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在這個時代,想要讓人們意識到空氣是由不同氣體組成的,就非常困難,更別說提取空氣了。
但是有一些事情必須要從現在就開始做起,只有有了一,以後才有無限可能。
所以在元宵節之後,朱瞻基就給化學研究院下達了一個命令,讓他們弄清楚孔明燈上天的原理。
但是,窗戶紙沒有捅破的時候,一道模糊的命令只會讓人們無所適從,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又什麼意義。
所以在命令中,朱瞻基直接作出了判斷,寫道:「在燈下點火,燈就能夠上升,這說明在點火之後,燈的重量,變的比外面的空氣還要小。但是當燈升到一定的高度,就不再上升,說明重量相等。燈火熄滅,燈就會摔下來,這些究竟是什麼原因?我們人呼吸空氣,這些空氣滋潤了我們的肺,也提供了我們需要的養分。為什麼在樹林裡覺得空氣清新,在冬季燃燒了炭盆的屋子裡卻呼吸困難?那些墓穴裡面的長明燈,為什麼都會沒有燒完燈油就熄滅,這個裡面都應該有著一定的聯繫。」
雖然在命令裡面,朱瞻基讓人研究空氣究竟是什麼組成的,但是光憑想像,是不可能研究出任何結果的。
所以朱瞻基也讓自己的老丈人馬致德幫自己做了幾個琉璃的杯子和瓶子,準備給所有人做一次試驗。
他第一世在上學期間就是一個學渣,知道的化學試驗並不多。但是用兩個相連的密封的瓶子,用水和燃燒來壓迫水位,用壓水機的原理來解釋壓力,這些還是沒有問題的。
陳誠雖然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比較優秀的人才,但是他從來不認為道士們煉丹就能形成一個學科。
所以化學研究院雖然已經建立起來了,但是這些道士和少數幾個染色方面的工匠,都還是被集中在鋼鐵研究院裡面工作,並且沒有什麼硬性的研究任務。
這些人反正有了朱瞻基提供的研究資金,可以研究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不挑剔,也沒有覺得委屈。
接到了朱瞻基的命令之後,他們都有些傻眼了,因為朱瞻基提出的問題他們都知道,甚至是日常就能見到的,但是要讓他們說出其中的道理,卻沒有一個能說的出來。
這幾日他們也是慌作一團,到處翻書,問人,想要知道這些現象是怎麼形成的。
他們也準備好了許多似是而非的答案,想要等待朱瞻基的大考。
但是朱瞻基來了之後,只是粗略問了一下眾人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工作狀態,然後就讓人拿出了一些琉璃的瓶子和銅管,還有一些他們日常見到的紅磷,膠水。
除了朱瞻基,也沒有人知道他拿出這些東西幹什麼用,所以他只能自己動手,準備來給他試驗。
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
他將一個瓶子裝滿了水,並且劃上了刻度。將一截彎折的銅管插進了水中。
他把另一個銅管插入一個瓶蓋,蓋子的中間有一個小孔,朱瞻基將銅管插入,然後又用膠水將縫隙粘實。
在旁邊幫忙的馬迪然後用一截鴨腸套在兩個銅管之間,朱瞻基先用手指堵住氣瓶這邊的銅管,讓馬迪在銅管裡面加滿水。
馬迪往銅管裡面注滿水然後快速用線綁緊了鴨腸,這個時候,朱瞻基端平了銅管,鬆開了手,但是水卻沒有流出來。
朱瞻基這個時候問道:「你們可以看到,銅管裡面雖然裝滿了水,但是在鴨腸被綁緊之後,水就不會流出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眾人當然說不出來,只是好奇地看著。
空瓶這個瓶蓋上面還有一個小孔,一根小棍下端連接了一塊火石。
而在瓶蓋下面還有一個銅片製成的吊籃,吊籃旁邊有一塊磨石和引線。
朱瞻基在吊籃裡面裝上了份量充足的紅磷,小心地調整好了位置,將瓶蓋端平蓋了上去,最後將瓶口封好。
所有人都不知道朱瞻基要幹什麼,只有作為他助手的馬迪興奮無比,將膠水抹好之後,焦急地等待著膠水凝固。
朱瞻基這才說道:「我們都知道身邊有空氣的存在,但是卻不知道空氣到底是什麼組成的,重量又有多少。今天的這個試驗,就是想要知道空氣中有多少是有助燃燒的,又占了多少比例,有多少重量。」
因為朱瞻基是太孫,因為所有的人都是端他的飯碗,所以才沒有人直接反駁他的話。不過,從眾人的神色中,也能看出,大部分的人還是不以為然的。
只憑這兩個瓶子的簡單裝置,就想測出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這實在有些天方夜譚了。
但是馬迪卻對朱瞻基的話深信不疑,因為在過去的幾個月裡面,馬迪已經不停地在各個層次學習著朱瞻基灌輸給他的新東西和新的思想。
從軸承到工具機,然後衍伸發展出來的各種新的工業技術。還有那可以載人上天的滑翔翼,如今的馬迪雖然還年輕,但是已經算是最頂尖的總工程師了。
有了數學方面的積累,各個部件之間的銜接,包括承受力度的計算,馬迪已經超過了朱瞻基。
這幾個月來,他已經帶領一個團隊,完成了將近一百架滑翔翼的製作,並且全部經過了上天的測試。
接觸多了空氣力學,馬迪也是對空氣了解最多的人之一,因為滑翔翼是靠什麼上天,本身就是他現在研究的方向。
他也是最堅定地認為,空氣是有重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