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72頁

    緣根道:「是。」臉上滿是懷疑神色,似乎在說:「你這酒肉和尚怎麼假惺惺起來,到底是何用意?」但不敢多言,服侍他用過素餐,請他到自己的禪房宿息。一連數日,緣根都竭力伺候,恭敬得無以復加。

    這天虛竹食罷早飯,緣根泡了壺清茶,說道:「師兄,請用茶。」虛竹道:「小僧是待罪之身,師兄如此客氣,叫小僧如何克當?」站起身來,雙手去接茶壺。

    忽聽得鐘聲鏜鏜大響,連續不斷,是召集全寺僧眾的訊號。除了每年佛誕、達摩祖師誕辰等幾日之外,寺中向來極少召集全體僧眾。緣根有些奇怪,說道:「方丈鳴鐘集眾,咱們都到大雄寶殿去吧。」虛竹道:「正是。」隨同菜園中的十來名僧人,匆匆趕到大雄寶殿。

    只見殿上已集了二百餘人,其餘僧眾仍不斷進來。片刻之間,全寺千餘僧人都已集在殿上,各按行輩排列,人數雖多,卻靜悄悄的鴉雀無聲。

    虛竹排在「虛」字輩中,見各位長輩僧眾都神色鄭重,心下惴惴:「莫非我所犯戒律太大,是以方丈大集寺眾,要重重懲罰?瞧這聲勢,似乎要破門將我逐出寺去,那便如何是好?」正慄慄危懼間,只聽鐘聲三響,諸僧齊宣佛號:「南無釋迦如來佛!」

    方丈玄慈與玄字輩的六位高僧,陪著另外六名僧人,從後殿緩步而出。殿上僧眾一齊躬身行禮。玄慈等七僧與那六僧先參拜了殿上佛像,然後分賓主坐下。  

    虛竹抬起頭來,認得本寺六位玄字輩高僧乃玄渡、玄寂、玄止、玄因、玄垢、玄石六人,此外尚有其他玄字輩高僧坐在下首。那另外六僧年紀都已不輕,服色與本寺不同,是別處寺院來的客僧。坐在首位的約莫七十來歲年紀,身形矮小,雙目炯炯有神,顧盼之際極具威嚴。

    玄慈朗聲向本寺僧眾說道:「這位是五台山清涼寺方丈神山上人,大家參見了。」眾僧聽了,都是一凜,躬身向神山上人行禮。眾僧大都知道神山上人在武林中威名極盛,與玄慈大師並稱「降龍」、「伏虎」兩羅漢,據說武功與玄慈方丈在伯仲之間。只清涼寺規模較小,在武林中的位望更遠遠不及少林,聲望便不如玄慈了,均想:「聽說神山上人自視極高,曾說僧人而過問武林中俗務,不免落了下乘,向來不願跟本寺打什麼交道,今日親來,不知是為了什麼大事。」

    玄慈伸手向著其餘五僧,逐一引見,說道:「這位是開封府大相國寺觀心大師,這位是江南普渡寺道清大師,這位是廬山東林寺覺賢大師,這位是長安淨影寺融智大師,這位是五台山清涼寺神音大師,是神上山人的師弟。」觀心大師等四僧都是來自名山古剎,只大相國寺、普渡寺等向來重佛法而輕武功,這四僧雖武林中大大有名,在其本寺的位份卻並不高。少林寺眾僧躬身行禮,觀心大師等起身還禮。  

    玄慈說道:「六位大師都是佛門的有道大德。今日同時降臨,實為本寺重大光寵,故此召集大家出來見見。甚盼六位大師開壇說法,宏揚佛義,合寺眾僧,同受教益。」

    神山上人道:「不敢當!」他身形矮小,話聲竟然奇響,眾僧不由得都是一驚,但他既不是放大了嗓門叫喊,亦非運使內力,故意要震人心魄,乃是自自然然,天生的說話高亢。他接著說道:「少林莊嚴寶剎,小僧心儀已久,六十年前便來投拜求戒,卻給拒之於山門之外。六十年後重來,垣瓦依舊,人事已非,可嘆啊可嘆!」

    眾僧聽了,心中都是一震,他的幾句話頗含敵意,難道竟是前來尋仇生事不成?

    玄慈說道:「原來師兄昔年曾來少林寺出家。天下寺院都是一家,師兄今日主持清涼,凡我佛門子弟,無不崇仰。當年少林寺未敢接納,得罪了師兄,小僧恭謹謝過。但師兄因此另創天地,弘法普渡,有大功德於佛門。當年之事,也未始不是日後的因緣呢。」說著雙手合十,深深一禮。

    神山上人合十還禮,說道:「小僧當年來到寶剎求戒,固然是仰慕少林寺數百年執武林牛耳,武學淵源,更要緊的是,天下傳言少林寺戒律精嚴,處事平正。」突然雙目一翻,精光四射,仰頭瞧著佛祖的金像,冷冷地道:「豈知世上盡有名不副實之事。早知如此,小僧當年也不會有少林之行了。」  

    少林寺千餘僧眾一起變色,只少林寺戒律素嚴,雖人人憤怒,竟沒半點聲息。

    玄慈方丈道:「師兄何出此言?敝寺上下,若有行事乖謬之處,還請師兄明言。有罪當罰,有過須改。師兄一句話抹煞少林寺數百年清譽,未免太過。」神山上人道:「請問方丈師兄,少林僧侶弟子眾多,遍於天下,不論武功強弱,是否均須遵守武林道義,不得恃強欺弱?」

    玄慈道:「自當如此,貴寺弟子,諒必也是這般。」

    神山眼望如來佛像,說道:「我佛在上,『妄語』乃佛門重戒!」轉頭向玄慈方丈道:「出得江湖,無處不見少林弟子。敝派清涼寺門戶窄小,眾僧侶日常所務,重在修習佛法,禮佛參禪,武功傳承可遠不及少林寺了。不過凡是從清涼寺出去的僧俗弟子,人數雖少,卻均嚴守敝派戒律,不敢濫傷無辜,戒殺戒盜。少林派弟子眾多,難免良莠不齊,戒律廢弛,亦在所不免,可惜,可惜!可嘆,可嘆!」說著連連搖頭。

    少林群僧聽了,盡皆變色。虛竹聽神山指摘少林弟子「良莠不齊,戒律廢弛」,當是指自己破犯葷戒、淫戒、殺戒等等而言,一顆心只嚇得怦怦大跳,心想方丈若坦言查究,自己必須直陳諸般罪行,絕不可推諉掩飾,又多犯了一項「妄語戒」。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7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