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66頁

    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的出現,說明了自維也納和會以來的歐洲均勢時代已正式壽終正寢,一個新的結盟時代降臨了。表面上,這種變化似乎也是走向一種平衡,而實際上國際和平是在走一段危險的鋼絲,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墮入深淵。這也就使得 臨到舊年的國際關係很有那麼一點驚心動魄的味道。每一次危機都種下猜疑私怨恨的種子,使得戰爭的爆變得愈加可能。

    “貴國現在不僅不能從歐洲抽調兵力,反而要不斷加強那裡軍隊的力量朱爾典沉聲說道:“恕我直言,貴**隊的裝備實在是不敢恭維,工業化進程也是展緩慢。一旦歐戰爆,大英帝國政府很是擔憂貴國能否牽制住德國的一條腿

    , 正

    “法國政府也有同樣的擔心法國公使附和道:“貴國修往德國邊境的鐵路還竣工無望,軍工生產和交通運輸也很糟糕。我看不出貴國有何必要浪費資金和武器去支持庫倫那些蠢貨,他們拿著貴國的錢,用著貴國的武器,卻還與日本勾搭,實在令人氣憤

    外蒙叛國集團中少數人幻想建立“大蒙古國”對俄國不允合併內蒙。並且壓制獨立極為不滿,企圖與日本建立聯繫,日本也認為他們的親日傾向大可利用,暗中給予支持,以便牽制俄國在外蒙的勢力。先,車林齊密特攜帶哲布尊丹巴寫給日本天皇的信,擬繞道海拉爾前往日本,沒有成功。然後,日本南滿鐵路官員兒玉到庫倫活動,與杭達多爾濟等密商。哲布尊丹巴又寫信給日本天皇,派人送到彼得堡命那木囊蘇倫轉交。誰想,那木囊蘇倫竟然懵懵懂懂地把此信交給俄國。  

    俄國外交部長沙查諾夫得到這封絕密的重要信件,如獲至寶,特命俄駐日本大使將此信送交牧野外相,作為揭日本違反日俄密約的鐵證,使得日本政府狼狽不堪。沙查諾夫這一絕招。既使日本窘,又使外蒙叛國集團出醜,使他們認識到除死心塌地充當俄國愧儡外,別無出路。

    沙查諾夫在給沙皇的報告中洋洋得意地說:“我竭力使那木囊蘇倫認識到,這是對幼稚的蒙古政府政治活動的一個教

    庫朋斯齊不得不承認,正如英法兩國公使所說,俄羅斯與德意志的國家綜合實力確實不在一個等級上。

    俄國雖然於彼得大帝時期就開始進行社會制度的改革,但這一連串的改革措施只是應付當時社會嚴重的社會危機而不得不採取的,帶有濃厚的封建殘餘,存在嚴重的不徹底性。直至現在,相比於眾列強。俄國仍然是一個貧窮的農業國。工業展嚴重不足,而沙皇的殘暴統治,使得俄國人民生活極其困苦,社會存在著嚴重的危機。

    而德國中的普魯士王國統一德國後,營造了一個政權穩定的政治環境。此後德國緊緊抓住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機遇,經濟,軍事得到迅猛展,逐漸展成為歐洲大6最強大的國家。

    但正如中縣的一句俗話:死要面子活受罪。俄國也屬於這種。歐洲不敵德國,在遠異,再被中國削了面子,怎麼都覺得不舒服。  

    見庫朋斯齊沉默不語,英國公使朱爾典繼續說道:“我與法國公使先生可以去與中國政府商談一下外蒙問題,試探他們的底線。同時勸說他們退讓一些。以使中俄雙方走向和平。這是對雙方都有利的事情。”

    “法國政府也是這個態度,遠東的和平可以使我們將精力集中於歐洲。共同對德國施壓法國公使說道:“法國對俄國的經濟援助將一如既往,我們非常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俄國在歐洲,特別是在巴爾幹問題上具有更強有力的話語權

    庫朋斯齊苦笑一聲,說道:“我一個小小的駐外公使,豈能左右我國的政策,我想,這些條件應該由上層來考慮。當然,作為聯絡中國政府最為方便的機構,我可以向我國政府提出建議。”

    “這是自然,我們都是只具有建議權。”末爾典卜層的聯絡溝海凡經開始,我們只要盡好自只的職可刪了

    中南海,豐澤園。

    , 萬

    豐澤園在瀛台之北,康熙年間建造,曾為養蠶之處。雍正年間皇帝在舉行親耕禮之前在此演禮。豐澤園內主體建築為慎敘殿,光緒年間改名為頤年殿,共和國建立後,改名頤年堂,作為會議場所。頤年堂東為菊香書屋,為大總統居住地。豐澤園西有荷風慧露亭、崇雅殿、靜憩軒、懷遠齋和純一齋,荷風慧露亭北為靜谷,為一座幽靜的小園林。靜谷再北為春耙齋,為會議及娛樂場所。  

    外面喊打喊殺,戰爭呼聲甚囂其上,這裡卻正在商議如何收手,體面地結束外蒙問題。敢於開戰,不容易;如何見好就收,蓄力再,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現在摩洛哥危機爆,列強國光再次轉向歐洲,我看是可以收手的時候了。”大總統宋教仁轉向肖志華笑著說道:“把你昨晚跟我白話那些道理說說,讓大家都長長見識。”

    “什麼話,咋是白話呢,那叫精僻分析肖志華翻了翻眼睛,說道:“我就說說自己的愚見啊,大家多提意見。”

    “裝什麼謙虛呀,哪回提意見不被你駁個體無完膚。”黃興撇了撇嘴說道。

    “那還是理由不充分,分析不透徹。”肖志華呵呵一笑,言歸正傳,翻開文件開始講敘:“摩洛哥危機是國際上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角力,這兩次危機,現在都表現出德國統治者的大膽敢為,但也暴露出謀劃不足的特點。德國每次都是旨在威脅和打擊法國,而得到英國和俄國支持的法國已不再是以前的羔羊了。應該不出所料,危機中儘管德國一再兵戎相向、殺機畢露,但會被法國頂回去。當然,德國國內正暴經濟危機,此時英國如果強硬支持法國,德國也不得不暫時退讓。”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6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