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9頁
不知誰家的塾師,在給學生們講授唐律疏議。
聽聲音,那些學生年齡應該還很小,清稚的聲音背誦著繁雜的唐律疏議,參差不齊,卻非常專心,有趣之餘令人心生感動。
眼看著國將破,家將亡,街巷之中依然有讀書聲。
依然能夠聽到唐律。
這種平靜很令人感動,甚至令人敬畏。
因為這種平靜里,有一種力量。
寧缺站在牆外,靜靜聽著牆內的讀書聲,聽了很長時間。
這就是人間的氣息,只是怎樣才能讓這種力量具象化?
皇宮之前的南門觀非常清幽。
因為篡改遺詔以及何明池一事,大唐朝廷對南門觀的態度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道觀之外隱藏著很多人,很是肅殺。
寧缺拾階而上,走進了南門觀。
道觀里的道人們看見是他,不由很是愕然,然後上前行禮。
他是顏瑟大師的徒弟,南門觀的道人稱他為師兄。
寧缺擺擺手,示意眾人不用理自己。
他一個人走進幽靜的道殿,站在牆壁下,看著那些油彩繪成的教典故事,還有那些像神話一般的傳說,沉默了很長時間。
把人間的氣息,轉變成真實的力量,宗教最擅長做這種事情。
這也就是所謂信仰之力。
雖然道門的信仰之力,用於向昊天祈禱,貫通天地神人,和他現在想做的事情截然相反,但他想看看能不能得到某種啟發。
寧缺在長安城裡四周行走,就像當年那個夏天,他悟符之初那般。
所以他再次來到萬雁塔寺,登上了萬雁塔。
站在塔頂小窗旁,看著安靜的長安城,他請教道:「人的思想,真的可以變成具體的力量嗎?如果可以,需要經由怎樣的途徑?」
「思想本身沒有力量,但一旦展現出來,便可能顯現出某種力量,正如皇帝陛下的聖旨,如果只是腦中的一個想法,便沒有任何效力,只有當他說出來,或者用文字寫在紙上,他的想法才會擁有效力。」
黃楊大師走到他身旁,看著空中漸向南去的最後一群秋雁,說道:「你所問的途徑,如果等同於手段,語言便是手段,文字同樣也是手段。」
寧缺說道:「信仰呢?」
黃楊大師說道:「信仰本身沒有力量,需要一個具體的指向,當無數人的信仰集中在那個指向上,力量便會體現在那個指向上。」
「佛祖嚴律諸弟子不立偶像,便是因為這一點。」
黃楊大師看著他繼續說道:「你師顏瑟當年曾經說過,每個人的想法其實都是一道符,只是太過弱小微渺,所以無法感受得到,而當所有人同時寫一道符時,這道符便有可能顯現出來,甚至變成偉大。」
寧缺明白了些什麼。
原來還真有可能,尋找到一種手段召集能夠與天地相抗衡的人間之力,如果他能夠尋找到那道力量,便能疏通驚神陣。
他來到雁鳴湖南岸,坐在霜草間,伸指到空中,臨摹了幾篇碑帖,待心平和之後便開始寫字,開始尋找那個字。
已經晉入知命境的他,此時隨意寫出來的字便是符,寫字便是寫符,他尋找的那個字,實際上也就是一道符。
太陽逐漸西移,然後落到城牆下,黑夜來臨。
他坐在湖畔繼續寫字寫符,尋字尋符。
幾百字。
幾千字。
最後只剩下一個字。
那個字由兩條直線構成。
正是他會的唯一神符:二字符。
他不停地寫著二字符,寫到疲憊不堪,雙眼明亮復又黯淡,然後再次明亮再次黯淡,最後變得麻木起來。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他停止了書寫。
他看著雁鳴湖對岸的院落髮呆。
便在這時,有片雪花飄落,落在他的身上。
他想起了那年的雪。
想起了雪湖上的那場戰鬥。
桑桑撐著大黑傘,站在風雪中,唱歌給雪湖聽。
如果桑桑還在,如果大黑傘還在,如果鐵箭還在,他真的很有信心,就算不能把堵塞的長安城貫通,也能藉助驚神陣殺死那個男人。
然而桑桑已經死了。
湖對岸的院落已經很多天沒有燈火。
朝廷派去泗水畔的人回報,大黑馬和馬車消失不見。
他必須找到那個能夠調動人間之力的字。
雪花繼續飄落。
幾根睫毛飄落。
他的臉色蒼白,頰上卻有紅暈,顯得極不健康。
他的神情平靜,實際上已經焦慮疲憊到了極點。
他找不到那個字,寫不出那道符。
顏瑟大師用了一生的時間,都沒有找到那道符,更何況是他。
寧缺嘆息一聲,一道白霧。
他舉起手指,繼續書寫,繼續尋找。
他在白霧裡書寫,在落雪裡書寫,在漸漸積雪的地面上書寫。
因為疲憊與緊張,他的手顫抖得越來越嚴重。
二字符的兩個筆畫,有時候會變得有些歪斜。
長安城下了一場雪。
這是天啟十八年的第一場雪,初雪。
黑夜漸退,晨光漸至。
城中的街道與檐瓦,都被白雪覆蓋,好生潔淨。
昨夜風從北方來,城南安靜。
因為沒有寒風的干擾,南面的城牆上覆著淺淺的一層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