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1頁
公主,二張修書,目的有二,一是為了藉此機會將士子名流籠絡在他們門下;二是想以文教之功求晉身之階。如果我們不為他們請封,他們也必然會向陛下求賞。萬一皇帝授他們一個實職,縱不及王侯顯赫,卻只會讓他們權柄更重。兩相權衡,我們主動為二張請功,從一開始就把這封賞牽制在爵祿上面,不失為以進為退的一招妙棋啊。」
太平公主一聽莫大先生的分析與愛郎所言正相符合,心中甚喜,嫣然點頭道:「本宮也是這個意思。如此說來,本宮當知會梁王和兩位兄長一聲,一俟二張獻書,便出面為他二人請功求賞!」
莫雨涵微笑道:「以老朽之見,梁王那裡說上一聲就好。可太子和相王那裡,公主應該親自去上一趟,向他們曉明利害,打消他們的顧慮,才好使他們與公主共進退。」
太平公主皺了皺眉,不甚喜歡莫先生這種拐彎抹角的暗示,她單刀直入地問道:「先生究竟想說什麼?」
莫雨涵道:「公主若不與太子和相王說個明白,恐他們瞻前顧後、疑慮重重。天后諸子中,有人君之相者,唯弘與賢。今太子與相王,無論胸襟氣度還是膽略智慧,遜之多矣。唉!可惜殿下您是女兒身……」
太平默然良久,沉聲道:「這種話,先生以後不要再說。」
莫雨涵連忙欠身道:「是!」
太平嘆了口氣,道:「先生退下吧,本宮還要處理些事情。」
莫雨涵點點頭,起身走出書房,將障子門在身後輕輕拉上,然後緩步下了石階。前方不遠處就是一圃菊花,菊花怒綻,芬芳撲鼻,周圍以一圈竹籬相攔。
莫大先生走過去,彎腰摘下一朵拔蕊怒放、如金絲銀線般攢綻著的名貴菊花,湊到鼻端嗅了嗅它的香氣,又慢慢仰起頭,望著湛藍的天空。
天空澄碧,天邊有一縷淡若煙塵的白雲靜靜地掛在那兒,莫先生的眸光有些晶瑩起來,喃喃自語道:「秀兒,如果你還活著,如今該和公主一般年紀了,爹爹……也早就抱了孫子吧……」
莫先生幽幽地嘆了口氣,緩緩踱出了院落。
花圃旁遺下菊花一朵,被靴底輾落如泥……
……
這日早朝,武則天臨朝聽政,一應國事處理已畢,忽有內監上殿稟報,說奉宸監張易之、張昌宗編撰《三教珠英》已大功告成,欲當堂敬獻於天子。
武則天其實早知其事,今天就是刻意安排兩位愛郎當眾獻書,聞言馬上欣然下旨:傳張易之、張昌宗攜《三教珠英》上殿。
不一會兒,張昌宗和張易之一身官袍,隆重謹然,手中各捧一摞書冊走上大殿,向武則天躬身施禮。
武則天欣然道:「朕聽說《三教珠英》已然編撰完成,此乃朕遷都長安後文教第一盛事,今命你二人上殿獻書,與眾臣工共賞之。易之,昌宗,你二人手中所捧書冊,就是《三教珠英》麼?」
張易之欠身答道:「回陛下,臣與昌宗所獻,乃《三教珠英》的目錄,共計一十三卷。至於《三教珠英》全書麼……」
張易之掃了一眼堂上眾臣,將聲音提高了些,傲然道:「《三教珠英》全書共計一千三百卷,因數量過於龐大,是以不曾攜帶上殿。」
滿朝文武聽了不禁譁然,私議聲匯成一股聲浪,在朝堂上彌久不息。
許多大臣都知道二張編撰《三教珠英》的事,不過他們並沒有把這兩個皇帝面首放在眼裡,只當他們是在胡鬧,方才眼見二人各自捧著厚厚一摞書冊上殿,心中已經驚訝不已,竟然有這麼厚的一摞書冊,看來他們是真的做了事呀。卻不想,兩人手中所捧還只是《三教珠英》的目錄冊,全書竟有一千三百卷之多。
武則天哈哈大笑,道:「無妨,今日朝會結束的早些,朕就與眾臣工好好看看,這《三教珠英》的全貌。來啊,傳旨奉宸監,將《三教珠英》全書呈獻殿上。」
其實那《三教珠英》全書已經運到殿外,武則天一聲令下,共計一百名小內侍每人手捧十三冊《三教珠英》魚貫而入,將書冊放在鋪了紅綾的金磚地面上再退下,整個進獻過程就持續了三炷香的時間。
等那一百名小內侍退下,《三教珠英》全書在金殿上鋪開偌大一片,近兩尺高、方圓數十步的地面滿滿當當,鋪的全是墨香撲鼻的書冊,二張此舉當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武則天龍顏大悅,朗聲道:「著書立說,可以述往事、思來者、淳風化、俗教育、厚風俗、正人倫,闡說言修,將先賢心得著經立傳,傳之後世,可謂莫大功德。今《三教珠英》書成,實是我朝一大幸事也!」
武三思聽話聽音,自然聽得出姑母此話重點就在「莫大功德」四個字上,不禁暗道:「不出太平所料,二張果然迫不及待主動請功了,姑母也有意加以厚賞,我還是搶先一步,為他們請封吧。如此一來不但可以賣二張一個好,還免得他們得授實缺,便真給他們一個王爵,也好過讓他們做哪個衙門的正印官!」
想到這裡,武三思立即出班奏道:「陛下,臣以為,著書立說者,必為一時之俊才。何況如此宏篇巨著,傳之後世,實為莫大功德。參與編撰此書的一眾才俊,陛下皆應重賞以彰教化。而二張居首功,可以封王!」
武三思話音一落,金殿上一片譁然,著書立說,朝廷一定重賞,這是必然的,可是因為編撰一部書就封王,這王爵封的也太濫了吧?不過其中有些眼界高明的,心思稍稍一轉,便明白了武三思的真正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