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頁
沒想到淺水清卻搖了搖頭:「僅靠律法禁止,終究不是辦法。正所謂人性如水,堵不如疏。靠嚴格的律法來強行制止,並不是好策略。經濟動機導致的土地兼併,最終還是需要動用經濟手段去解決。」
「經濟手段?」楚鑫林聽得迷茫,淺水清卻肯定地點頭:「沒錯,就是要用經濟手段。一畝良田所能夠產生的價值,永遠不可能比得上同面積的一塊商鋪。出於經濟動機而萌發的土地兼併,最終不如將其導向於商業市場,如此一來,民間大量的閒資注入,反而可以促進經濟,煥發商業活力,為國庫增加歲入,從而也大大減緩因經濟目的而帶來的土地壓力。天風帝國之所以能百年興盛,土地控制得當,其很大程度上就再於並沒有如其他國家般重農抑商。然而這種務實態度,仍有進一步開放的空間,惟有大力促進工商業的發展,才能使一個國家更進一步的強盛起來。」
「可是民以食為天,商人們不事生產,坐地起價,盤剝漁利,一旦國家鼓勵,則民風趨利,道德教化再無作用。如果我們大力促進工商發展,一來會有礙於民風淳樸,二來,只怕也會導致百姓無心向農。」
淺水清哈哈笑了起來:「你說得這些,都是歷史上一些文人書生們自以為是的想法。商業經濟的發展,不但不會影響農業,甚至還會進一步促進和刺激農業生產。至於說道德人心,那才真正叫可笑之事。道德只能使人們心存向善,但是不會阻止罪惡的發生。國有律法,是以懲戒與教化惡行而存在,以法代德,才是國家發展的大勢所趨。否則若人人都是良民,天下還要法律何用?你去了鍪海之後,不妨照我說的,大力推動那裡的商業經濟發展。止水是沿海之地,資源豐富,不僅有林地,平原,丘陵,山谷,同樣還有汪洋大海。海上的貿易當大力發展,不僅要重新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海軍,更要組建一支頗具規模的商隊。想想商業聯盟的那些商人們,為什麼在彈丸之地可以發展出如此充裕的經濟?還不就是利用海洋的優勢充分發展海上貿易的結果。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止水人太過忽視了海洋的作用,我們不應該再重蹈他們的覆轍。」
「這些話,你可曾可和陛下說過?」
淺水清搖頭:「政治上的改革,永遠的壓力巨大。有些事情,我們只能慢慢來,一步一步地走,等做出了成績再說。你先照我說的去做,三年之內,我保證止水會變成帝國最富裕繁華的地方。到那時,才是全國推廣之機。如今止水百廢待興,你這個行政總督在那裡正可將一切推倒重來,若不抓住這次機會,只怕以後就很難有這樣的變革時機。」
政治的一個基本特性,就是永遠不提倡任何非必要的改革。儘管在歷史上,改革一詞聽起來是如此的激動人心,似乎每經歷一次改革,就會帶起一個國家的興旺。但事實卻是,歷史上因為成功的變革而使一個國家興旺昌盛的例子固然很多,因為錯誤的變革而使一個國家走向衰亡而敗落的例子同樣不勝枚舉。政治對穩定性的要求大於一切,每一次變革,都意味著一場巨大的風險。
歷史上任何一次成功而偉大的變革最終都是來自於危機。在沒有真正達到非變不可的地步時,任何改革都勢必會遭遇前所未有的強大阻力。
淺水清沒有興趣做搬山的愚公,如今的天風帝國,並不需要他用21世紀的理念進行改造,但是卻不妨換一種方式來進行一些和風細雨式的潤澤,使其在已經強大的基礎上出現進一步的騰飛。而這塊實驗田,淺水清就落實了在新成立的鍪海群上。
這一刻,完全明白了淺水清意思的楚鑫林終於嘆服道:「想不到將軍對政治竟也如此精通。」
淺水清意味深長地回答:「軍事與政治本就不可分家,軍人雖然以暴力手段來完成特定政治任務,但越是高層指揮官,越需要高超的政治手段。不懂政治的軍事家,終其一生,其成就都是有限的。我若不懂政治,我又拿什麼來和他南山嶽對壘到現在呢?」
反土地兼併一旦成功,南山嶽的勢力必定再次受到極大影響,對淺水清來說,這樣一舉兩得的事,又怎能不多做呢?
「此去之後,我在這就幫不上將軍了。在此先祝將軍對南相之爭,功德圓滿,旗開得勝。」
「你放心,我為南山嶽準備的,可是一套連環大禮包,他逃不出,也贏不了。」淺水清從牙齒縫裡迸出這句冰冷的話語。
……
丞相府。
這是閔江川第一次有幸能和堂堂天風丞相如此近距離地相對,然而他的臉上,卻浮現著勝利的笑容,仿佛他此刻面對的,不是堂堂帝國相爺,而只是一個普通老人。
面對成名已久的大人物,能保持這份鎮定的人並不多,閔江川越鎮定,老丞相就越摸不透他的底。不過長於官場廝混的老人,做事說話自然是滴水不漏的,心中焦急於對方的來意,臉上卻還是笑呵呵地向這位也算國內小有名氣的文人問好,噓寒問暖,極盡禮賢下士之道。
越是困難時期,越是要平易近人,老丞相最近對人待物的態度,可比以往要好得多了。
打著哈哈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問候話,南山嶽這才有意無意地把話題扯回到正題上:「閔先生這趟特別跑來見老夫,想必是對朝政之事有何見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