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頁
杜甫一聽喜滋滋地道:「不敢當,不敢當,奴婢見過國公爺幾面,只是國公爺總是行色匆匆,咱家就沒敢上前給國公爺請安。」
「呃……說到行色匆匆,你這是行色匆匆地去哪兒?」
杜甫「啪」地一拍腦門兒道:「壞了,不是國公爺提醒,咱家光顧著和國公爺說話了,文華殿『揖會』打起來了,皇上正在後宮給太皇太后請安呢,咱家得趕快請皇上來調停,國公爺既然在此,麻煩您先去安撫一下,咱家得趕快去見皇上。」
杜甫說完擺開蹓冰的架勢就要向後宮跑,這位杜太監楊凌雖不認得,不過作為御馬監左監丞,專門負責僉押的重要人物,苗逵跟他提起過,確實是他的老鄉,而且這人忠厚老實,現在才三十五六,就升為太監,辦事認真,又沒架子,很得苗逵重用。
楊凌急忙又是一把扯住,說道:「慢來慢來,誰和誰打起來了?」
杜甫撓撓頭,說道:「這個……先是吏部都給事中楊慎打了戶部給事中黃景,緊接著大學士楊廷和打了吏部都給事中楊慎,然後大學士李東陽去勸架,被戶部給事中黃景給打了,然後戶部都給事中吳一山就去打戶部都事中黃景,然後……」
「好好好,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這事兒太嚴重了,你還是快去通知皇上吧。」大明朝廷有一項很民主的表現,就是文官比武將還喜歡打架,只不過像杜甫描述的這種羅圈兒架還真沒聽說過,楊凌聽得暈頭轉向,只好趕快打發他走人。
杜甫一聽,連忙溜著冰跑了。
楊凌抻著脖子向後宮看看,永福公主還沒來,他立即一提袍子,連蹦帶跳地撲向文華殿……
第330章 為淵驅魚
今天是例行開揖會的日子,因為不管官職高低,在這文華殿上彼此見了面大家不用大禮參拜,彼此作個揖,然後就坐下開會,所以這個例會的正式名字就叫「揖會」。
用現在的話說,揖會主要是六科給事中們向內閣大學士們匯報一下工作,以及自己分管部門發現的一些尖銳問題,同時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今天的例會有點特別,因為內廷司禮監大首領劉瑾也來了,而且居然坐在首位,李東陽三人依次降了一位,六科給事中們心中詫異,不過並不敢露出形色。
現在朝政大權掌握在劉瑾手中,百官的升降也是由他說了算,正值年底考核,誰留任、誰升遷、誰下台,就是劉瑾一句話的事兒,今年年底考核一完畢,大家重新競聘上崗,除了三大學士,可以說個個都算是劉瑾任命的,誰敢對他說個不字?
給事中們平時不上朝,不過他們聽說朝中文武百官現在每日上朝散朝,除了叩拜皇帝,都要向左上方作上一揖,因為劉瑾就站在那兒。劉瑾現在抓權抓得很緊,他實在不放心把司朝事宜交給一個毛頭小子,於是很勤政地兼任了司朝太監,就站在正德皇帝龍書案左角。
好在是揖會,眾官員不會上前參拜劉瑾,大家只是團團一揖,按品秩就坐,這便開始議政。
要說議政,劉大官人風風火火,剛剛針對六部下達了幾十條改革命令,大家都不願意提及這些政令的是非,可是想議政又不能不提,眾官員面面相覷半晌,在李大學士一再催促下,戶部給事中黃景擼擼袖子出面了。
他四十出頭,黑面微須,長得像個憨厚的小生意人,黃景站起身來團團一揖,慷慨激昂地道:「下官來說兩句,下官是戶部給事中,劉公公責令戶部趁著冬季農歇清丈土地。尤其是各邊的屯田。戶部已抽調地方官員,由戶部考核官們率領奔赴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寧夏、薊州、滄州等地清理丈量屯田了。
目前較近的薊州、滄州等地已經傳回消息,地方豪強、官員、軍中將領的確有許多侵吞屯田,致使士兵無地可種,以致生活無著,被迫攜妻帶子逃離故鄉的,經過屯田清丈,我們清理出了這些土地,責令地方官豪勢繳歸國有,加強了朝廷對屯田的控制。
但是下官覺得此令出自內廷,卻名不正言不順,那些被責令退還貪污田地的地方豪強、官員士紳藉此大造謠言,指摘劉公公專權擅斷、獨霸朝綱,對劉公公的個人名聲十分不妥,明明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得益者是天下百姓,受損者卻是劉公公個人,內閣為什麼不能站出來承擔責任呢?」
劉瑾先還沒聽明白,聽到後來大樂,原來是自己人,他正想謙虛幾句,人群里忽然『嗤』的一聲笑:「馬屁精!」
殿裡人雖多,可是很肅靜,這句話清清楚楚傳入劉瑾的耳中,他頓時臉色一沉,黃景四下看看,找到了說話的人,立即不悅地冷笑道:「楊都給事,這個殿堂是議政的地方,請你說話斯文些,清丈土地,有利於朝廷、有益於百姓,難道誰能反駁麼?」
楊慎才學出眾,但是畢竟年少,正是鋒芒畢露的時候,那種沉穩練達的政治家,莫不是從一腔熱血的少年時代一點點磨練出來的,楊慎卻還不曾遇過挫折磨難,加上舉薦他的人是楊凌,老爹又是大學士,在官場人事上也很少遇到撩陰腿、使絆子的,這性情還是衝動了點兒。
他慢悠悠地起身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火能煮食取暖,亦能焚屋傷人。端看你怎麼使用罷了,丈量屯田,確是一樁好事,屯軍腐敗已不是什麼秘密,早該清查了。可是屯軍將領不守法度,所以要查,如果這負責清查的人也不遵守律法,那麼是解民以厄呢還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