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頁
他們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身邊的同伴是因為什麼原因而被記功又或提拔,同時也意識到自己擁有同樣的機會。這種關懷,這種改變,滲透到每一個角落,一點一點的積累,最終讓整支軍隊生出質的變化。
而現在,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很清楚明天將會出現的大戰,但卻不再像以往那般畏懼。他們無法明白為什麼自己會變得不同,但是他們知道,自己……又或者說是這一整支軍隊,的確是變得不一樣了。
那一整個晚上,敵我兩方,都異常的安靜。
秋末冬初的寒風,如同刀一般,從連綿起伏的山川上刮過,將一片片生機,從各種各樣的生命中剝奪,樹葉凋零,化作泥土,蒼松折斷,削作滾木。死亡的氣息,覆蓋著即將破碎的山河,烈火焚燒家園的辟啵聲,鐵錘砸開頭顱的敲擊聲,哀嚎與痛苦,嚎叫與打消,讓那一塊塊土地變得喧囂。
但是在這裡,一切都靜了下來……就仿佛暴風雨即將到來前的蒼空!
※※※
第二天一早,午時之前,寧家軍就已經背靠奈青山,排開陣列。
同樣的,對面的蠻軍,也開始出寨,在寨前排了開來。
兩邊俱是軍旗招展,灰色的雲彩壓抑在整個戰場的上方,金烏一點一點的往中天移去。
蠻族大將蒙郁,站在寨中的高台上,在他的身邊,四面牛皮打鼓一字排開,四名裸著半個胸膛的蠻漢,每人握著兩柄鼓槌,站在打鼓之前。
借著高台,居高臨下的蒙郁,目光越過己方排在寨前的大軍,往對面掃去,然後微微的眯了眯眼。雖然兩方都豎著戰旗,但對面軍中的旗實在太多,以至於他雖然立在高處,竟也無法看清對面軍中的狀況,只是隱隱的覺得,另一邊的陣列,與他以往所見都不相同。
唯一能夠看清的,是最前方的兩個方陣,每一個方陣大約都有三千多人,前方是一排手持長達兩丈的長矛,如此長的長矛,竟是要雙人才能握持。中央是蒙郁從來不曾見過的戰車,兩側的護翼,盾牌手、狼筅手、钂鈀手互相交錯,形成奇怪的組合。
這又是什麼?蒙郁再一次皺了皺眉頭,他發現,自己對對面的這支軍隊,越來越看不透了。
奈青山的山坡上,寧江負著雙手,風從他的身後吹來,卷盪著他的長袍。
華夏一方的單兵體質,顯然是比不上在北蠻惡劣環境下,從小就被當成戰士來培養的蠻兵的。
以前擁有文氣的時候,文氣輕而易舉的彌補了一切不足。但是現在,文氣無法再依靠,那麼,兵陣,就是彌補單兵體質不足的重要法寶。
只是,兵陣雖然能夠彌補單兵力量的不足,但對於士兵的素質和紀律性,要求卻是非常高的,如果不是經過了這幾個月的艱苦訓練,他也不敢把這支軍隊拉出來,跟這些蠻軍硬碰。
最前方的兩支方陣,每一個方陣有三千六百人,其中又分成了九個小方陣。每一個小方陣,大體上採用的是另一個世界裡,戚繼光所創造出的鴛鴦陣。鴛鴦陣原本是為了對方倭寇所創,後來戚繼光被調到北方對抗胡人,又進行了大幅度的改良。
寧江對另一個世界裡,戚繼光用來對付胡人的鴛鴦陣,其實也只有一個大概的印象,只是在借用了《太公兵法》的理論後,進行了重新設計。
在另一個世界裡,因為並不存在文氣這種近乎於玄學的東西,對於兵陣的研究和開發,自然也就極為重視,從扶周滅商的姜太公,到一統六國的秦軍,再到諸葛亮、李靖、戚繼光等名將,莫不如此。
以長得嚇人的長矛擺在兵陣的最前方,就是秦軍的首創。諸葛亮的八卦陣並不只是演義,而是被後世的李世民和李靖不斷誇讚的排兵之法,戚繼光更是兵陣的大行家。
雖然在宋朝時,因為以文統武,兵陣在很大程度上走上了歧途。那些實際上根本不懂兵法的文官,迷信於所謂的奇門術數,他們不知道諸葛亮的八卦陣不過是因為每一個大陣剛好分作了八個小陣,所以用了「八卦」之名,真以為那些三才五行、八卦九宮之類的術數帶著神秘的力量,熱衷於去搞三才陣、五行陣、六合陣、九宮陣之類神神鬼鬼的東西,結果在戰場上完全派不上用場。
當然,對於在金兵殺到城外時,大開城門,請道士召喚天兵天將驅敵、結果就這般被金兵長驅直入的宋朝君臣,寧江也實在無法去指望他們什麼。路線錯誤,知識越多越反動,背離實際,書讀得越多越愚蠢。
但是這個世界的「實際」,就是的的確確存在著一些玄學性的東西,當然,除非經過反覆的驗證後,真正的將玄學和實際結合起來,否則,寧江絕不會去搞什麼五行陣、九宮陣,而是老老實實的布下了跟玄學扯不上關係的、戚繼光的鴛鴦陣。
對於那些蠻兵來說,戰場上的排兵布陣自然是必須的事,但是那種將兵種混搭,形成古怪陣形的「兵陣」,卻是他們以往所不曾見過的。此刻,看著對面那兩組方陣,都有一些摸不著頭緒。但是這個時候,顯然也沒有時間給他們思考。
日頭移上了中天,敵我兩方前都擂起了戰鼓。嗵、嗵、嗵、嗵……隨著戰鼓的節奏聲,方陣推進,蠻兵也同時推進。打頭陣的蠻兵,用的原本就是相對較短的重兵器,在不斷的接近中,看到對面的華夏兵布成兩排,兩丈長的長矛密密麻麻的對準了他們,一時間都有些不知所措。那些重型長矛兵卻已是同時發出一聲大喊,隨著喊聲,在後邊同伴的推動下大力往前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