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頁
吃過了飯,各位藩王也就心滿意足地回去了自己的行宮,等待著朱瞻基的單獨接見。
柯枝這個海灣內側這個長十里,寬五里的島已經被柯枝國以五百個金幣賣給了大明。
島的北側是碼頭區和大明的行宮,但是南側卻被大明無償提供給了印度其他地方的藩王,讓他們可以建設行宮,或者是領事館。
幾乎所有的藩王都在分的幾畝地上建設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哪怕他們不會在這裡住,以後也會跟大明貿易啊。
所以一些窮的藩王,乾脆就建了一座大倉庫。
「殿下,這是你要接見各位藩王的順序。每日四個時辰,每個國家接見時間一刻鐘,需要八日才能全部見完。」
身為一個領袖,有些事情也是必須要做的,就好比這種接見,就是不能推脫的。
朱瞻基也知道這是必須要經歷的程序,接過了清單問道:「這個順序是按照什麼次序排列的?」
「第一個是柯枝國國主,然後是這裡勢力最大的德里蘇丹國的代表,後面的順序,則是按照國名翻譯漢字後,在千字文的順序排列。」
王景弘沒有說出來的是,為了這個接見順序,各國主都吵的不可開交,他也是斡旋了很久,才說服各國按照大明的規則來。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這個安排不錯,雖然這是西域,但是既然認我大明為宗主國,就該按照我們的規則來。」
王景弘苦笑道:「話是這樣說,但是現在西域,肯認我大明為宗主國不過二十餘國,還大部分是靠海的國家。那些不靠海的,幾乎都是第一次與我大明接觸,想讓他們聽話,也不是容易的事。」
朱瞻基也能理解,我天高皇帝遠,跟你關係又不大,沒有生存威脅,何必給自己找個爹。
那些靠海的國家,更多是想在大明這裡占便宜。就像錫蘭山國的國主亞烈苦奈兒,見大明跟印度各國貿易大賺特賺,就眼紅了想要搶錢,搶船。
只是他高估了自己人的力量,低估了大明士兵的武力。
五萬士兵被鄭和組織起來的不到一萬海軍士兵痛快擊敗。
鄭和只是率領了兩千士兵,就能直接攻打進他們的國都,生擒了亞烈苦奈兒。
「這德里蘇丹國一邊不讓其他國家來,一邊卻自己又派人來,知道他們是何想法麼?」
王景弘顯然早有準備,不慌不忙地說道:「殿下明鑑,這德里蘇丹國前年才變成了賽義德王朝,他們的國主因為初登基,還需要帖木兒國的支持……」
「賽義德王朝是什麼意思?一個蘇丹國還搞這麼多名堂?」
王景弘說道:「這德里蘇丹國從建國至今兩百年,已經經歷了四個王朝。他們與蒙元人的繼承模式差不多,前面國主死了,按照勢力大小來繼承王位,這四個王朝雖然都是德里蘇丹國,但是卻沒有血緣關係。」
朱瞻基明白了過來,這是個新搶到王位的國主,勢力肯定不是很大。需要一邊討好帖木兒國,一邊按照吩咐欺負周邊小國,挑撥離間。
他想了想問道:「你已來此數月,有何見解?需不需要我大明教訓一番?」
第三十九章 德里蘇丹國
自下西洋開始,王景弘已經基本清楚了自己這個殿下是個什麼樣的人。
在很多方面,他跟那位以赫赫戰功登基的陛下很像。
雖然他的性格看似很好,從不輕易動怒,凡事喜歡講道理。但是在對待敵人的冷酷方面,比那位陛下有過之而無不及。
許多時候,這位殿下看起來根本不像一個年輕人。他思維縝密,行事老辣,精於借勢,而且非常擅於布局。
這次下西洋,所有的事情他都有了完整的計劃,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再來指指點點。
不要說他還是一個年輕人,就是一個成年人也比不上他,那位太子今年已經四十歲,但是在許多方面,都還比不上這位太孫。
他雖然常年在外,不參與皇宮的事務,但是也很清楚,現在基本大部分的內侍,都已經下注在了這位殿下身上。
不要說皇宮那些人,就連他跟鄭和,現在不也是投靠了這位殿下嘛!
在這位殿下抵達之前,他就從先期抵達的內侍那裡,知道了他的心意。
對德里蘇丹國動武,肯定符合大明的利益,但是絕不會符合這位殿下的利益。
因為他的上面還有一個太子,而他現在做的越多,以後與太子之間的矛盾就會越大。
更重要的是,這場仗即使打贏了,他也落不到好,只會讓陛下和太子更難做。
已經形成了統一的口徑,王景弘不緊不慢地說道:「殿下,此去西洲四萬里,你已答應了陛下,最短兩年,最長三年就要回京。如果現在興起戰事,德里距此三千多里,半年之內絕對結束不了,那麼西洲……」
朱瞻基笑了笑說道:「我大明如今士氣正旺,火槍犀利,只需一萬士兵就能打敗他們。」
王景弘並沒有否認,他很清楚這塊大陸上軍隊的戰鬥力。這裡因為森嚴的等級劃分,士兵根本不想給貴族們打仗,除了一些私兵,可以說毫無戰鬥力。
他們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大刀長矛,戰事稍有不利,就四分五散。
雖然現在他們也有一些火藥,能製作一些簡易的手擲彈,也形成不了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