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0頁
摺子渝澀然道:「折家軍若不能抹去折家的印記,便不能有所施展。太尉請勿推脫了,子渝此舉,只是不想府州數萬好男兒,糊裡糊塗地葬送在戰場上,太尉是我長兄義弟,如今……把折家軍託付給太尉,子渝才能放心,他們……也算有了一條出路。」
楊浩深有同感地苦笑道:「你的難題,也正是我的難題……,唉,你先坐下吧,這件事容後……」
摺子渝不搭他的話碴兒,自顧說道:「太尉,子渝還有一言,如今橫山戰事吃緊,折家軍又已撤下了戰場,還請太尉早發援兵,以免……」
楊浩忙道:「這個勿需擔心,本帥已發兵四萬奔赴橫山,由楊繼業轄制,統一部署,以應強敵。不日,本帥還要親赴橫山的。」
摺子渝道:「如此甚好,子渝要面稟太尉的第二件事,是我率軍自橫山撤下來時,恰逢一路亂軍往橫山而去,觀其旗號甲冑,不似太尉的兵馬,子渝率軍阻攔,欲問明那路人馬身份,他們卻立即與我軍動起手來。雙方惡戰一場,那路人馬抵敵不過,向東南逃去了。
隨即張崇巍、李繼談兩位將軍率兵追來,子渝才知方才那一路敗兵竟是綏州李丕壽和甘州夜落紇的聯軍,子渝當即就派程世雄率軍與張、李兩位將軍一起追下去了。張李兩位將軍知我欲歸夏州,故而托我將此軍情稟與太尉和種大人知道。」
楊浩一聽喜形於色,种放、丁承宗等人聽了更是鬆了口氣,儘管他們已做了最好的安排,但是他們還是擔心夜落紇和李繼談萬一甩脫追兵,搶先殺上橫山會給橫山戰局造成什麼不必要的損失。幸好,人走霉運的時候真是喝涼水都塞牙,那對難兄難弟怎麼也沒想到竟然會有一路人馬自戰事吃緊的橫山迎面而來,如今有程世雄和張崇巍、李繼談三路大軍追去,這對末路梟雄就玩不出什麼花樣了。
眾人正在歡喜議論之中,摺子渝已捧起那錦匣,一雙妙目中微微露出關切之意,輕聲問道:「太尉,不知飛羽所屬,有一位賈大庸賈公子,他……可已安然返回太尉身邊了?」
楊浩自知她說的是誰,想不到以她的精明,迄今也未看出竹韻是個女孩兒家,心中不覺有些好笑,但是一見她手捧的盒子,神色卻也凝重起來,忙道:「賈大庸……,他已安然返回。當日,他引了吐蕃人一路西去,直到青海湖附近才擺脫了敵軍,翻越大雪山到了河西,當時本帥正引兵西征瓜州,得以遇見了他。」
摺子渝喜道:「賈公子安然無恙就好。那麼此事的前因後果想必太尉業已知曉了,此物是賈公子托我保管的,不料府州驚變,羈絆了身子,直到今日……子渝才能完璧歸趙。」
摺子渝說完,將錦匣輕輕送到楊浩面前,楊浩連忙雙手接過,將那錦匣輕輕放在案上,看著那錦匣,目中閃過一絲異色。和氏璧、傳國玉璽,不管是哪一個名頭,都是一個傳奇,這裡邊的那件東西從春秋戰國直至如今,多少王朝興替、多少帝王將相,不管是賢是昏,不管是千古一帝還是亡國之君,圍繞著這匣中小小一方玉璽,發生過多少故事……
可是很奇怪,當它擺到了面前的時候,楊浩對這寶物卻只剩下一種好奇感,卻並沒有那種國之寶器,操之我手的惶恐與狂喜。
丁承宗見楊浩悠然出神,忍不住輕聲提醒道:「太尉……」
「喔……」
楊浩矍然驚醒,忙放下錦匣,肅手道:「本帥正與諸將討論一樁大事,五公子來得正好,你請坐,咱們一同參詳。」
「屬下遵命!」楊浩說的客氣,摺子渝卻固執地執以下屬之禮,楊浩只能無奈地望她一眼,眼中滿是幽怨,摺子渝卻不領情,目不斜視地在椅上坐了。
楊浩吁了口氣,緩緩坐回帥椅,目光在眾文武臉上一掃,朗聲道:「方才所議,事關重大,還請諸位各抒己見,本帥現在……洗耳恭聽。」
※※※
林朋羽老臉脹紅,慷慨陳辭:「老朽以為,太尉就應該反了它宋朝,如今太尉名義上是宋臣,然而太尉早已不是朝廷頒賜的那個蘆州知府了。這民,是太尉一手帶出來的,這兵,是承自李繼岑大人,太尉頭上雖無那頂皇冠,實則卻是無冕之王。既如此,何不求個名正言順?」
老林是漢國宿儒,自從隨了楊浩,這才壯志得伸,老來反而官越做越大,如今見有機會保楊浩稱帝立國,那可是從龍之功啊,有生之年,他也能輔佐一位皇帝,建一世功業!一時間,林朋羽就像喝了一壺烈酒,神為之醺醺,血為之沸騰,當下鼓弄如簧之舌,頭一個跳出來表態支持。
「以太尉如今身份,那是以臣抗君,是逆臣,名不正言不順,處處束手縛腳,西域諸部觀望者眾,欲求外援的話,以宋國臣子的身份又能結盟何人呢?不如自成一格,稱帝建制,到那時,聯遼抗宋,自可傲立於西域矣。更何況,如今宋人的刀已經架在了咱們的脖子上,這君臣的情義早就斷了,此時不反更待何時?」
范思棋反駁道:「林老,愚以為,當前夏州之危,未必非得稱帝才能解決。朝廷給太尉編排的罪名是勾結叛將赤忠,圖謀府州之地,這才興兵討伐,如果咱們現在反了,不正中宋廷之計?太尉先牧蘆州,再得先帝遺詔而成元帥,在天下人眼中,這可都是朝廷的扶持,如今咱們羽翼豐滿就反了?就算朝廷有對不住咱們的地方又如何?正所謂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朝廷這麼大的恩典,咱們若沒有更充足的理由,如何反得理直氣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