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頁
只有當成員國面臨外敵入侵的時候,斐迪南這個國王才有權利召集大家聯合抵抗,平常的時候他的作用就是調解成員之間的矛盾!
好吧,大家這是各取所需了,斐迪南希望他們行動起來給奧匈帝國添亂,他們則希望可以獲得保加利亞的支持獨立建國,並且給他們提供安全上的保護。
畢竟這個年代的歐洲小國還是很危險的,一個不好就要遭到外敵入侵,找個老大還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未來出現多個人口幾萬或者是幾十萬的國家,斐迪南是一點兒都不意外,這也是保加利亞所需要的。
既然不能夠真的完成統一,那麼自然是越分散越好了,真要是讓他們統一了起來,那才是一個真正的麻煩。
當然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獨立出來的國家越多,未來聯合國建立後,保加利亞在裡面的支持者就越多。
……
斐迪南大張旗鼓的召開南斯拉夫民族大會,自然是瞞不過奧匈帝國了,沒準參加會議的某個代表,就是他們的人。
不過,斐迪南一點兒也沒有在乎,他採用的是陽謀,只要有野心家們想要獨立建國,就只能夠自己動手從奧匈帝國手中奪取土地了,要是被競爭對手搶了先,那就是別人的地盤了。
聯邦王國是禁止成員之間互相攻伐的,除非有足夠的理由,這還要先到王國進行申訴,只有在他這個國王批准之後才能夠動用武力。
對於斐迪南挖牆腳的行為,維也納政府是非常憤怒的,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甚至還惱羞成怒的說:「命令波赫地區、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塞爾維亞等地區的守軍加緊戒備,如有異動立即鎮壓!」
能夠建立奧匈帝國,約瑟夫一世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只不過他的天賦點歪了,他的外交能力冠絕歐洲,但是內政能力就表現的十分平庸,軍事能力就更不用提了。
由不得他不生氣,這次世界大戰已經動搖了奧匈帝國的統治基礎,斐迪南現在無疑是在落盡下石了,但是現在雙方是敵人,這麼做也無可厚非!
話音剛落,老皇帝約瑟夫一世就突然暈了過去,經過一陣搶救後才醒了過來。
當然了,已經86歲的老皇帝是經不起折騰的。由於斐迪南的蝴蝶效應,這個時空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逃過一劫,總算是讓老皇帝少經歷了一場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也就多活了幾天。
(備註:弗蘭茨=弗朗茨,這個是語言專家根據不同名字寓意的需要,翻譯出來的不同結果!)
但是人老了,身體已經油盡燈枯了,受不得刺激,可惜現在是世界大戰,不是好消息就是壞消息,怎麼可能不受刺激呢?
最終約瑟夫一世還是沒能熬過1916年,在12月底在維也納美泉宮去世,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繼承奧匈帝國皇位。
老皇帝的去世,可以說是奧匈帝國的定海神針已經坍塌了,新繼位的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斐迪南二世)能力雖然比卡爾大公要強得多,但是要駕馭住這個衰老的帝國還是缺乏足夠的威望的!
儘管在世界大戰中,他也去渡了一層金,但是仍然是不能老皇帝相比,最明顯的標誌就是許多少數民族當權者對奧匈帝國的敬畏之心已經沒了。
由於世界大戰的因素,約瑟夫一世的葬禮雖然已經盛大,但是參加人員的檔次就降低了很多,顯然是配不上他的身份。
作為交戰國,協約國皇室重要成員自然是集體缺席了,就連斐迪南也只是派了一個代表參加。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大家都得注意影響啊!
老皇帝的去世,斐迪南的心情還是很難過的,當年這位叔叔還是很關照他的,只不過是因為國家利益,才被迫走向了對立。
當然,難過歸難過,該下狠手的時候斐迪南還是毫不留情,磨蹭了許久的南線會戰還是開打了。
在羅馬尼亞一線,面對德奧聯軍的主力,保加利亞軍隊採取了以防守為主的戰略,反而在波赫地區、貝爾格勒一線發起了進攻。
不對,老皇帝還活著的時候這場大戰就開起了前線的接連不斷的壞消息才是老皇帝去世的主要因素。
比如說進攻波赫地區,憑藉著海軍的優勢,保加利亞陸軍就在達爾馬提亞登陸了,將戰火燒到了克羅埃西亞地區。
當然這只是佯攻,目的是為了牽制奧匈帝國的兵力,削弱奧匈帝國在當地的統治基礎。
現在剛剛繼位的斐迪南二世就苦逼了,突然增加了幾百公里的海岸線需要防守,這又給奧匈帝國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放棄是不可能的,一旦讓保加利亞的在克羅埃西亞獲得了勝利,一個克羅埃西亞王國就要誕生了,到時候奧匈帝國就準備四分五裂吧。
為此,奧匈帝國的海軍都被派了出來和保加利亞海軍打了一仗,然後他們就再也不冒頭了。
最令斐迪南二世受不了的是這種背景下居然還有人敢吃裡扒外,以前老皇帝在世的時候,這些人都是偷偷摸摸的走私,現在都開始擴大規模了。
不要看前線打得那麼激烈,但是匈牙利的資本家們照樣和保加利亞進行走私貿易,國內的民眾肚子都餓得叮噹響了,他們一樣敢出售糧食。
只因為奧匈帝國政府給出的糧食收購價格太低,這些資本家們寧願將糧食爛在倉庫里,也不願意出售給政府,最多也只是在黑市中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