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44頁

    不過有時候他也會想,是不是找點兒干茉莉花來下於茶中,當花茶喝,可能滋味能強一些呢?

    飲茶主要為了消食和提神,所以一般他在晚飯後都會沏上一壺——後世形質的陶壺,他特意命人燒制的,倒也沒有什麼技術難點——裴丙就負責此事,故此才會探頭詢問。

    等到茶水沏上來,裴該摒退裴丙,一個人斜倚著几案,一邊喝茶,一邊凝神細思。方才卞壼問他:「使君可有攘救之策?」他還沒來得及回答,馮鐵和裴服就進來了,此後聽聞兄喪之信,卞望之也就不方便繼續追問下去。

    其實裴該設想中的回答很簡單,那就是——想要驅逐胡虜,安定天下,誰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所以什麼長安、建康,全都不要對他們報任何希望!

    經過那麼長時間,相信卞望之你也瞧明白了,普天之下真有恢復之志,並且有能力逐漸加以執行的,也就我和祖逖二人而已……哦,或許還能再加上半個劉琨。劉琨處山高水遠,你去不了;祖逖在兗、豫,主要將兵,對於民政的管理非常粗放,你去了也派不上用場;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呆在我這裡好啦,別再想落跑了。

    自從在苦縣寧平城中見過王衍以來,直到逃歸江東,世家官僚裴該見得多了,也實在膩味透了。要說「五胡亂華」那還真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說白了,所謂的「衣冠華族」,也就是中國的上層建築,經過漢代的鼎盛期之後,已經日漸腐朽,再難以支撐起一個龐大的帝國來。所以才會分裂,所以才先內鬥,然後胡騎肆虐。  

    多少有點兒象羅馬帝國的崩潰,帝國本身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只要外族輕輕一推,當即便四分五裂了。

    究其根由,門閥士族的崛起,不能不說是一大誘因。經學世家始於後漢,曹操雖有借勢扶持寒門、壓制世家的舉措,但因為天下未定,最終還只能依靠世家,於是到了曹丕時代,遂有陳群創建「九品中正制」。中正制最初的設想是好的,是為了復興因為亂世而難以繼續維持下去的兩漢察舉制,但逐漸的世家大族壟斷了中正品評,於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社會階層逐漸固化,自然帝國的活力也就萎縮了。

    中正品評到了西晉後期,就已經徹底變味兒,三條主要的考評標準,逐漸以家世為第一,品德為第二,才能墊了底。要說經學世家基本上壟斷了文化,世家子弟可以得到最優秀的教養,成才率肯定比寒門要高,先看家世,就如同後世看一個人是從哪間名校畢業的一樣,還算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操作起來很方便,還則罷了;德在才先,那就是徹底的扯淡。

    儒家思想本來重德而輕才,再加上雜糅上部分道家理論,講究無為而治,仿佛官吏的最高品性就是啥都不理,只管好教育工作就成,不做事自然不會有過,而無過便是有功。更重要的是,道德這玩意兒看不見,摸不著,官僚階層就此被大群偽君子所占據——比方說王衍就是一徹底的偽君子——而世家之間相互吹捧,相互粉飾,寒門微瑕也要摳成大過,世族道德再有虧,只要沒被人當場逮住,全都可以糊弄過去。  

    孔子講「仁恕」,這是不為統治者所喜的,於是就硬生生把他的理論給扭成了「忠恕」,那麼對於一個還沒有邁上仕途之人,要怎麼看清他是忠還是不忠呢?那就只有問他是否孝啦,認為凡孝子必能忠君。所以漢代諸帝,諡號中都帶著一個「孝」字,所求賢才,名為「孝廉」。三國不搞那一套,等到天下粗定,西晉卻又把這一套給揀了回來——乃有孝惠、孝懷、孝愍三朝。

    其實這就是搞笑,以孝害忠之事,史不絕書,而且王莽就是個大孝子,但他又哪裡忠了?

    只可憐自己穿來此世,又掛著個世族子弟的招牌,就不可能徹底不理這一套。倘若只是平頭百姓,比方說從流民將做起,一步步鎮定亂世,還則罷了,既然有招牌可用,即便自己對那招牌嗤之以鼻,直接扔了也太可惜啊。再說了,有這般出身,卻不理這塊招牌,你以為真能夠混進流民群中,被他們當成同類嗎?

    裴該剛才聽聞裴嵩的死訊,雖然心中並沒有太大感觸,也必須要做出痛徹心肺之狀來,就是不能夠撇了這塊招牌,否則的話,卞壼必然第一個落跑——裴該其實挺厭惡自己必須演的這幕戲的。

    第十九章 向現實低頭

    裴該今日與卞壼縱論天下大勢,話還沒說完,就被馮鐵和裴服給打斷了,他不禁從床邊的竹笥中抽出張很粗糙的地圖,在案上展開,獨自一人詳細研究起來。  

    為了方便思索,他還拿筆、墨、硯等物擺在地圖上,作為標誌物——可惜自己不喜歡下棋,家裡也沒置圍棋,否則若擺放黑白子,肯定會簡單和清晰多了。

    如今天下幾大勢力,由西往東,由北向南,涼州有張軌,關中有司馬保和索綝,巴蜀有李雄,并州有劉琨,河東有劉聰、劉曜,幽州有王浚,河北有石勒,兗、豫有祖逖,青徐有在下區區裴文約……曹嶷還不夠看,江東有王敦、王導。哦,對了,還有最北方的三家鮮卑。

    張軌和李雄都是坐守之輩,暫時不會對中原形勢造成什麼影響,鮮卑可為外援,但也尚沒有大舉南下之意,都可以不論。目前爭鬥的中心主要有兩組,一是長安政權與胡漢政權,二是石勒與王浚。先看長安、平陽這一線,劉越石志大才疏,即便祖逖提前北伐、策應,估計他也對平陽的胡漢政權構不成太大威脅,最多也就能夠幫忙牽制部分胡兵而已。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4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