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頁
至於靳氏的親信、部曲、家眷等輩,晉軍殺了之後,連埋都懶得埋,直接把屍骨往亂草叢裡一拋就算完事兒。
隨即甄隨再度喚來薛寧,對他說:「我曾允諾,若汝助我攻取安邑,便送汝往長安去拜謁大都督,謀求好職。即今將這四顆首級,還有幾匣重寶,全都交付於汝,途中切勿有失。」至於都是誰的腦袋,木匣里裝的是什麼寶貨,卻並不肯泄露給薛寧知道。
甄隨也不去找司馬,即讓姚弋仲按照自己的授意,寫下一封文書,既向裴該推薦薛寧,也備悉言明今日之事,封好了,一併交薛寧帶去長安。
……
那麼平陽胡亂之時,裴該在長安又在做什麼呢?
這一日非常罕見的,裴大司馬盛排儀仗,親自跑到去北門外去迎人。城內百姓及中下級的官吏都不禁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不知道是誰值得大司馬如此地屈駕往顧——難道是洛陽有天使前來宣詔不成麼?
有些看熱鬧的遠遠覘望,卻見一乘驢車在幾名兵丁的護衛下沿著道路,迤邐而來。裴該見了,親自下馬往迎,車簾一挑,下來一名老者,顫顫巍巍地便待向裴該行禮,卻被裴該雙手攙住。
有認得的,當即遙遙指點:「原來是文博先生,怪不得大司馬如此恭迎……」
這老者正是中州大儒董景道,字文博,此前曾經為裴該編纂過《姓氏志》,但裴該幾次三番請他出山相助,老先生卻總是以自己醉心於學問,無意仕途給婉拒了。因為董景道也知道,當時裴該方致力於破胡定隴,根本沒有精力弘揚儒學,則若自己往仕長安,不過是給人家充門面、抬聲望而已,並不會有什麼實際的任用啊。
但等裴該終於穩定了關中之政,暫時外無強敵,乃開始發展文教事業,為此而再請董景道出山,老先生卻不便拒絕了。
因為裴該這回請老先生到長安來,是來搞教育的。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教育,傳說時代暫且不論,起碼從周代起,就建立起了原始的官學體系。根據記載,西周官學分國學和鄉學兩種,國學設在王都和各諸侯國都邑內,分大學、小學兩級,鄉學又名序、庠、校、塾等,則分置於王都郊外六鄉之內——不過也有一說,所謂鄉學,不過是鄉老之類聽政、議政的場所,跟學校毫無關係。殆至春秋、戰國,又生私學。
秦禁私學,而廣官學,不但在中央設博士官,在各郡也普設官學,名為「學室」,作為基礎官吏的養成所。漢代的中央官學更為發達,不但有傳統的太學,還有文藝專科學院「鴻都門學」,有外戚集團創辦的貴族學校「四姓小侯學」,等等。
至於地方官學,漢初本不設學室,直到文翁治蜀郡,因為蜀地文化落後,乃選派官吏至長安向博士學習,歸蜀後於成都市上辟學舍,不過數年,竟使蜀郡文風可比齊魯。武帝有感於此,下詔「天下郡國皆立官學校」;逮平帝時,正式規定各郡國設「學」,縣道邑設「校」,鄉設「庠」而聚設「序」。
當然啦,那年月必然沒有國民教育,官學都是為貴族子弟準備的……
第四十九章 校長
西漢之初,太學生不過五十人而已,但至東漢後期,人數則激增到三萬,竟在洛陽城內形成了專門的太學區,但即便如此,總體而言,官學的招生面還是很狹窄的。
太學生因官吏推薦而得入學,多為貴族子弟,只有少量出身貧寒者——雖然財產不豐,但考其家世,其實也未必低了;至於四姓小侯學,那更不用說了,向來只招收樊、郭、陰、馬四家子弟——沒辦法,因為就是這四家出資創建的呀。
說白了,中央官學主要招收貴族、官宦子弟,而即便地方官學,也不是對普通平頭百姓開放的。因此逮至漢末,私學乃再度大興,招生面廣,以此填補官學的空缺。比如說鄭玄在高密授課,販夫走卒皆任其聽講;盧植在涿縣,靠著織席販屨為生的劉備都能拜入門下,由此即可得見一斑。
然而漢末亂世,不但遏阻了私學的發展,就連官學亦受到極大衝擊。西晉初期的太學,規模比之東漢縮減了數十倍不止,但仍在其上增設國子學;到了惠帝元康三年,明確規定唯五品官以上子弟准入國子學,五品官以下子弟准入太學,就此學校成為了官宦子弟的禁臠,世家門閥更在教育上都享有特權。至於地方官學,寥寥無幾,始終都沒能興盛起來。
原因很簡單,理論上官學生都是公費的,只招收少量自費生,則當社稷紊亂,國家財政也瀕臨崩潰的時候,誰還有錢去搞教育啊。至於世家門閥,他們可以在自家內部搞族學嘛,自然也不肯掏錢出來資助公家。
裴該一心想要打破世族門閥對教育的壟斷,唯此才能將更多寒門才俊吸納進體系中來,擴大和穩固統治基礎。想要扶持寒門,光靠考試制度是不夠的,因為在缺乏足夠教育資源的前提下,寒門庶族的文化水平普遍比世家子弟為低,就算總量龐大,沙中淘金,究竟能出幾個人才呢?
裴該的用人理念基本上模仿曹操,主張不論身份高低,「唯才是舉」,自不可能無條件地傾向於寒門,甚至於寧要寒門的草,不要世家的苗……
故此當關中政局大致穩定之後,他就耐著性子與群僚商議,尤其跟度部掾柳子高打擂台,又向郁翎等商賈貸款,好不容易才擠出了一筆教育經費來。雖說此前就要求雍州各郡國皆設郡學,如今這一政策也擴大到了秦州,但終究地方財政困難,就算應命,真把學校建起來,也不過虛應故事而已。裴該不打算把這筆教育經費普散地方——肯定不知道被挪作何用了——就計劃著在長安城內,建一所規模較大的學堂,普招雍、秦、涼、梁四州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