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方大人!」濟遠大副沈壽昌,見日戰艦開火,不見方伯謙出來指揮,便衝到艙房內來找。沈壽昌找了一圈,總算是在一個鐵甲最厚的船艙中找到了方伯謙。
「大人,請等望台指揮!」
「出去,下令火速轉舵撤離戰場!」方伯謙臉色蒼白,滿頭大汗的顫抖著說。
沈壽昌鄙夷的看了方伯謙一眼,冷笑著轉身離開,義無反顧的登上望台。
「給廣乙發信號,保持隊形,集中火力先打吉野!前主炮!對準吉野,開炮!後主炮,給我瞄準浪速號!」
戰鬥一開始,日方三艦依仗其速度快、速射炮多的優勢條件,以吉野居先,成魚貫縱陣,用一舷齊射的火力,向中國軍艦猛烈開火。首先,集中炮火,「聚攻濟遠,密如雨。」
三對二,豐島海面上,中日雙方五艘戰艦在相聚2-300米的距離上,展開廝殺!
首先開炮的吉野,速射炮落在濟遠四周,掀起水花陣陣。浪速緊緊跟上,不等其開炮,一發跑當呼嘯著落在「浪速」號上,在其艦首二十米處落下,彈片紛飛,「浪速」號的信號索被炸斷!
敵強我弱,和日艦的速射炮比起來,濟遠的主炮射速太慢了。一發炮彈落在望台之上,望台上的沈壽昌搖晃了一下,轟然載到。二副守備柯建章見狀,立刻衝上望台,之間沈壽昌頭部為彈片所傷,血流不止,當場壯烈犧牲。
「前主炮!對準吉野!」柯建章嘶啞的吶喊聲,在望台之上響了起來。濟遠前主炮呼嘯而出,遠處吉野前身中彈,濃煙頓起。
廣乙艦,管帶林國祥一面指揮用炮火還擊,一面命令加速,靠近日艦吉野。吉野擔心廣乙來撞,急忙轉舵繞行。上午7時58分許,廣乙出現在秋津洲側翼600米處,林國祥正準備用魚雷攻擊秋津洲,不幸中彈,魚雷發射管被毀。旋又飛來一榴彈,落在廣乙甲板上,死傷二十餘人,廣乙仍死戰不退,發炮命中浪速號左舷。
濟遠艦上,柯建章接替指揮不久,濟遠前主炮中彈,柯建章、學生守備黃承勛、六品軍功王錫山、管旗頭目劉鯤中彈身亡,前主炮被毀。濟遠各級將士死十三人,傷四十欲人,猶不肯退,以後主炮據敵。
激戰一個小時之久,濟遠、廣乙多處中彈,炮火不濟,遂且戰且退。
日艦見兩艦退走,瘋狂追擊,欲擊沉兩艦而後快!
其時,西南方向兩船並來,不能辨認國籍,第一遊記隊司令官坪井航三下令,各艦自由行動,秋津洲追廣乙,浪速追濟遠。
西南兩船漸漸接近,一為操江炮艦,一為英國商船高升號。吉野發出信號,命令浪速擄獲高升,送至群山浦交與聯合艦隊司令官處置。由吉野繼續追擊濟遠,並令秋津洲舍廣乙而截擊操江。當時,濟遠已駛離吉野七里之遙,但吉野時速較濟遠快八里,轉瞬即可追及。吉野開足馬力,以最高速度追趕。12時38分,當吉野與濟遠相距二千五百米時,以右舷炮火向濟遠猛烈攻擊。濟遠管帶方伯謙見敵艦即將追及,驚駭萬狀。竟無恥地下令掛白旗。接著,又掛起日本旗。但吉野仍窮追不捨。愛國士兵王國成激於民族義憤,奮起自衛還擊。他問大家:誰能助我運炮彈?水手李仕茂挺身願助。二人協力發尾炮攻擊敵艦,連發四炮,命中三炮。第一炮擊中吉野桅樓,第二炮也命中。第三炮走線未中。第四炮命中吉野要害,船頭立即低俯。吉野受創,不敢繼續追擊,於12時43分,轉輪遲走。當吉野負傷退走時,濟遠如能立即轉舵以艦首主炮轟擊敵艦,有可能取得更大勝利。甚至可解除操江、高升之困。可惜濟遠管帶方伯謙是個毫無鬥志的貪生怕死之徒,逃命猶恐不及,自然不會冒此風險。竟置操江、高升於不顧,開足馬力,匆匆向旅順奔逃而去。
濟遠即走,操江接濟遠旗號西走,高升號以自己為英國商船,日本人不敢開炮,繼續前進。吉野旗號令高升停船,高升被迫停下,浪速號艦長東鄉平八郎派人登船「臨檢」後,要求高升號隨其走,清軍將領拒絕,浪速發魚雷命中高升。隨後兩弦炮擊高升。
高升號被攻擊後,船上清軍奮力反擊,沒有大炮,就用步槍!
高升號漸漸的沉下去了,海面一名士兵抱著一塊浮木,頑強的操步槍向對面的浪速號發出最後一彈!
日艦待高升沉沒後,見海面上有清軍,遂放小船,一一擊殺之,唯留英國船長。
當日艦浪速、吉野追擊濟遠時,廣乙負傷,向朝鮮西海岸方向撤退。管帶林國祥檢點船舷均已毀壞,不能任戰。勉強駛至朝鮮西海岸十八島擱淺。林國祥等將艦上未毀的大小炮數尊,自行擊毀。並鑿壞鍋爐,遺火自焚,以免資敵。然後,率殘卒七十餘人,登岸赴牙山葉志超軍營。及至,則營壘已空,葉志超已於兩日前退守公州。一行人準備搭乘英國軍艦回國,又被日艦截留。林國祥以下官兵被迫簽署以後永不參加中日戰事保結,才被釋放歸國。
操江號為木製小火輪,不及走遠,為秋津洲所追上,管帶王永發下令燒毀所有文件,沉餉銀二十萬兩,遂被迫投降。
豐島海戰落下帷幕!
(注,本章大量引用《中日甲午戰爭》一文內容,有人要說是抄襲,就算是吧。我實在找不出更好的文字來,在真實的歷史面貌下描寫這一段。)
高升號被擊沉後,英國一輪洶洶,態度強硬。不過輿論這種沒有絲毫約束力的東西,在日本政府的一番狡辯下,在英國政府從利用日本節制沙俄在遠東發展的國策下,國際公法這種玩意,很快淹沒在強權既是公理的帝國主義時代中。輿論唯一留下的後遺症,就是讓李鴻章對國際勢力的干涉保有更大的幻想,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