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棣是個戰爭狂,遷都為的就是能靠近草原,跟蒙人一決高下。
但是他也是一個戰略大家,聽了朱瞻基的話心裡也被觸動到了。
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大臣,淡然說道:「蘇愛卿平身,遷都之議本就未決,現在只是考慮在北方建立陪都,方便我大明對草原用兵。此事……再議吧,眾愛卿請回……解愛卿請留步。」
眾大臣紛紛鞠躬長揖。「是!」
不應該是說喏?怎麼就說是。
朱瞻基有些納悶,自己也有些不明白這個時候大臣們應該怎麼說。
他卻不知道,自己在幾個主要大臣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已經在眾大臣的心中已經留下了一個近乎完美的印象。
年方六歲,就能跟皇帝侃侃而談,還說的有理有據。
當著幾十個人的面前,他也沒有絲毫畏懼,敢跟暴躁的朱棣講道理。
這個世子,在這一幫大臣面前絕對是稱職的啊!
大堂內,朱棣問起了朱瞻基的功課,看到今天的課堂作業,直接問道:「梁唐晉及漢周稱五代皆有由,這句話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朱瞻基用小孩子的語氣說道:「老師告訴我說梁唐晉漢周是唐朝滅亡以後,五個新的勢力,他們被稱作先五代,因為他們歷史不長,也不具備稱作朝的基礎,所以以五代相稱。」
朱棣嗯了一聲,收起了他寫的作業問解縉:「解侍讀,世子學習進度如何?」
「回陛下,世子聰慧,三字經已學三二。為了不讓他覺得枯燥,臣也同時在跟他講百家姓和千家詩,千字文。」
朱棣溫言說道:「世子年歲尚小,有些東西還不宜過早接觸,以後也不要讓不相干的人接近世子。」
「臣不敢,除了蒙學三百千千,不得陛下許可,臣不敢妄作主張。」
「地圖是怎麼回事?」
朱瞻基明白了過來,立刻拉著朱棣的衣角說道:「皇爺爺,地圖不是老師找的,是我讓余先從天一閣找出來看的。」
「為何要看?」
「我要知道九州是哪裡啊!要不然怎麼算通了三字經呢!」
朱棣這才抱起了他,哈哈笑道:「那今天跟我說的話,也沒有人教你?」
「孫兒不讓人教,孫兒自己想的明白。」
「那就好!基兒聰明,可不要被有心人利用了。解侍讀退下吧。狗兒,擺駕。」
第八章 習武
事情還沒有完,當天下午,跟在朱瞻基身邊的人就挨個被問詢了一遍。
一直到晚間,朱棣確認了朱瞻基今天到文淵閣的確是意外,他在進文淵閣之前也的確不知道遷都這件事,朱瞻基的話也根本沒有一個人教。
這個時候朱棣才放下心來。
既然沒人教朱瞻基,那朱瞻基能說出反對遷都的話,朱棣就開始深思了。
連一個六歲小兒都能明白的道理,朱棣會不明白嗎?
他遷都北平,為的是戰爭方便,不是為了讓子孫日日夜夜防賊的。
既然遷都都反對,將北平設為陪都卻沒人反對,那麼遷都這件事就暫且不提了。
反正將北平設為行在,也能滿足戰爭的需要了。
朱瞻基知道這件事還是晚上起夜醒來,聽到了付典衣和薛掌闈小聲嘀咕這件事,才知道原來自己身邊的人全部被查了一遍。
當了皇帝,這個疑心還真是大啊!
不過這也警示了朱瞻基,以後凡事還是不要太冒頭的好,還是先老老實實增強自己的實力吧。
從五月開始,紀綱派到各地搜集道家典籍的人馬陸陸續續回到了應天,為了滿足朱瞻基的需要,他們不僅帶回來了各種典籍,甚至還請回來了不少聲名遠揚的道士。
這些道士大多都號稱練氣有成,也想趁著這個機會來博個前程。
禮部祠祭清吏司的官員難得忙碌了起來,為這些道士安排住處,等待皇上召見。
與此同時,那些已經被整理好的道家鍊氣術,導引術,凡是能夠強身健體的秘籍,也被一一抄錄,送進了宮中。
得到這個消息,朱瞻基愣了半晌,他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的一己之欲,竟然會惹出這麼大陣仗。
不過再細想想,也能理解了。
學會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自己這是穿越到歷史世界,不是仙俠世界。
自古以來,真正的高手,有才華的人,無一不是抱著投靠帝王的想法。
老子那麼牛,也不過是一個圖書館管理員。
孔子號稱聖人,奔波大半生,最高才做到大法官職位。
這個大法官還不過是魯國的大法官,當時的魯國,也就兩個縣大小,實際上這個官職不值一提。
這麼大的牛人都抱著賣與帝王家的想法,那些山野道觀,又有哪家不想在皇帝面前掛個號,然後得一筆賞金,或者乾脆就被皇帝看中,直接榮華富貴呢!
五月二十日,朱瞻基在來到這個時代三個多月以後,第一次走出了午門,出了宮城。
出了宮城還有皇城,沿著御道向南,東邊是太廟,右邊是社稷壇,經過端門,再出了承天門,才算是出了皇城。
承天門外,沿著御道,東側是宗人府,六部,依次排開。在六部外圍,還有翰林院,詹世府,太醫院等文職部門。
而靠西側,則是五軍都督府的五座衙門依次排開,最後是太常寺。在他們的外圍,還有通政司,錦衣衛,等軍事行動部門的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