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37頁

    「皇上,臣以為此事不妥啊,大大的不妥啊!」

    孫傳庭白日在朝堂上,不便於公開駁斥皇上,畢竟是新皇剛剛登基,必須要維護他的權威才行,不得不等到深夜,方才入宮求見,向著朱傑再次提出了反對意見。

    「你倒是說說,有什麼不妥?」

    朱傑笑道。

    孫傳庭沉聲道:「皇上,從古至今,孔孟之道就是內聖外王的國家根基,不容動搖,朝堂之上,所有官員幾乎都是聖人門生,如今您將恪物之學捧起老高,卻將儒教貶低的一文不名,勢必會引起朝中官員非議的,官員心中有所不滿,無心政事甚至屍位其上,對於朝政有百害而無一利啊……」

    朱傑站起身來,常常的嘆了一口氣,方才答道:「孫大人,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如今這個時代,已經不是遠古先秦或者漢唐的時代了,這個時代,將會是一個巨變的時代,大明的長治久安甚至未來數百年甚至千年國祚不斷,就要全部靠這些人了,儒教可以保證我大明道德昌盛,卻無法保證我泱泱中華兵甲之利,儒教可以保證我大明知書明理,卻無法保證我泱泱中華掌握天地運行之至禮,儒教不可廢,然則,這恪物之學,卻也不能偏廢,知道為什麼朕將畢懋康與宋應星超擢進入內閣嗎?因為他們兩個人乃是箇中翹楚,爭衡未來的世界,靠的是火槍、火炮,不是這些刀槍劍戟,世道要變了……」  

    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戰之前

    吳三桂一直以來都很不服氣,不是不服氣別人,正是不服氣朱傑,非常的不服氣。

    兩個人可以說都是少年得志,吳三桂弱冠之年,就擔任了遼東的總兵官,勇冠三軍,麾下的關寧鐵騎,更是天下第一等一的勁旅,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是多年來與滿洲韃子交戰的中堅力量,沒有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只怕遼東的局勢早就糜爛不堪了;本來吳三桂以為,未來大明朝第一名將,非自己莫屬的,不管是孫傳庭還是洪承疇,年齒都比自己要大上二十餘歲,兩個人一旦年華老去,大明名將凋零,自己將士大明朝最堅固的那根頂樑柱。

    偏偏這個節骨眼上,朱傑出現了,橫空出世,竟然如同流星一般迅速崛起,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就成為了大明朝最耀眼的那顆將星,將所有將領、統帥的光芒全部黯淡無光,連孫傳庭都要規避鋒芒,就不要說他吳三桂了,二十歲,僅僅二十歲,就成了總兵,緊接著封侯,在緊接著又率兵獨抗李自成,將李自成二十餘萬大軍全部殲滅在河南境內,連同張獻忠麾下最善戰的悍將李定國都被他給降服了,兩年之後,僅僅兩年的時間,朱傑就成為了大明朝皇族之外,最年輕的國公——鎮國公,總督南直隸軍政事務,將自己這個大帥給遠遠的甩在了後面!

    

    憑什麼?他很能打嗎?他善戰,我吳三桂同樣勇冠三軍!他的天威軍戰力強悍,我的關寧鐵騎更是關內無雙,他比自己好的就是運氣罷了,人走狗屎運了,攔都攔不住,誰也攔不住啊,那麼多的大臣們群起攻擊,都被皇上幫他給擋下來了,還能說什麼?如果自己也有他這樣的運氣,率領大軍進攻李自成,只怕李自成趴下的更快!

    吳三桂就是不服氣,一直就像在戰場上正面領教一下朱傑的厲害,領教一下天威軍的厲害!

    這一次,吳三桂終於有機會,與天威軍正面在戰場上相對了,雖然如今朱傑遠在南京,沒有坐鎮天威軍,但是卻有朱傑麾下的第一愛將徐一帆,而且天威軍主力盡在,正是與天威軍一較高下的最佳時機!

    如今吳三桂手下的兵力,可不僅僅是只有關寧鐵騎,山海關的五萬兵力全部隨他出征,除此之外,還有保定府收編的明軍駐軍以及一部分京營,兵力竟然已經逼近六萬人,後面,還有豫親王多鐸的四個旗的兵力,單單是四個旗的兵力,就已經超過六萬人了!加在一起,總兵力超過十萬,吳三桂相信,自己沒有理由失敗,看看隨軍的十門紅衣大炮,黑洞洞的炮口,正宣示著他的兇悍!

    多鐸已經傳來了命令,叫自己不要貿然進攻,先行搞清楚大名府的虛實,吳三桂已經派出去了幾十個斥候了,前往大名府偵探敵情,陸陸續續已經回來了十多個人。  

    「天威軍的四鎮兵力,再加上通州鎮的兵力,總兵力超過八萬人,駐守大名府,這天威軍兩年間擴充的還真的是夠快的……」

    吳三桂喃喃說道。

    「立即派人給豫親王送信,將大名府的虛實一一呈報,等待豫親王定奪!傳令三軍,不管其他的,全力行軍一定要在明日午時之前抵達大名府!」

    因為大炮的存在是的關寧鐵騎行軍的速度慢了下來,從河間府到大名府不過兩百里路程,大軍竟然需要走上三四天的時間。

    大名府,如今的徐一帆坐在大名府的知府衙門,臉色凝重,一封封情報送了回來,現在關寧鐵騎距離大名府已經不足五十里了,後面的八旗精銳,也在一步步的向前推進,最遲後天就可以抵達大名府。到時候,滿洲韃子十萬大軍雲集大名府,這大名府二十萬百姓可是要遭殃了,徐一帆數代定居大名府,在大名府生活都已經超過了兩百年,真的不忍心看著這一方父老百姓遭難!

    「一帆,你說現在咱們應該怎麼辦?難道就這樣死守大名府?」

    楊承祖沉聲問道。

    鄧九如與蕭挺坐在另一側,也靜靜的看著徐一帆,雖然這幾個人,徐一帆的年齡最小,但是不得不說,徐一帆就是他們的主心骨,論到行軍打仗,指揮若定,這幾個人都不如徐一帆遠甚。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3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