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127頁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

    我更願意那是後者,但總覺得應該是前者。

    可惜的是,這段內容本應當是我提綱中最精彩的部分,在我計劃里應該是磅礴大氣,氣勢恢弘的,是充滿跌宕起伏,兒女情懷的,淺水清的造反,士兵們的倒戈,均有一種被迫的無奈。

    但最終寫著寫著,卻成了陰謀家的算計。

    之所以會如此,一方面是因為我筆力不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缺乏存稿,寫一章傳一章,很多內容被迫根據前章節走,最終走到這一步。而我本人是不習慣在發出一章供大家看過後再作修改的。

    凡是發出去的章節,我統統不做任何修改——錯別字例外。

    所以說我是很遺憾的,故事的結尾,本不該是這樣的發展。

    我只寫出了它的期待中的結局,卻沒有能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出的意思。

    就這一點來說,天風的收尾,是很遺憾,很令人悵惘的。

    第九十四章 尾聲(大結局)

    天風114年,一系列的事件發生,使得這一年成為觀瀾大陸歷史上最為動盪的一年。

    各方的勢力此消彼長,掌權者頻繁更迭,勝利與失敗交相織錯,各種震憾人心的消息紛至沓來,而所有的一切加起來都敵不過一件事——淺水清造反了。  

    自9月14日起,雪蓮山下,淺水清公然舉起征討昏君的大旗,此時,離蒼瀾繼位還不到半年時間。

    然而在這短短半年時間裡,蒼瀾已經失去了所有他可以失去的東西……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將領們才明白為什麼淺水清要自甘受縛。

    古往今來,國家事務,從來都需要大義名分。

    即使碧空晴在威脅諸軍團將官時直白地說自己要造反,也只能是對那些高級將領們說說而已。

    面對天風帝國的戰士,不可能用蒼瀾有可能會害他們而做造反的藉口。莫須有的罪名,只能由上而下實施,由下至上,說你可能會殺我,我就要造反,這是行不通的。

    至於說蒼瀾殺父篡位一事,其實並不合適公開,更不適合用來作為對蒼瀾的指控。不說這種事本身就缺乏證據,就算有證據又如何?人們總是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要比關心他人更多,蒼瀾如何上位的並不重要,重要的他上位後會做些什麼,這才是最重要的。

    老百姓有時也是很短視的。只要日子還過得下去,誰也不願意冒殺頭的風險去支持反叛者。

    天風帝國雖歷經百年,但五任皇帝都尚算英明,治下有道,國力雄厚。老百姓過得安康,自然感恩戴德,輕易不會願意造反,天風軍士兵雖然崇拜淺水清,但要為了淺水清而做逆反之事,同樣需要一個心理適應過程。  

    在這種情況下,新君繼位,主帥立刻造反,就算他威望再高,由於師出無名,也必定不能讓所有士兵和百姓信服,而且還會激發國內忠君保守派的強烈反彈。就算憑藉自己的軍事才能獲得勝利,也必定大傷國內元氣,這絕對不利於日後的統治。曾經的燕王朱棣在奪權成功時,曾面臨無數次地方反抗,被迫征戰四方,便是最好的先例,這還是他皇子的待遇,更何況淺水清根本不是蒼家後人,只能算是駙馬。

    淺水清熟讀歷史,太知道血統問題在舊世統治中的重要性,如果僅憑自己的威信和強大的軍力,他要奪得國家不難,但在缺乏大義名分情況下進行的奪權,若想日後統治順風順水,卻幾乎是不可能的。歷史上凡是權臣篡逆者,幾乎每一個都遭遇過這種情況。王莽,武則天,朱棣,哪個不是如此?淺水清若步其後塵,結果只能是空得了天下,卻使得國中大亂,匪亂四起,百姓遭殃,生靈塗炭,最終國勢凋零。甚至步大梁帝國之後路,天風帝國再次分裂都有可能。

    他淺水清可以在對敵作戰時不講人情,不講信義,但那是因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敵仁慈是為對己殘忍。對於未來自己治下的臣民若也如此,那便是地道的只為自己,不顧大局了。

    他並不想讓自己走到這一步,不想讓後世評價:亂臣賊子,竊國而居,不想讓大好江山因自己而毀於一旦。  

    因此,淺水清在這種情況下果斷放棄權柄,任由蒼瀾折騰,雖然風險極大,隨時有可能因此而死,但從政治角度考慮卻是極成功的。只有蒼瀾徹底暴露自己的無能面目,導致國內群臣百姓離心離德,才有淺水清的可趁之機,「朝廷昏庸,陷害忠良,新君無德,喪權辱國,使忠臣蒙難,使國家蒙羞。士兵為保家國奮起抗爭,力推淺帥重振天風雄威」絕對比「新君軾父篡位,主帥率兵謀反」這樣的造反理由要來得有說服力的多。

    由此可見,被逼上位與主動造反,有著性質上的截然不同。

    因此必須讓蒼瀾得意一陣子,待他將事情搞得亂七八糟,最後又因為迫害淺水清一事激發兵變後,所有的事情才能水到渠成。

    儘管是同一件事,但事情只是顛倒一下順序,性質便截然不同。以受害者的身份去做被迫還擊,永遠比以害人者的身份主動出擊,在名義上要占許多優勢。

    更何況也只有這樣,蒼瀾才會放下警惕,放鬆對雲霓等人的看押。被他派出去援救家人的蘇雲等人才有下手的機會。

    ……

    雪蓮山起兵之後,僅僅兩個月時間,淺水清的部隊幾乎是橫掃各地,大旗所到之處,盡皆拜服,無人敢望其項背。所有的屬於天風帝國和蒼瀾的軍隊,最終都歸屬淺水清治下,大軍直取蒼天城。有了被迫反抗的大義名分,有了蒼瀾出賣國土的無恥行為,淺水清的存在與行為便成為「弔民伐罪,正義之師」最好寫照。這份大義名分不會在軍事起多大作用,但對未來帝國統治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削弱各地臣民反抗意志,最大程度的保持天風帝國的政治穩定性,使其成為一個平穩的,安全的過渡,而非一次造成惡劣後果的篡位之舉。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12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