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017頁

    即便自己編纂《姓氏志》,特意哄抬了某些家族的名聲,但通過裴詵等人調查所得,關中世家對於關西新貴,仍然多數白眼相向。世族尚且如此,遑論一批不學的武人?

    他不禁由此想起一樁事來:在原本歷史上,郭默做到後將軍、屯騎校尉的高位,往見平南將軍劉胤,而劉胤的參佐張滿竟敢光著膀子跟郭默相見,其輕視郭默一致於此!此事直接導致了郭默後來火併劉胤,繼而為陶侃所剿滅。

    張是大姓,分布很廣,但在這魏晉之際,並無顯姓,即便張華張茂先做到壯武郡公,范陽張氏仍舊屬於三流家族;至於劉胤劉承胤,東萊掖縣人也,也不過二流家族吊車尾的。就這麼兩個貨,便敢欺侮朝廷重將,郭默尚且如此,自家麾下多半出身還不如郭默,又怎麼可能輕易得到士人的認同呢?

    董景道終究是世之大儒,又被自己把家世炒到了前五十名,則他怎麼可能瞧得起董彪哪?別說董彪了,恐怕即便隴西董氏這種地方豪族遣人往謁,老先生也是懶得見的。

    說不定董景道在董彪書信上批覆「不通」二字,不是說文辭不通,是說此事不通——我念你為大司馬麾下重將,給你面子,不說明白了,你還是趕緊打消這種不切實際的念頭吧!

    眼看大都督捻須沉吟,良久不語,董彪不禁有些慌了,忙道:「倘若此事為難,便當末將未曾說過……」  

    裴該擺擺手,說:「此事確乎為難,但卿等既為我之重將,自當籌謀良策,以解卿等之憂。且容我籌思一二日,必予卿等答覆。」說完這句話,想了一想,又道:「卿等所欲,不過高其家門,蔭及子孫而已——聞卿子年已十二,我還未曾見過,明日可帶來見吾。」

    董彪忙道:「犬子頑劣,深恐衝撞了大都督……既是大都督欲見,臣明日領他來便了。」

    ……

    送走董彪之後,裴該便直奔書齋而來。還沒進門,先見到貓兒等在門首,說:「夫人請郎君歸寢,今宵不必再睡書齋。」裴該便問:「夫人身體如何?」貓兒答道:「只是厭食、欲嘔——小郎君比之大公子,更不安穩。」

    荀灌娘已經懷孕五個多月了,肚皮漸顯,而且她果如裴該所言,去洛陽把老娘接了過來。母女二人每日依偎在一起,讓裴該覺得很不方便。再加上此際也不便解決生理問題,於是時常藉口公務繁忙,宿於書齋——就讓他們娘兒倆一起睡得了。

    荀灌娘也理解丈夫的難處,但仍然希望丈夫能夠常伴身邊。本來今天就說好了丈母別居,夫妻倆一起用了晚膳,再一起歸內就寢的,誰想王貢突然間到來,跟裴該一直說到吃飯的點兒……荀灌娘因此特遣貓兒來書齋門前堵人——飯不一起吃,覺總得一起睡吧?  

    裴該一想也好,我正在琢磨董彪等人之事,不知不覺,本能地就走來了書齋……不如去跟夫人聊聊吧,以荀氏之智,即便在孕中,說不定也能給出點兒主意。

    第十二章 股肱與爪牙

    荀灌娘正在寢室中生悶氣——自然是為了夫妻二人未能一起用晚膳之故。本來這種小事,她生性大度,是不會放在心上的,但女子既有身孕,日常情緒波動很大,往往會因為一些小事而鑽牛角尖。甚至於某些原本樂觀的女人,育兒之後,還竟會染上抑鬱症咧。

    因為後世資訊的發達,所以裴該是聽說過類似事情的,對此有所了解,更肯理解,急忙放下大司馬的架子,上前摟住妻子,好言撫慰。

    荀灌娘恨聲道:「那王貢好不曉事!本是奸惡小人,昔日黨附第五猗、杜曾,壓逼我父,更幾乎害了夫君性命,不知夫君為何要用他?難道以關中之廣,就再找不出可以替代之人了麼?」

    裴該笑道:「有一言不知夫人是否聽說過——『使功不如使過也』。」

    荀灌娘聞言愣了一下:「此語是何人所說的?」裴該皺一下眉頭,說:「似乃後漢某人,記不清了……」

    其實此語出自《後漢書·獨行傳》,為索盧放之言。但《後漢書》本是南朝范曄所作,這年月還沒有,故而細化到索盧放這類人物的言行,荀灌娘沒聽說過很正常。至於裴該,他讀書也還到不了那麼細,竟然能夠記住《獨行傳》里人物的名字。  

    荀灌娘乃道:「王貢哪裡是過,彼乃罪臣,不顯戮便罷了,夫君竟還重用,使與子羽同列!難道必要用此等奸惡小人才好麼?」

    裴該眼瞧著荀灌娘把自家的悶氣,先轉到老公頭上,繼而又悉數噴向素來厭惡的王貢,他趕緊把話題扯開,以轉移妻子的注意力——「本欲王子賜去後,便歸來見夫人,可惜董彪拜謁,所言一事,躊躇難決,不知不覺便向書齋去了。夫人勿罪啊。」

    荀灌娘果然疑惑,就問:「平陽既復,石虎退去,秋收前想是不會再有戰事了,則董彪所奏何事啊?平素常聽夫君說,軍中以此董彪最為老實木訥,為何其言,竟能使夫君躊躇不決?」

    於是裴該就把董彪所請,備悉明言。荀灌娘聽了,終於破顏而笑,以袖掩口道:「王澤等人倒是打得好如意算盤,恐怕董文博先生不會應允聯宗,除非……」頓了一頓,說:「太原郭氏,殘敗已久,聞此前竟能與羯賊聯宗(指郭敖等),則若郭思道奉書前往,多半是肯答應的。」

    裴該點頭道:「也只有太原郭了,其他太原王、琅琊王、中山劉、汝南周等,即便吳郡陸,恐怕也不肯應我麾下諸將所請。則我必須籌一良策,以安諸將之心啊。」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01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