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74頁

    徐子青一怔,原來這人是邀請同行者來的?

    其實那壽良程本來看中的,乃是那蘊含完滿劍意的劍符。

    但凡修士,皆知劍修之能極其巨大,能領悟了劍意,就算有所小成,若要把劍意提升至完滿,一萬個小成的劍修之內,也未必有一人能夠成功。可見難得,又可見完滿劍意威力巨大。

    壽良程要前去那處遺蹟尋找星辰砂,不知遺蹟中將有何物,便想有幾道劍符護身,好歹多些保障。

    如今見到這兩人,他眼光毒辣,自是立時看出雲冽氣勢極強,恐怕其本身實力更是極為強悍,而那青衣的修士看著溫和可親,隱約之間,也要他覺出幾分不同--這定然不是普通的金丹真人。

    故而壽良程就有了其他想法。

    若是兩人與他同行,有那劍修在側,危難時其劍意自能發揮威能,就不必局限於區區幾道劍符了。

    因此,他立刻就提了出來。

    徐子青聽完壽良程的言語,有些猶豫。

    他思忖過後,就同師兄傳音:“師兄如何看?”

    雲冽亦傳音道:“看來並無惡念,自行謹慎就是。”  

    徐子青心中也是這般想法。

    難得有金屬陽極神水的消息,他自不能隨意放過這等機會。

    但他心裡也有幾個疑慮。

    聽壽良程所言,繁星匯聚之處為一個遺蹟,且似乎百年開啟一回,壽良程並未進入其中,又是如何得知這一個遺蹟的消息?凡先人遺蹟中,多半都有先人遺澤留下,這壽良程為何肯同他人分享?若是生死好友也就罷了,他們如今不過剛剛相見,壽良程亦不似那等從未歷險之人,卻有此等邀請,實在讓人不能不心中困惑。

    壽良程見兩人不再傳音,又見徐子青神色,就看了出來。

    他隨即說道:“其實除兩位之外,在下尚有數位同伴一齊前行,不過事前有所約定,入那遺蹟之內後,除卻星辰砂為在下所得外,其餘物事各憑本領罷了。而且那遺蹟頗大,非是一人之力能安然進出。星辰匯聚之地正在外殿處,內殿則有許多岔道,到時各自擇取岔道進去,也就無妨了。”

    徐子青聽了這些,一些疑惑就此解開,他想了想,開口道:“壽道友似對此處十分了解。”

    聞得此言,壽良程神色一變,身上卻顯出幾分寂寥來:“在下曾有一位好友,百年前正是他任務途中恰逢此地遺蹟開啟。他入得其中,發現星辰砂時,立即以晶石錄下影像,傳送於在下手中,其中就顯現出那外殿情景與內殿數條岔道口,故而在下才知曉這許多。百年一度開啟,亦是好友傳音告知,那時他萬分欣喜,更邀在下來年同去……”他頓了頓,還是說道,“實不相瞞,在下好友傳來影像後,便沒了音訊,多半已是凶多吉少……在下此去除卻收取星辰砂外,另有一個目的,便是將在下好友帶回。若是好友尚在人世,自是再好不過,若是……在下也好將其屍身好生收殮安葬,才不辜負在下與好友多年情誼。”  

    徐子青見他神色如此,也有幾分戚戚。

    試想若是自家好友如莊惟、宿忻等人出了這事,他想必也同這壽良程一般,心裡多年不得安穩。

    觀其氣息,所言也不似作偽。

    話說到如此地步,壽良程之邀,徐子青就應了下來。

    那遺蹟之地離周天仙宗並不如荒雪冰原那般遙遠,趕路快些,也就三五日可以到達,算上探尋遺蹟的時候,總共半月怕是就能來回。只是亦有意外需得考慮一二,因而算一算,還是得有一月工夫方可。

    於是就約好了,兩日後於這坊市里相見,而那遺蹟開啟之時,大約就在八日之後。

    因近些年前來賭鬥之人少了些,五陵山域其他幾位師兄也輪番出去宗門,去搜尋自身所需之物。短短時間,眾人的實力越發有所長進,而山域活動起來,也越發便利。

    雲冽與徐子青自打五年前歸來後就不曾再走出宗門,現下聽得兩人已有最後一種神水消息,眾五陵弟子自然為他們歡喜,也承當了下月賭鬥之事。何況兩人此去不長,或者並無人來招惹也未可知。

    兩人很快封了洞府,又整理一番此去所需。

    很快,兩日一晃而過。  

    雲冽與徐子青到了坊市,很快尋到一家酒樓。

    二樓雅間,那壽良程已先行到了,正在門口等候。他見兩人來了,面色一喜,就把兩人引入房內去。

    在內中,已有五人。

    如此看來,反而是他兩個來得最遲了。

    徐子青見狀,微笑告罪。

    那些人脾性看來也並不壞,不曾怪責,同樣回禮而笑。

    壽良程也立時給他們介紹起來。

    徐子青向替自己與師兄通報了名姓。

    而那五人雖為內門弟子,也各自都有元嬰境界,卻皆非山域中人。

    有兩個乃是自家門派太小、底蘊不足,因此湊不足守柱之人,另三個則更是本無門派依附,乃是散修一脈,不過也在進得內門之後直接受了大山域的招攬,做了依附之人。

    這些人等俱同壽良程相熟,早有一些交情。

    很快敘了話,彼此也有幾分了解,壽良程就請眾人用了一頓靈食。

    再隨後,一行人也不浪費時候,就一同奔著遺蹟去了。

    不論遺蹟里是什麼寶物靈材,又或者是什麼功法秘籍,只消是有好處的,總是叫人心動不已。  

    第391章 遺蹟

    那遺蹟所在為東北方向,一行人各自放出飛行妖獸,紛紛坐在其上,急速而行。

    過得幾日,眾人已到一片綠洲,在茫茫黃沙之間,卻是極美麗的盛景。

    只聽那壽良程說道:“百年前,此地沙蠍遍地,其內丹螯足俱有妙用,時常有人前來捕捉,而今似已被除滅大半,蹤跡難覓,年歲少的還偶有得見,年歲長的,怕是早已絕種了罷。”

    眾人聽得,都並不如何言語。

    他們如何能不明白,這壽良程是在言說百年前的舊事?

    想必當年壽良程之友人來此,也是為捕捉沙蠍,後誤打誤撞,發現了遺蹟。

    只是這片綠洲並不甚大,一掃眼已能看到盡頭,卻半點不曾發現遺蹟所在之地。

    壽良程說了那一句話後,一拍座下妖獸頭頂,要它降下雲頭。

    眾人緊隨而去,徐子青往四處打量,就見這一片綠洲中綠意盎然,木氣亦很濃郁,同其他林木茂盛之處並無區別。

    這遺蹟,他也不曾尋到。

    徐子青看向雲冽,雲冽亦是微微搖頭。  

    落下地後,壽良程也不多話,直接走向那綠洲中、綠蔭下的一個湖泊。

    湖泊並不算大,約莫也就近丈方圓,形態渾圓猶若珍珠,內中之水清澈無比,像是在引人啜飲一般。

    在這湖泊後方還有一小片叢林,密密麻麻一群掛果矮樹,竟也是渾圓的形狀。

    叢林與湖泊相映,當真如同一雙玉璧。

    有一身著梅紅長衫的男子開口:“此處為遺蹟所在?”

    徐子青等人也一同看向壽良程,待他回答。

    壽良程一笑:“我等來得早了些,等到入夜時分,自然得知。”

    眾人聞言,也就安心在那糙地之上打坐等候。

    漸漸天黑,壽良程坐得安穩,混若不覺。

    那幾人里,已有一兩個現出一分不耐,又有幾個卻很平靜,顯然心境好上不少。

    徐子青睜開眼,就運起法訣,以木氣探測其周遭糙木來。

    在座眾人,也唯獨他身具傳奇功法,能占據這一份先機。

    果不其然,旁人雖是不覺,徐子青卻已在那些糙木身上,察覺到一些異樣來。  

    它們的木氣,似乎流失不少,又並非是被什麼物事吸收,反而好像是憑空散去了一般。

    這可當真怪異。

    那遺蹟,究竟要如何現身出來?

    如此在等了兩個多時辰,已然到了子時。

    天色越發漆黑,天空中的星子忽然密集起來,而月色卻黯淡下去。

    一股澎湃而蒼茫的古老意念自湖底迸發而出,一瞬將湖面攪動,而讓人意外的是,此處靈氣雖是忽然旺盛數倍,卻半點不曾泄露到這一方綠洲之外……

    驟然間,眼前景致變化了!

    幾乎只是一眨眼,綠洲化為荒漠。

    而荒漠內,生生現出了一座巨大的古城!

    巍峨、雄偉,那龐大的意志一瞬間仿佛要將眾人的意志壓垮,又在呼吸間如流水一般散去。

    隨後,古城之門大開。

    壽良程喜道:“就是此處了!”

    他說完,已率先一步,走了進去。

    眾人面面相覷,也不遲疑,立時跟上。  

    徐子青和雲冽攜手同行,落在最後。

    他兩個並不十分相信這些人等,自也不會將後背相托,而前方六人也分作兩邊,並行之時,也對他們有些防備。

    這本是人之常情,倒沒什麼好計較的。

    很快,徐子青剛走到古城門口,就感覺內里一股強大吸力傳來,隨後身不由己,已投身進去。

    他急忙將手握緊,眼前一黑時,尚可慶幸不曾弄丟了師兄,與他分散。

    又是眨眼工夫,徐子青雙足落地,雲冽也與他同時站定。

    前方,壽良程等人俱在,並沒什麼意外發生。

    隨後,眾人看清眼前情形,都是心中一驚。

    原來古城門之內非是古城,而是這一座大典。

    且這一座大典,確確便是壽良程曾言及的影像,分毫不差。

    也正是因此,就叫他們也放下心來。

    壽良程的確不曾謊言相欺。

    徐子青見到,大殿上方有無數孔洞,而那些孔洞或密或疏,形成一種滿天星斗的陣勢。而那些孔洞之中,又有無數星光落下,順次落在地面,卻給匯聚到一處池子裡。  

    那池中,星光閃爍,有許多寒芒隱隱,金氣縱橫,幾乎要割裂人面。

    無疑,那正是星辰砂了!

    另幾個修士自也見到了星辰砂,不過雲冽正立在徐子青身側,周身劍氣森寒,池中金氣升騰後,立時被他牽引入體,看來頗有一夫當關之勢。他們原也聽壽良程提及這星辰砂歸屬之事,於是並不前去收取,反倒轉過身,看向那幾條岔道去。

    恰此時,那岔道忽然生出了變化。

    就有一人驚道:“先前分明僅有三條,現下卻有了八條,可是我瞧錯了?”

    又有一人也說:“我所見亦是如此,爾等如何?”

    其餘之人盡皆都是這般。

    定一定神後,這些個元嬰修士便皆明白,這些岔道乃是因來人而生變,若有幾人,則變作幾人罷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7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