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頁
有了蒸汽機的反作用力,如今的船隻靠岸不需要像以前那樣硬著陸了。
艦船隻是輕輕一頓,就靠在了碼頭上。幾個水手連忙用四根粗繩,前後交叉,將旗艦固定了起來。
岸上響起了劇烈的炮聲,朱棣知道這是禮炮,並沒有驚訝,但是跟著朱棣一起來大明的西域各國的代表們,卻被這炮聲嚇了一跳。
九聲禮炮響畢,岸上的樂師們奏響了禮樂。碼頭上,以朱瞻基為首,文武百官分列兩邊,齊聲高呼:「恭迎陛下凱旋!」
一聲一叩拜,三聲完畢,一座鋪著紅毯的扶梯才被推到了艦船旁邊。
朱棣心潮澎湃,一馬當先登上了扶梯,從船上走了下來。
碼頭上,朱瞻基再次跪下高呼:「孫瞻基恭迎皇祖歸國。」
而其他文武大臣,包括碼頭外圍的百姓也都紛紛跪下,齊聲高呼:「恭迎陛下歸國。」
走下了扶梯,朱棣快走了兩步,來到朱瞻基的面前。六月的應天府氣候炎熱,雖然是一大早,朱瞻基的臉上被太陽曬出了一層油汗。
朱棣親自用袖子替他擦了擦臉,扶著他的臂膀讓他起身。「好孫兒,你做的很好。」
「此乃孫兒分內之事,當不得皇祖夸。」
「當得!該夸!」朱棣扶起了朱瞻基,這才面對群臣高呼:「平身!」
眾臣平身,朱棣將視線又轉回到英姿勃發的朱瞻基身上。他不像文人一樣留著長須,而是留著武將一樣的短髭。
對於外形,朱瞻基一直是非常在乎的,他像前世一樣,將鬍子流出了一副對稱的幾何圖形,給他的臉上增添了幾分威嚴。
因為他留了這樣的鬍子,如今的大明,留大鬍子的人少了許多,許多人都以能跟太孫一樣的鬍子為榮。
在朱瞻基的眼裡,自己的祖父確實老了,皺紋已經刻在了他的臉上,原本一直挺直的脊背,現在也不自覺地彎了下去。
但是他身上的氣勢,卻越發強勢。顯然,征服帖木兒國,讓他的自信又強了幾分。
朱瞻基扶著他的手臂,輕聲笑道:「皇祖當日離京,競技場還未動工,但是如今競技場卻已經召開了兩屆蹴鞠大賽。今日皇祖凱旋而歸,正當在競技場召開凱旋大會,獎賞眾將士!」
朱棣笑著說道:「朕前些時日看了你讓王彥遞來的帖子,對你的安排非常滿意。今日,朕就聽你的安排。」
朱瞻基躬身退後一步,來到朱棣的左側,扶著他的左臂笑道:「皇祖,請登車。」
今日凱旋而歸的將士眾多,只是下船,然後全部安排到競技場去,就要兩個時辰,朱棣這個皇帝當然不可能一直等著。
所以,朱瞻基會先帶著朱棣坐火車遊覽一下應天府,而後前往夾江工業區,等所有人就位以後,朱棣才會駕臨競技場。
帶著朱棣登上了火車的最後一節,這節車廂被改裝成了一個大包廂,富麗堂皇,還有明亮的玻璃窗戶。
只有張貴妃,王彥,蹇義等有數的十幾人,隨著他們一起進了車廂。
這個時候,朱棣也不用再端著架子,好奇地觀賞著火車車廂裡面的一切。
參觀完了這節車廂,他還忍不住好奇心,沿著火車中間的通道,一直走到了最前面。
除了那一節車廂,其他的車廂依舊是原來的布置,一排六座,一共十二排,可坐七十人。
朱棣問道:「什麼時候能讓一截車廂坐百人以上?」
朱瞻基道:「車廂加大很容易,但是車頭的馬力就不夠了。如今安裝六節車廂,能坐四百二十人,加上站著的,最多也就六七百人。再多,蒸汽機的馬力就不夠了。」
朱棣又問:「難道不能加大蒸汽機嗎?」
朱瞻基搖了搖頭笑道:「皇祖,蒸汽機的馬力大小,不是取決於蒸汽壓力罐,而是取決於汽缸。這個問題等皇祖去蒸汽機工廠參觀的時候,孫兒再跟你細說。」
朱棣嘆道:「多想有一天,我大明的鐵路修到每個邊關,那個時候,我朱家的江山將會穩如泰山。」
「會有那麼一天的,這件事急不來。到現在為止,孫兒只是修了一段到當塗馬鞍山的鐵路,就再也無力修路了。」
朱棣奇道:「可是銀兩不足?」
朱瞻基搖了搖頭道:「實乃鐵料不足,另架橋技術不合需求。」
大明修鐵路,人工便宜的很,但是耗費的鐵料相比現在的產量,那是天文數字。
還有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修橋的技術不過關,不要說在長江上架橋了,就是一條普通的大河,想要讓火車通行,承重力都不夠。
朱瞻基已經要求卡爾索利和吳中他們用心研究,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在水泥標號不夠的時候,很難解決。
修不了鐵路橋,修鐵路就還只是一個夢。
為了增加鐵的產量,如今的朱瞻基也顧不了太多,直接讓人到馬鞍山去勘測鐵礦,順利地在象山一帶,找到了好幾座鐵,銅,金,伴生礦。
在採石鎮,一座大型鋼鐵廠已經在建設之中,從淮北用船運煤過來,在採石鎮煉鐵,短期之內,這座鐵礦將會成為大明主要的鋼鐵產區。
兩人一邊閒敘,參觀了一圈,回到了車廂里。火車發出了一聲長鳴,開始緩緩啟動。
坐在鬆軟沙發裡面的朱棣看著窗外的景色慢慢後移,忍不住說道:「這火車甚是平穩,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