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頁
因為果決,如今的錦衣衛在他的管理下成為大明最強大的執法機構,不管是皇子皇孫,還是紈絝子弟,在錦衣衛面前都不敢耍特權。
而文武百官,也因為錦衣衛的存在,不敢貪贓枉法。
負責對內的錦衣衛,穩定民心,負責對外的通政司,讓人聞風喪膽。這兩大機構,就是大明的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
「陛下,上月的理工學院化學院失竊一案,臣已經查明是朝鮮方面的手腳。只是現在還沒有查清楚,到底是屬於李瑈團體,還是李弘暐團體。如今臣已經將案子移交給了通政司,讓他們調查清楚。」
朝鮮世宗李裪永樂十六年繼位,正統二十七年去世。他的長子李珦繼位兩年就死了,傳位給了十一歲的李弘暐。
這個時候,朝鮮的朝政大權都被李裪的弟弟李瑈掌控。
正統三十年,李瑈想要篡奪大權,朱瞻基派遼東總兵孔力率領兩萬大軍進入朝鮮,李瑈見風使舵,連忙又還政給李弘暐,並且承諾再也不敢篡位。
李弘暐孤兒寡母,被叔父這樣一搞,嚇的要舉國歸附,卻被朱瞻基拒絕。
他不讓李瑈篡位,是為了保證嫡系繼位,保持正統。
但是他故意留李瑈一命,也是想讓叔侄相爭,不想讓朝鮮的日子好過。
但是朝鮮對大明來說,卻是一個負擔,那裡山多地少,人口又多,要了之後反而會拖累大明。
將他們作為一口人口資源地,遠勝於將他們併入大明。
如今李弘暐雖然已經二十一歲,但是李瑈勢力更大,雙方斗的不亦樂乎。
朱瞻基沉吟了一下吩咐李亮說道:「將九米的汽車各送一輛給李瑈和李弘暐,然後讓他們派三萬民壯到蘇門答臘島採油。」
「以何名義?這些民壯勞役幾年?酬勞幾何?可否入籍?」
「按普通徵召即可,只有會說大明話,會寫大明字的朝鮮人,才可入籍舊港府。」
蘇門答臘島和婆羅洲現在也是大明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那裡是橡膠的主產區,也是石油主產區。
因為當地土人懶惰,那裡也是日本人和朝鮮人能移民去的熱門地區。
不過,他們不能娶朝鮮女子,只能在當地娶漢人女子或者是土著女子。
而大量剩餘的朝鮮女子和漢人女子,則都被送到大明來,變成了大明人的老婆侍妾。
這種人口政策已經執行了幾十年,並且將繼續執行下去。幾代以後,他們就會變成真正的大明人。
在東華門內,朱瞻基讓李源隨著自己的父親一同離去。
朱見深帶著朱佑樘也準備回文華殿,見到宮女女官來迎,問道:「我父王身體可還好?」
女官答道:「回太孫殿下,太子殿下這幾日倒是不曾犯病,只是胃口依舊不大好。」
朱見深向朱瞻基行禮道:「皇祖,請恕孫兒先行退下,父王之病,讓孫兒心憂。」
在歷史上的朱祁鎮活了不到四十歲,這輩子從小練功,如今已經活了四十七歲。
但是他不像朱瞻基的功夫已經達到出神入化,所以體質雖然好了一些,卻也有限。這幾年在醫院住的時間,比在皇宮還多。
朱瞻基嘆道:「我也去看看他吧……這行孝,也不在表面。」
入夏的時候,孫嫻去世。她是大明皇后,在世期間深受百姓愛戴。她給朱瞻基生了三個兒子,除了朱祁鎮,還有兩個也都分封到東洲去了。他們這三人都要守孝27個月,朱見深他們也要守孝一年。
這個時代守孝是很磨人的,好好的人都能被折磨的痛苦不堪,更別說朱祁鎮了。
也是因為孫嫻去世,朱祁鎮守孝,今年的病才會加重。
來到文華殿,瘦的像一個竹竿一樣的朱祁鎮迎到殿外,被冷風一吹,又咳嗽不止。
朱瞻基盯著他看了一會兒才吩咐左右說道:「今後每日給太子加一罐人參雞湯,不要守孝把自己也給守沒了。」
眾人應下,朱祁鎮想要反駁,卻也只能嘆了口氣。他已經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大不如前,虛弱不堪,若這樣下去,命不久矣。
朱瞻基的內心卻更茫然,這天下真是命運註定了嗎?難道這大明朝,真的就是一直克太子嗎?
朱元璋對朱標;朱棣對朱高熾。
現在輪到自己跟朱祁鎮,看這樣子,他也要先自己而去了。
第四章 西北
越發龐大的應天府猶如一個臃腫的巨龍,四百萬人口,將這個城市塞的滿滿當當。
如今的房子因為上下水,電力供應不足,還有用氣不便,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最高只有八層。
而朱瞻基從一開始的規劃,就預想到了以後的交通阻塞,道路要求修建的非常寬闊。
所以這個城市就只能向外發展,如今已經形成了從馬鞍山,到應天府,再到鎮江府的龐大城市群。
整個城市猶如一張大餅鋪開,占據了原本是郊區的大批良田。
從正統三十年,夾江工業區的大部分工廠開始外遷,大批工匠,工人遷出,這個城市的發展,才降低了速度。
如此巨大的城市群,雖然經過認真規劃,各個工業區,居民區,商業區,衙門區都井然有序,但是依舊臃腫不堪。
當然,不管什麼時候,有一點改變不了。那就是越是住在城市中心的百姓,越是地位高,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