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231頁

    還是裴嶷反應最快,當即俯身道:「明公宅心仁厚,顧念蒼生,實我晉之大幸也!實黎庶之大幸也!」先確定基調,凡是領導考慮的問題,一定不是無關輕重的問題,然後再現幫裴該琢磨理由——

    「明公所言是也,倘若我等收復西河、太原,兩郡府庫皆空,即便野民也在餓死邊緣,則勢不能以此為根據,復向樂平、上黨,以收取全並了。況且昔日并州飢餒,數萬『乞活』散布於冀、幽之間,遂使關東大亂;倘若今日復見此景,只恐河東也難穩固……」

    想當初普天下多為晉土,河東、平陽卻為胡漢所據,所以司馬騰領著「乞活」只好向東跑,到冀州去就谷。如今平陽、河東已被收復,倘若咱們再北上奪取了西河、太原,那你說并州的饑民是會東奔去依附「故主」石氏啊,還是會沿著大道朝南邊兒來呢?一旦被他們把平陽乃至河東都攪亂嘍,恐怕短期內,我軍是休想再對境外用兵的了……

    裴嶷本是現編理由,但是編著編著,突然間覺得裴該所慮並非無理——原來我這個侄子想得這麼遠哪,果然有王者之資!

    別看裴嶷私下跟梁芬商議,提到過什麼「大司馬仁厚之名」,但其實在他心中,「仁」並不重要,亂世之中,「力」才最重要,「仁」不過是樹立大義名分,招攬故晉士人的表面文章罷了。所以裴該說怕太原、西河兩郡百姓飢餒,裴嶷並沒當一回事兒——等到天下大定了,再徐徐撫安不遲啊,如今嘛,就算他們為破羯作了犧牲吧——但是一邊兒編理由,一邊暗中籌謀,原來這還真不是一個政治問題,而是一個軍事問題嘞!  

    其實吧,裴該一開始還真沒想得這麼深,他純粹是擔心兩郡民生,怕被石虎糟蹋得太狠。我既在此世奮鬥,本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是為了延續司馬氏的家天下,怎可能不考慮百姓的安危呢?固然做大事不究細節,但那是權衡過後的結果,不是完全不理會細部,就能夠做成大事的啊。大敵當前,固當先謀其勝,但也不能由此罔顧民生,否則跟掘黃河以阻日軍,結果把河南百姓害得更慘的花生米有啥區別了?!

    但經過裴嶷這麼一分說,包括裴該在內的在坐諸人,倒是也都醒悟過來,即便純粹考慮軍事,也不能忽視兩郡的饑民。陶侃就說了:「大司馬深謀遠慮,我等不及也。既如此,當先將府庫存糧,先輸河東、平陽,既厚儲以備劉央之用,也提防日後真得兩郡後,可以救護百姓。至於援軍,只能暫且不發,或者少發……」

    裴嶷和楊清還在心算,能夠運上去多少糧食,裴該開口道:「并州形勢,較我等先前籌劃時,更為複雜。陽曲郭氏,世代大族,根深蒂固,即便石虎真的復奪了晉陽,也恐其死而不僵,到時候必有願意應和我軍者。恐怕劉央難以應對此等局面,看起來,還須我親自跑一趟平陽了……」

    眾人皆勸,說明公不可輕動,裴該卻決心已下,堅決北上——其實他一定程度上,也有想躲秋收前後太多太繁瑣的日常事務之意。眾人說了幾句,也便不再勸諫,因為裴該所言有理,真要面對陽曲郭氏那種高門世家,恐怕出身低微的劉央是難以應付的;況且并州局勢混沌,裴該隔著十萬八千里的也不好遙控啊。「明公不可輕動」,只是習慣性的套話罷了——要中樞領導勞碌奔波,則咱們做臣子的,臉上很光彩麼——大傢伙兒也都明白,是到了大司馬該動一動的時候了。  

    於是裴該最終決定,率部曲三千人押運糧草北上,去坐鎮平陽,統籌前線戰事。

    第五十九章 請斬石虎

    且說郭太於汾西戰敗,本欲潛行而遁歸大營,途中卻遇到了兩個兄弟遣出來尋找他的游騎,說太原王方震怒,二位將軍皆受其鞭笞,恐怕大爺您若回去,難逃項上一刀……不如急歸襄國,去請老將軍作主,在天王面前先告太原王一狀吧。

    郭太詳細詢問了石虎鞭笞兩個兄弟之事,不禁勃然大怒,心說我家何等顯赫,又與你為姻親,不過稍有過失罷了,哪有不顧情面,當場責罰的道理啊?打仗嘛,誰能百戰百勝?而且分明是你自己指揮失誤、調度不明,倒把責任全都推在我兩個兄弟身上——是可忍,孰不可忍?!

    至於自己,輕進中伏,導致喪敗,其實無可推諉,郭太本人原本也是頗感羞愧的。但如今一聽此情,本能地就拿兄弟所受的委屈,把自己該負的責任給從腦海里抹消掉了,當即頓足道:「我必要上奏天王,深治石虎之罪!」

    於是潛行而東,通過山地遁入上黨郡,然後也不跟支屈六照面、打招呼,只尋軍中稔熟的舊部,討要了些乾糧、盤纏,便即策馬急歸襄國。他當然不敢直接去見石勒,先是秘密進城,返回本家,找到了老爹郭敖,將平陽喪敗經過歪曲事實,並且添油加醋地這麼一說——

    主要是隱瞞了自己主動起意,妄圖劫奪晉人糧草,導致中伏之事,反倒說那是石虎的軍令,自己雖然擔心有埋伏,但是不敢不遵啊……

    於是郭敖即攜子深夜入宮,去覲見石勒,石勒聞報大驚——石虎生怕遭受責罰,因此在情勢尚且混沌之際,不敢向襄國匯報——急命郭太將整場戰事的經過再備悉述說一遍。郭太一邊說,石勒一邊嘆息,說:「季龍誤矣,豈可輕棄平陽,而主力轉向堯祠……其於汾西的布置,太過輕脫,豈可只命陳川守西平城……晉人果然驍銳,若知難破,便當徐徐侵削之,豈能奢望一戰而成功……那些糧草,便由它輸入平陽,又如何?何必劫奪……」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23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