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44頁

    如今島上還駐紮了一萬海軍,這些軍隊全部讓濟州島來承擔軍費不現實,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這麼大的能力。

    經過一番磋商,濟州島每年將會提供給大明軍隊四千匹矮馬,另提供兩萬隻黑豬,作為軍隊的軍費。

    這些軍費雖然不算高,但是也開了一個先河,那就是大明軍隊的軍費不再是完全由自己承擔,駐紮國同樣也要承擔一部分軍費。

    這個先河也會逐漸形成一個制度,包括蘇門答臘島的駐軍,菲律賓的駐軍,以後也將實行同樣的標準。

    對於這個政策,文官們是大力贊同的,沒有受到任何反對,就直接通過了。

    大明雖然富裕,但是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能節省一點是一點。

    過了濟州島,已經能夠在海上看到巡邏的大明戰艦了,他們將日本整個封鎖了起來,不讓日本的任何一條船下海,更別說通風報信了。

    當艦隊抵達對馬島的外海的時候,受到了鄭和帶領艦隊的歡迎,朱瞻基也見到了已經在對馬島滯留一個多月的金純帶領的大明使團。

    朱瞻基對金純這個歷史人物並不了解,在穿越之前根本沒有聽過這個名字,但是此人卻也是這個時代難得一見的能臣。  

    在朱瞻基了解的信息里,此人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能力也算出眾。除了受儒家影響太深,有些一國重臣不該有的老好人行徑,還算是個能幹的好官。

    對這樣的人,朱瞻基當然不會擺架子,反而是好言寬慰了一番,又說了一些光堂話,吹捧了他一番,讓他安心留在對馬島。

    打仗當然用不上他,但是仗打完了,他這個禮部右尚書要安撫日本百姓,自然也就用的上了。

    當日的宗氏家族的主宅,如今已經成了大軍的指揮總部。鄭和原本住在這裡,但是朱瞻基到來之後,自然讓出了主宅。

    他是內監,不必避諱,也沒有搬出去。

    將朱瞻基迎進了內宅,朱瞻基才跟他詳細分析了一下將他直接轉為武將的難度。

    這個難度不是他身份的轉變,而是數萬內監系統的穩定。

    不過,他如今已經是海軍總監,朱棣也下旨命他可以過繼一個侄兒繼承香火,實際上該得到的好處,他也一點沒有少,差的只是一個名義。

    對此,鄭和也挑不出朱瞻基的半點不好,畢竟,能成為數十萬海軍的海軍總監,這本身就已經對他是最大的認可了。

    鄭和介紹了一番日本如今的情況,才喊進來了紀綱又派出來的信使。  

    這一次,對於幕府的軍事布置,他又有了更詳細的匯報。並且送來了足利義嗣和足利滿隆臣服書。

    在信件里,他們承諾將會在大明軍隊抵達之日,在京都,吉野,關東等地,發動起義,響應大明的軍事行動。

    看到這些信件,朱瞻基忍不住笑了起來,問道:「鄭總監認為足利義嗣可為依仗嗎?」

    鄭和也笑了起來:「他們能夠兩敗俱傷,才是最符合大明利益的。」

    是的,大明不僅需要一個聽話的狗,更需要這個狗不能太強壯,否則到時候就難以約束了!

    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

    天剛拂曉,紀綱就從懷裡嬌小少女的粉臂玉腿的糾纏中醒來。

    這幾日來,隨著大明海軍艦隊的不停巡邏,整個出雲國,包括石見國的氣氛也越發緊張了起來。

    如今的民部大輔,大膳大夫,治部大輔京極高光雖然擔任了出雲國的侍所頭人,並且擔任出雲,隱歧,石見,飛彈四地守護。

    但是自他的父親京極高銓之後,石見只是他們名義上的轄地,而石見的控制權大部分都集中在了山名家族的手中。

    不過,由於石見銀山就在出雲和石見的邊境,與家主不合的京極高數在石見銀山周圍,還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這個時候的石見銀山還沒有被發現,這座山也並沒有受到重視,所以不管是山名家族的山名氏利,還是京極高數,並沒有在乎明人在這裡開荒種茶。

    這段時間,京極高光徵召了四地八鄉的武士,供六百餘人,在出雲城周邊進行防護。

    但是大明的艦隊雖然偶爾在海岸不遠處測試水深,卻沒有攻擊的意圖,這也讓他們稍微輕鬆了一點。

    在他們看來,大明艦隊即使攻擊日本,也不會從出雲國開始,因為這裡除了鐵器,一無所有。

    這裡因為幾座小型鐵礦,一直是日本上等倭刀的產地。但是規模都不大,在他們看來,大明根本不會看上他們這點產業。

    因為大明艦隊的經常出沒,如今不管是京極家族,還是山名家族,包括與京極家族同屬佐佐木家族分支的尼子家族,都對這一批大明茶商禮遇有加。

    在他們看來,只有幾百武士的出雲一地是沒有資格跟大明艦隊動手的,他們現在對明人好一些,待大明打過來的時候,他們也能多一些護身符。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如今的紀綱他們小日子雖然過的不算好,但是也絕對不算壞。

    不少當地的民戶,家裡有漂亮女子的,都孝敬給了這些明人。

    他們的目的其實主要不是為了拉攏關係,雖然有這樣一部分原因,但是更重要是因為他們在孜孜不倦尋求人種改良。

    如今的大明男人身高大部分都在一米六以上,但是倭人卻只有一米五,身高相差了十厘米左右。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4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