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頁
「這些大糧商都是何人?趙王叔又跟你說了些什麼?都給我一一道來……」
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
自永樂初年,大明逐漸穩定,大明的糧食價格就一路下滑。
稻米從靖難之時的一石四錢銀子,到後來跌到了一石兩錢七八分。小麥略貴,也不過三錢銀子略高。
到了永樂十三年,朱瞻基提議從南洋大量運糧之後,大明的稻米價格就被穩定在了兩錢五分銀子。
稻米的價格下滑,同樣影響了麥子,因為百姓只要能活命,是不會特別在意口感的。小麥的價格太高,百姓自然會換成吃大米。
如今的小麥價格基本不會超過三錢銀子,這也讓百姓種地的積極性很是下滑。
如今大明一畝地的收成基本都是在兩三石,就是種兩季,基本上一畝地的收成也就一兩銀子左右。
一家種十幾畝地,總產出也只有十幾兩銀子。
這對老百姓的影響不大,因為老百姓交稅也都是交實物。種的糧食,交的自然是糧食。
至於活錢,全是靠副業。養雞,養豬,織布,種水果到市場上賣了換一些油鹽,收成好的時候,還能給孩子們買一些糖吃。
但是這樣地的價格,對大家族,對大地主,對糧商來說,就不是好事了。
大明的糧食價格穩定,他們的利潤就小的可憐。
地主們不可能靠自己來種地,都是佃農,就是再苛刻的地主,也要給佃農吃飽,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利潤小的可憐。
就連自耕農們都不願意種地,想到城裡隨便做工,也比在地里刨食強。
要不是沒有門路,換不了戶籍,大明目前恐怕無數農民想要拋荒。
在這樣一種環境下,自然有不少人對朝廷大量從南洋運糧不滿意。
特別是北方,因為地多人少,一個人能種的地又有限,一年只能收一季糧食,收成更低。
許多大地主,都已經瀕臨破產的境地,這個時候,他們就要玩一些小動作了。
朱瞻基設想過許多人,卻從來沒有想到,出頭的竟然是自己的親叔叔。
他自己的土地是沒有多少的,即便這幾年在彰德府大量侵占民田,他也算不上是個大地主。
而且,他是不用交稅的,然後通過貿易賺到的錢絕對比種地的收入要高的多,根本沒有道理來出這個頭。
但是偏偏是他!
這是慾壑難填嗎?還是被其他人利用!
在馬琪的坦白下,一個以他為代表的利益團體付出了水面。其中包括了寧波的兩個大糧商,山東的兩家大糧商,河北一家,河南一家。
朱瞻基讓人把這些人全部記了下來,他不能直接出手對付趙王,但是收拾他們,卻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問題是,如果連主犯都逍遙法外,處理起其他人,必然會面臨眾人的不滿。
朱瞻基會在乎嗎?當然不會,所以在聽了馬琪的坦白後,他就想明白了其中的環節。
「既然你的糧食全部都處理給了這六大糧商,可否有交接的證據?」
馬琪點頭道:「雖然沒有直接的合約,但是奴婢與他們之間的糧食交接,都有交接手續。」
孫林點了點頭,表示已經查貨了這些帳本,朱瞻基拿定了主意說道:「這件事讓孤很是為難,不懲治你,整個案子就無法下手,所以最近一些時日,還要委屈你了。」
馬琪連忙說道:「奴婢不委屈,無論殿下如何懲治,奴婢都心甘情願地受著。」
朱瞻基心中暗笑,不置可否地轉向孫林說道:「如今這個案子的脈絡,孤已經心裡有數。現在,就是按照這個脈絡剝絲抽繭,將所有人一個一個都給我揪出來。另外,本人還有兩個疑惑,馬琪……」
「奴婢在。」
「趙王叔為何會替一幫糧商說話?他們之間你認為會有什麼利益關係?」
「殿下,這些糧商雖然以糧食生意為主,但是不代表沒有其他的行當。趙王爺想要做出口貿易,不能通過內監的採購渠道來收購貨物,想必這些方面會讓趙王爺動心。」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的確,趙王叔現在即便是跟著後面做些貿易,只能拿一些民窯,粗製鐵具來賣,這讓他跟許多小商販有了交集。但是,是誰將這些人整合在一起的呢?」
馬琪不說話了,瞪大了眼睛看著朱瞻基平靜的臉愣了一下,才連忙說道:「奴婢愚昧。一直未曾想到這裡。」
朱瞻基冷笑道:「你是真的愚昧啊!這幾十萬石糧食,你有多少,人家吃進多少,給錢也利利索索,你就沒有想過這世上真有如此好做的生意?」
雖然是大冷的天,但是馬琪冷汗直冒,他只管收錢就好了,誰會想過這後面還會有人組織。
朱瞻基又望向孫林說道:「第二件事,就是山東方面為何大範圍地配合這場糧食貿易,這大半年了,山東到處缺糧,但是官員們卻不怕沒糧引發造反,到底是何緣故?只有有糧,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即便是以役換糧,也會讓日子好過許多。偏偏這些官員似乎根本不在乎百姓死活,而且還不是一個兩個,是大半個山東,這就讓人奇怪了,總不會所有人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吧!」
說到這裡,朱瞻基愣了一下,又說道:「立即派出暗探,打探整個河南,河北的情況。還有,將這些地方過去幾年的糧食價格都給我報上來,要給我精確到每個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