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44頁

    “呵呵,同志之間還要虛言相欺嗎?”孫中山笑著擺了擺手。

    “來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感觸還是頗深。”張靜江感慨地說道:“都說厚積薄,今日方知其中真義。復興會組織嚴密有序,財力雄厚異常,各項計劃周到細緻,這一切非有十年之準備不能達到。他們已經得到了南洋華僑財團的大力支持,而且很可能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暗中協助,雖然現在美國還不好表明立場,但種種跡象的確讓人心中生疑。單說賑災一事吧,他們看來是早就有所準備,南洋的大米、番薯,美國的玉米、麵粉、土豆,事先應該就有不少庫存。再看近幾日的情況,這些食物正在源源運來。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能夠購買啟運,說是早有預謀也不為過。”

    “那他們的鐵路建設計劃並不是紙上談兵嘍。”孫中山對復興會的這項計劃是最感興趣的,但從財力、物力、人力方面的考慮,卻也是不無懷疑。

    “孫先生,我找過一位好朋友,他是金融專家。據他所說,按照中國銀行歷年來的資本增長情況、融資能力和經營手段,每年至少可以行上億貨幣,這就是金融手段的威力。這位專家還是中國銀行的股東之一,他向我透露,中國銀行幾年前在南洋斥巨資購買了大量的橡膠園。諸位知道橡膠吧,國際市場的價格幾年內翻了幾翻,這收益亦是相當可觀。”張靜江羨慕地咂了咂嘴,繼續說道:“頗有意味的是,復興會在建鐵路的籌資方式上並沒有完全採用官辦,而是採取了‘國營’、‘省營’、‘民營’、‘合營’這四種方式。這四種方式各具千秋,可以靈活採用。比如在貧窮省份可採用國營或省營,在富裕省份則可用民營和合營。建鐵路,是先賠後賺的買賣,但只要能建成,那就是穩賺不賠,相信民間會有很多資金被吸引過來。而且建鐵路,可以拉動鋼鐵廠的展,由於關稅的原因,鋼軌內銷可能倒比出口更有利可圖,地方經濟也將因此而受益。至於人力,成千上萬的災民和解散的民軍就是現成的勞工。”  

    “這麼說,鐵路計劃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孫中山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說道:“並不是復興會弄出來譁眾取寵的空中畫餅。”

    “只要局勢儘快穩定,而復興會的資金應該能挺過最初這一、兩年的投入期,以後的事情就會順利了。再說,修鐵路有利可圖,外資也是可以適當吸收的。”張靜江很確定地點了點頭。

    孫中山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復興會為何敢在局勢未穩之時便將建設計劃付諸實施,為何會在賑災一事上高調行動,為何會在面對北方強軍時依然叫囂北伐了。那是自信的表現,更是展露自信的行為。正因為如此,各地各派別的人才會選擇依附和支持。勝則是開國元勛,與有榮焉;敗則是亂臣賊子,身家不保。而依附強者,是人們的普遍心理。

    “此時萬萬不能談和。”廖仲愷象是突然醒悟過來,很堅決地說道:“我們應該馬上給上海電,告訴兆銘和英士,立即停止與袁世凱手下的接觸和商談。口氣要嚴厲,告訴他,商談只能以他個人名義,不能代表同盟會。”

    “這是為什麼?”胡漢民不解地問道。  

    “現在革命黨人必須同舟共濟,咬牙挺住。”廖仲愷皺著眉頭解釋道:“滿清未倒,北洋強軍猶在,萬萬不可示弱。這場博弈是全方位的周旋,軍事上,政治、外交、輿論等多方面都在角力,一旦開始談和,輿情可能為之一變,進而影響到人心。復興會是所有革命黨人的中堅力量,他們的態度對整個革命事業的成敗關係重大,絕不會自亂陣腳,讓談和影響到民心士氣。”

    “仲愷說得對,此時確不是談和的時機。”孫中山很是贊同廖仲愷的分析,轉頭對胡漢民說道:“馬上擬電文,將我們的分析告訴上海的同志,讓他們停止與袁所派之人的接觸。對了,我已經想明白了,決定不參加總統的競選,而專心謀鐵道部部長一職。”

    第七十章 名不必自我成

    名不必自我成,

    功不必自我立,

    其次亦功成而不居。

    ――《黃興名言錄》

    作為一個革命家,孫中山所多的是漏*點,但於人於事都往往缺乏透徹的洞察,這或許是為漏*點所困擾的緣故。而且孫中山的這種盲目又往往與他的仁慈心腸結合在一起,致使他的努力總是事倍功半。他喜歡以德代功,通常在建功立業的關鍵時刻突然想到要樹立道德形象,在孫中山身上起決定性作用的人格心理因素不是革命的大智大勇,而是類似商人在交易上的利益權衡。

    所以,在強權面前,孫中山的公理總是顯得委屈求全和沒有自信。看看真實歷史上的辛亥革命,不是民眾不信任他沒有選舉他當大總統,而是他沒有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當著全國民眾甚至全世界的面將這一成果連同大總統之位拱手相讓給了袁世凱。就個人而言,孫中山免去了他不出讓大總統可能承擔的種種風險;但就歷史而言,中國民眾失去了一次走向民主政體的機會。

    當然,歷史學家們也許可以為孫中山的讓位找出許許多多的所謂所謂客觀因素,從而極力褒揚他在讓位上體現出的高尚品德和博大胸懷云云。但在歷史的關鍵時刻,領袖人物在進退上的選擇是舉足輕重的。毛Zd選擇了逆流勇進,結果開創了毛式革命的成功之路;孫中山選擇了激流勇退,結果喪失了歷史賦予革命黨的天賜良機。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4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