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頁
可太子的思路顯然與陛下有所偏差,看過李斯上書的《治國十略》之後,將修路放在了首位,並且將其當做自己監國處置政務上第一件立威的事情——這時候別提什麼“分封制”還是“郡縣制”,陛下心裡早就想好了郡縣制,朝堂上只會爭長道短的學子們爭辯得再激烈,也只是為了對他們狠狠打臉,認下陛下的選擇是正確的。
尉繚略一思索,心頭已經有了主意,他舉止依舊狂放不羈,在朝臣還沒反應過來扶蘇決定的時候的主動開口,面帶疑惑詢問道:“老臣請問太子修建道路,意欲何為?”
扶蘇把修路當成比整理文字更加重要的事情,將其列在首位,心中自然早就做好了被朝臣詢問的準備。
聽到尉繚的詢問,扶蘇毫不停頓的說:“諸位皆知各郡縣境內不穩,此其一,也是扶蘇最看重的一點;蒙恬上將軍駐守西北、王翦上將軍帶領大軍駐守東南,都需要長期運送糧草,此事想必各位也很清楚,但道路艱難,頻頻彎繞翻折,運送的路上耗費了多少糧草,恐怕就沒有多少人清楚了——可有哪位官員知道此事?”
王綰已經聽出扶蘇話中的意思,站在原地笑而不語,他身後隸屬於丞相府的一名小官悄悄向前邁了一步,沒等開口已經後悔的退回原地,沉默了一陣子之後,他見滿朝無人應答,終於掛著滿臉懊悔之色出列,十分緊張的繃著嗓子說:“啟稟太子,運送往兩處軍營的糧草,幾乎全耗費再路途之中了。”
他忍不住擦了擦額頭流下的汗水,可憐巴巴的說:“蒼天可證,派出的官員絕沒有在路上侵吞糧草啊!”
扶蘇抬手做了個安撫的姿勢,溫和的說:“你起來吧,丞相府諸位辛苦,孤沒有治罪的意思,只是希望能夠讓當朝官員都清楚我大秦糧倉之中的糧草到底有多少能夠最終送到軍營之中,供應邊疆的將士們。”
丞相府的書吏聽到扶蘇沒有怪罪的意思,趕忙激動的爬起來,可等到扶蘇又一次提起路上損耗具體數字的時候,他不由得垮下臉,小聲道:“回太子,百中無一能到邊關。”
書吏話音一落,滿朝文武除了丞相府中掌管此事的官員,無人不被他剖白的數字嚇得膽戰心驚。
扶蘇似乎十分無奈的嘆息一聲,再開口時,語調下降了不少,折she出慢慢的抑鬱之氣:“百姓收穫不易,大秦征戰十年,消耗之數遠超想像,扶蘇當初年幼,無能為父皇排憂解難,現在已經長成,只盼著能行一朝事、存萬年之用——修道之事,勢在必行。”
落定此事,今日的大朝會告一段落,扶蘇深深的看了四名成丁的弟弟一眼,留下充滿鼓勵意味的笑容,帶著嬴政留下的心腹重臣前往大書房中商討修道的細節問題。
他剛一坐下,內侍梁馬上捧上一方漆盒,湊在扶蘇耳邊輕聲解釋:“這是胡亥公子派人送回來的。”
漆盒還沒落入扶蘇掌心,一抹溫存的笑容已經在他唇角綻開,霎時消融了深秋的蕭瑟。
扶蘇雙手輕輕綻開漆盒,盒中擺了一卷規整的錦帛,而錦帛下壓著一枚半紅半青的楓葉,他嘴角笑意加深,綻開錦帛之後,錦帛上洋洋灑灑寫滿了讀書心得體會,唯獨末尾筆意無法接續——胡亥寫下這幾行字的時候,心中顯然猶豫不定。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扶蘇眼中笑意越發深厚,心中默念“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胡亥隨父王離去已經月余,若說“白露”時節他親手採摘了這枚楓葉派人送回咸陽宮,那麼當時他同自己可不就是隔著一條大河?還真應了這句“在水一方”。
只不過“伊人”?
扶蘇嘴角的笑容凝滯,劍眉高高揚起,臉上的神情變作了似笑非笑的克制,心中道:胡亥年歲不大,這手調情的本事卻像是與生俱來似的,天賦驚人。
自己被他占便宜了吧,怎麼能讓胡亥獨占鰲頭呢?
扶蘇略一思索,翻過錦帛,順手寫上八個字,取出紅葉,將用慣的鎮紙放入漆盒之中,給了內侍梁一個眼色,吩咐道:“發回給胡亥。”
扶蘇的話音未落,書房外已經響起腳步聲,他一抬眼,李斯乾瘦的身影已經出現在視野之中。
李斯拱手笑道:“太子。”
李斯從來都是實幹家,扶蘇的選擇雖然與他側重點不同,卻沒有逃出李斯《治國十略》的設想,轉瞬之間,他已經跟上了扶蘇的想法,直接商談:“太子既然提出修路之事,任命何人,太子心中有所決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