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55頁

    雖然龍炎湖暴亂,成為了壓在大周王朝頭上的重石,但寧江並不打算對此做些什麼。

    那些只是普通的老百姓,要麼什麼也不做,活生生的餓死,要麼奮力一博,然後被士大夫們統治下的官兵殺死。

    如果寧江是他們,也毫無疑問會作第二種選擇。

    遠在西南方的那場暴亂和平叛,除了一些江湖人偶有談及,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幾乎沒有任何的關注。

    銅州一帶,土地兼併同樣嚴重,但因為處於長河下游,屬於魚米之鄉,比那些需要靠天吃飯的地方自然要好上許多,而且與道路不太通暢,官員、鄉紳幾乎等於土皇帝的西南部不同,這一帶的鄉紳們吃相還沒有難看到那種肆無忌憚的地步,最底層的老百姓也都還能夠勉強過活。

    只是,提到龍炎湖,寧江倒是想起,在他上一世里,曾經聽人提起到的一個名字。

    而那個人,此刻,應該也還只是銅州的學子吧?

    唐虞學院,位於省城北部,周圍有一處胡泊,喚作落佩湖,傳說中曾經有天女落玉佩於此間,遂成此湖。

    唐虞書院的東面,有一座名山,名為崆山,每到秋天,滿山的楓葉,將崆山點綴得猶如艷紅的火焰山,乃是本城的騷人墨客最喜歡遊玩之處。當然,現在只是夏季,盛夏都還未到,離秋楓滿山的時節還有些遠。  

    為了安置妹妹,寧江在落佩湖邊租了一套小院,跟妹妹住了進去。然後,到了第二天,他便前往唐虞書院報到。

    雖然是州學,但是大周王朝的學府,更多的只是象徵意義,本州各郡的廩生住入此間,一邊讀書,一邊等待著秋闈到來。學府會安排講師授課,講解經義,教習策論。

    就像寧江所知的另一個世界的大學一樣,對於駐入州學的廩生來說,可以自行選擇上什麼課,上誰的課,非常的自由與散漫。

    其實,對於家中有錢的讀書人來說,縣學也好、郡學也有、州學也好,都沒有太多的用處。但是對於家中請不起老師,買不起書本的窮苦學子來說,卻有著重大的意義,唯有在學府中,他們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指點。

    在報完名後,寧江順便向面前的經師打聽了一個人。

    那經師坐在桌後,抬頭看了他一眼:「百子晉?我們唐虞書院,應該是沒有這麼一個學子。」

    寧江知道,唐虞書院屬於州學,這一屆的廩生可以免費入學,增生與附生,實際上也是可以進來的,只不過需要花錢罷了。而那百子晉,雖然他對這人了解不多,但應該是銅州人士,並且是這一屆的秀才。

    不過,既然他沒有在這裡入學,那麼,要麼他只是增生又或附生,要麼他雖然是個廩生,但選擇了自己在家中苦讀。  

    雖然如此,他還是繼續找其他學子打聽,只是,與他上一世里十幾年後名震華夏不同,此時此刻,似乎真的沒有什麼人聽過這個名字,接連問了十幾個人,盡皆搖頭。

    直到寧江自己都準備放棄的時候,終於有一個人看了他一眼,不屑的道:「百子晉?附生之末罷了!」

    第四十三章 百子晉

    顧楚郡,成遠縣。

    此次已是遠離了銅州省城。

    天空中,略有些陰沉,天氣悶熱,不過暴雨顯然並不會馬上下下來,烏雲也在往東北方吹去。

    泥地兩邊的田地上,許多莊稼漢正在田裡插著秧,辛苦地勞作著。

    寧江拿著一把摺扇,走在滿是黃土的地面上,在他的身後,跟著腰插寶劍,抱著兩把油傘,以防萬一下雨的小夢。

    實際上,小夢開始覺得,哥哥有點把妹妹當丫鬟用了。

    當然,心中雖然小小的腹誹了一下,但她還是習慣性的跟在哥哥身邊。

    「哥,」她不解的問道,「我們到這種地方來做什麼?」

    到了銅州,沒兩天,哥哥又帶著她離開了銅州,一路乘船,來到這成遠縣的鄉村,讓她感到有些奇怪。  

    寧江說道:「找一個人!」他走到路邊,向一名莊稼漢打聽了一下,那莊稼漢往遠處指了一指。

    按著這人所指的方向,寧江帶著妹妹繼續往前走去,只見前方的黃土地上,坐落著幾間茅屋,一個身處錦緞的肥胖男子在那裡喝罵,幾名衙役扭著一個少年邊推邊走,其中一個衙役將鐵索往那少年頭上套去。

    一個上了年紀,滿頭銀髮的老婦抓著那肥胖男子,不斷下跪哀求。那男子將手一推,老婦倒在地上,那少年回頭大叫。

    小夢看不下去,衝上去將那老婦扶起。寧江踏步上前,擋住那些人:「你們要做什麼?」

    那幾名衙役瞪了他一眼,但見他身穿綾羅,頭戴皮牟,一看就是富貴人家的公子,而且身上隱隱有文人氣勢,顯然是有功名的人,一時間不敢為難。

    那肥胖男子同樣瞪了過來,神情倨傲:「官差辦事,要你管得?」

    寧江皺眉:「不知此人犯了何事,你們要抓他?」

    肥胖男子道:「我乃本縣師爺,他拖欠稅賦,我正要把他押送到衙門去。」

    那少年雙手被人反剪,大聲道:「我已經是秀才,可免田賦……」

    師爺冷笑道:「不過就是個附生罷了,何況你就算可以減免今年的田賦,去年的你可還沒交齊呢。」

    那少年氣道:「稅錢每畝20錢,地頭錢每畝20錢,朝廷規定的田賦我都交了,你們卻又在田賦上妄加羨耗、平余和漕運錢,加起來竟然比田賦還重,我如何交得起。」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5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