瞻基躬身應是,朱高熾卻有些吹鼻子瞪眼睛了。但是他也不忍去說張氏,化為了一聲長嘆。

    張氏離去,父子兩人面對面而坐。朱高熾擺了一下手,何純就連忙退下。

    李亮是個懂時務的,不用朱瞻基招呼,他就跟著何純一起退下。

    因為朱棣隔著朱高熾讓朱瞻基監國,父子兩人之間也是有一些尷尬的。

    在權力的寶座面前,任何人都不會無動於衷。

    如果朱瞻基不是有著後世的記憶,他不會急不可待地就像要掌權,他很怕朱高熾將大明帶回了老路。  

    雖然他知道,如今的大明已經不是歷史上的大明,在漠北,在南洋,在西洋,大明都呈現出了不一樣的態勢。

    人們的思想意識也在變化之中,無數人想要去南洲開發金礦。

    朱瞻基已經勾起了所有人的貪婪之心,現在的大明上層人物要不是因為朱棣西征,恐怕早就一股腦地向南洲跑了。

    但是,朱瞻基這個人就是一個權力欲望比較重的人,他更願意把一切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由他來主導這一切。

    朱高熾看著平靜的朱瞻基,忍不住又嘆了口氣,才說道:「如今你皇祖離去,你有沒有想過如何將一切籠絡到自己的手中?」

    朱瞻基胸有成竹地說道:「父王,如今一切都在孩兒掌控之中。即便是孩兒插手最少的朝政,如今有各部堂官細心輔佐,也不足為慮。孩兒不用費盡心思,一切盡在斛中。」

    「各地總督,巡撫,知府,你可有了解?」

    朱瞻基笑道:「孩兒身為監國,管的是整個天下,只需要審時度勢,因勢順導就足夠了。若是事事都要操心,那孩兒到底是監國,還是知府呢?」

    朱高熾早在前幾年就一直在想,如果自己監國,應該如何籠絡百官。他對自己沒有信心,所以就把許多問題看的比較嚴重。  

    聽到朱瞻基如此心大的話,他沒有覺得朱瞻基是自信,只是認為他考慮的不周全。

    他溫和說道:「為父這些年根據大明的情況,也編了一份治政的冊子,現在為父用不上了,也正好給你。」

    朱瞻基看他手旁邊放著的一本厚厚的冊子,心裡不以為然,但是依舊恭恭敬敬地接了過來。

    「父王費心了。」

    朱高熾搖頭苦笑了一下,說道:「可惜這些再也用不上了……你皇祖乃馬上帝王,對儒家的一套不屑一顧,你也隨他,總是相信武力能解決問題。為父心憂啊!」

    朱瞻基搖頭笑道:「父王,孩兒從不認為武力能解決治國問題,但是,更不相信儒家能解決治國問題。孩兒只想問一句,這什麼是儒?」

    朱高熾愣了一下,覺得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卻也很難用三言兩語來說清楚儒的本質。

    他也知道,朱瞻基不是向他求教,所以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朱瞻基本來也不需要他的回答,接著說道:「在孩兒看來,儒是思想意識,是個人修養,是為人立身之基。儒家學說,其根本意義是教化,所謂里。

    但是治國,僅僅有儒是不夠的,因為儒家根本就不是治國之學說。人一上百,千奇百怪,想要讓所有人都變成一個樣子,這是儒家一直在努力的。

    這也是符合帝王之利的,所以自漢以來,儒家一直備受重用。

    但是事實證明,作為開化民智之教化,儒家是可取的。但是治國需要是的海納百川,需要的是平衡,需要的是競爭。這些方面,儒家就不夠看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86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