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1頁

    史書上說:「元帝(晉元帝司馬睿)鎮建鄴,裴妃之意也,帝深德之。」這也就是裴氏對裴該說起過的:「昔日我勸汝兄弟隨王玄通子孫同往建鄴……」無論司馬睿還是王導、王敦兄弟,都因此而感念裴妃的恩惠,所以劫後餘生的裴妃才能在江東受到超級待遇,得盡天年……

    ……

    石勒紮營的地方已經距離許昌城不太遠了,大軍午前拔寨啟程,渡過洧水,天還沒黑就抵達了目的地。留守諸將以刁膺、桃豹、支雄、張賓為首,都預先等在城門外迎接。

    眾將遠遠眺望,就見數千騎洶湧而來,到了面前左右分開,列於道旁,中間馳出三騎來。正當間的自然是石勒本人了,另兩騎一左一右都錯後石勒半個馬頭,左邊那個是大將蘷安,右邊馬上的卻是個身著晉人衣冠的小年輕,看著很是面生。

    桃豹和支雄對望一眼,心說明公這是又招攬了什麼中原士人來嗎?說實話他們對「君子營」里那票讀書人並不怎麼瞧得上,這並非出於胡人對中原人的敵視,純粹根源於大老粗在文化人面前的自卑心理,這自卑到了極點就反而容易轉化成自尊、自傲,經常會自我催眠地想:天下要靠一刀一槍搏殺出來,光識幾個字管蛋用了?!

    當然啦,他們對「君子營」督張賓還是很服氣的,因為人家是真有本事啊,料敵無所不中,但其他那些讀書人就差得遠了,除了幫忙寫點兒公文啥的,還有別的什麼長處嗎?這回明公更乾脆招來一個毛都還沒長齊的小年輕,他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  

    張賓的想法自然與那些胡將不同,他遠遠地就瞧見那年輕人的打扮了,心中先是一喜——石勒集團中增加任何一位中原士人,就等同於增加他張孟孫的權勢和發言力。可是等靠近了一些,才瞧出那士人唇上頷下只有淡淡的鬍鬚,瞧著年紀很輕啊,如此面嫩之人,能有什麼本事了?為什麼會被石勒相中呢?

    這年輕士人自然就是裴該了,他的本職是散騎常侍,爵為南昌縣侯,列第三品,本該戴三梁冠、佩赤綬銀印。但他既已降石,就不再是晉官身份了,所以雖然換穿了胡人擄得的晉官服飾,卻把冠和綬都撇了,腦袋上光戴一頂黑介幘——比起當日在寧平城中的打扮,此外還去了腰間為司馬越帶孝的白布條。估計若是穿戴齊全,能沖張賓一跟頭——張賓老爹做過太守,第五品,他自己只當過中丘王帳下都督,後來投了石勒做軍功曹、君子營督……全是編制外職務,距離三品官那是一天一地,差得很遠哪。

    不過也說不定張賓會想:我胸懷大志,腹有良謀,卻不為晉天子重用,這一個黃口孺子倒得三品顯職,所以晉朝才會完蛋啊,真正是天理昭彰!

    張賓對石勒的本事和眼光那都是相當肯定的——想當初他是自家撞上門去,毛遂自薦,投了石勒,就因為「吾歷觀諸將多矣,獨胡將軍可與共成大事」,雖然不及三顧茅廬,也可比擬法孝直之投劉備——他覺得石勒不會隨便揪一個小年輕就往他這兒塞。所以雙方見面,各自下馬,先朝石勒見禮後,他就望向裴該,頗為客氣地搶先問道:「先生面生,請教尊姓大名?」  

    石勒提起馬鞭來一指張賓:「此趙郡張孟孫也,是我的張子房。」然後就給張賓他們介紹裴該:「此故鉅鹿成公之子裴郎也。」

    桃豹他們還在琢磨,這「鉅鹿成公」是誰啊?天下有姓「鉅鹿」的嗎?還是說老家在鉅鹿,這人姓成……那他兒子為啥又姓裴咧?張賓卻雙睛驟然一亮,趕緊拱手:「原來是裴公後人,張賓有禮了。」

    裴該一邊還禮,報上姓名,一邊打量這位大名鼎鼎的張孟孫。十六國時期有三個最有名的謀士,本身是中原士人,卻為胡人政權服務,開創了偌大的事業,張賓算頭一個,後面還有王猛和崔浩。要擱後世來看,那是妥妥的「大漢奸」啊,不過這年月還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漢族,而那些胡人後來又都陸續融入了漢族大家庭里去,當時的民族矛盾也還沒有後世很多人認為的那麼激烈——起碼不如階級矛盾激烈——平心而論,不該過於苛責他們。

    ——若非考慮到這一點,裴該也不敢痛下決心,暫時「屈身事胡」。

    那三名謀士當中,裴該唯獨敬佩王猛,最瞧不起崔浩,至於張賓,在兩可之間也。他看張賓是四十多歲年紀,身量不高,但體格頗為魁偉,面色黧黑,長須過腹——比自己這種小白臉要顯得威嚴多了。尤其張賓一雙箭眉之下,雙瞳炯炯有神,目光如電似劍,一掃過來,就仿佛要剜出自己五臟六腑似的。裴該生怕被他瞧破了自己的心思,不自禁地就把眼神偏轉到一側去了。  

    石勒說了,我如今把裴郎就交給張先生你啦,你給他找個地方好生安置下來。隨即揚鞭一指:「進城!」

    第十二章 王氣當在建鄴

    「君子營」匯聚了四十多名投靠石勒的中原士人,說起來可以算是石勒的秘書處,而「君子營」督張賓就是秘書長了。這四十多名士人,加上家眷、仆傭,以及所招募的一些中原人擔當護衛,總共也得七八百號,在許昌城東占據了相當大的一片街區。

    許昌自從漢末以來,便是中州名城大邑,戶口原本非常繁盛,但也因此成為了各方爭奪的一大焦點,數年來屢遭兵燹,城內居民百不存一——橫死於兵鋒之下的固然不少,因為種種原因被迫或主動逃離的,更是占了絕大多數——空出了大量房屋。石勒軍中的胡人大多仍然習慣結帳而眠,並且石勒對於武夫的管理也比較嚴格,要他們儘量和士兵們保持一致;他知道中原人喜歡住瓦房,因此所占空屋,很多都撥給了「君子營」——也不管他們是不是真占得滿。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