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蔡鍔沒那心思,就當沒聽著,只是停頓了一下,依然和幾個參謀在圖上進行著推演。海軍當中的黃鐘英、湯鄉茗等人互相對視,由於海6軍組成聯合指揮部時間不長,一來與眾人不太熟,二來海軍專業性比較強,倒也不太擔心有人搶自己的位置,所以對此反應也不大。蔣翊武沖孫武使了個眼色,孫武咧嘴苦笑,輕輕搖了搖頭。說實話,孫武確實很想活動活動,而且與好友蔣翊武說過此事。但蔣翊武卻比他看得遠,並且苦心勸他,在這個時候切不可盲動,臨時政府為了順利成立,肯定要犧牲一些本會的利益來籠絡各種勢力。但這只是暫時的,長久來看,復興會還是要大力提拔會裡的中堅分子以求鞏固。所以,這個時候,正是表現自己高風亮節,無怨無悔的好機會。肖志華在復興會中的影響太大,只要給他留下好印象,那以後就不愁沒有出頭之日。而且,蔣翊武已經寫好了辭呈,待戰事稍穩,便要辭去現在的軍職,準備干自己比較擅長的文職工作。今天,肖志華這番話,正好驗證了蔣翊武的判斷。
沒人理我,肖志華見自己說完,眾人沒什麼反應,不由得翻了翻眼睛。然後,他將頭轉向海軍的幾個將領,笑著說道:“光復南京的時機已經成熟,哪位願率一支艦隊前去助攻。”
湯鄉茗先站起,說道:“總司令,就由屬下前去吧,海容、海籌、海圻號吃水太深,只能停泊在下游,對鄂省戰局並無助益,況且日艦已退出武漢水面,對我軍已無威脅。南京已成一座孤城,有此三艦,再加鎮江起義的鎮清、楚觀等艦,助攻南京足矣。”
第五十五章 災荒的影響
對於海軍,肖志華並不太放心,雖然現在的海軍必須依靠復興會這個大金主,但長久來看,海軍之中派系嚴重,閩人獨大,兼自視甚高,確實需要大力整頓。可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肖志華此時必須做出倚重的姿態,籠住他們的心。
而且,湯鄉茗說得也很有道理,那幾艘海字艦排水在兩千噸以上,要在枯水期強行駛入武漢江面,確實有擱淺的危險。
“好,就麻煩鑄新去一趟南京吧!”肖志華想到這裡,點頭答應道:“我告訴黃民政總長一聲,請他暫派些文官帶上錢款隨船去南京維持工作。”
“南京城裡有清軍兩萬餘人,糧彈充足,憑江蘇軍隊,是否能順利攻破?”黃鐘英有些疑慮地問道。
“那就要看徐紹楨的指揮才能了。”肖志華表現得很有信心,兩萬舊軍,有什麼戰鬥力,張勳的辮子軍也不足為懼。
黃鐘英笑著點了點頭,對此不再插言。指揮部合併不久,肖志華將海軍中幾位重量級人物留在身邊,一來是他不懂海軍,二來也未嘗沒有防範之意。然而,海軍新歸附,其中復興會成員非常少,此種做法倒也是應有之意。湯鄉茗此次主動請戰,也有表忠心兼邀功之意。而黃鐘英功利心沒那麼強,也相對較純潔,他先後參加半島、黃海二次海戰,對海軍屢戰屢敗一直耿耿於懷,最關心的是如何改革、振興海軍。而且黃鐘英等海軍軍官現,肖志華雖然不是軍事專業出身,但其判斷相當準確,對參謀們制定的軍事計劃也不是全部照批,卻往往能提出一些精妙的建議,對海軍的展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因此倒也不敢輕視這位總司令。
肖志華低下頭,整理起給湖北軍政府建立烈士陵園的建議報告。曾經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中國士兵是最不值得的士兵。他們流血犧牲,卻常常被後人所遺忘,這是肖志華在後世耳聞目睹的。所以,他要從現在做起,儘自己所能,讓那些為民族的自由和解放而獻身的烈士們能有一塊安息之地,受民眾景仰祭拜,這是他們應享受的榮譽和尊嚴。
………………..
天空一片明淨而幽藍,雲兒雪白而輕盈。宋耀如和宋藹齡站在甲板上,長江的丰姿和兩岸的景色盡收眼底,俯視江面,只見渾濁的江水卷著漩渦,打著轉,跳躍著,舞蹈著。
這是華寧輪船公司的一支船隊,自從上海光復以來,很多附屬於復興會的公司、企業都浮出了水面,以公開的面目為革命事業出工出力。華寧輪船公司也不例外,暫停了其它客戶的業務,完全聽命於復興會的安排。此次,船上除了順便搭載固定數量的旅客外,還有一支上海醫療隊,貨艙里則裝滿了湖北軍政府需要的布匹、藥品、糧食等物資。
對於革命,有這樣的說法:革命不能隨心所欲地製造。只有當革命形勢業已成熟,即統治者已不能照舊統治、人民群眾也無法照舊生活下去的時候,被壓迫階級才可能在革命政黨的領導下行動起來,革命才會到來。而二十世紀的最初十年應該看作是革命的醞釀和準備時期,實際上,這也正是國內外各種政治衝突和社會矛盾日益激化,革命形勢逐步形成的一個歷史階段。在促使革命形勢漸趨成熟的諸種因素中,連年的災荒無疑是不能不加注意的因素之一。
19o1年,“東南濱江數省,皆被水患”;19o2年,山東境內生黃河決口,四川生少有之大旱,“災民數千萬”;19o3年,直隸春夏苦旱,“麥苗盡枯”,浙江先潦後旱,災歉幾遍全省;廣西有較嚴重的旱災,因“饑荒已連綿多年”,生了人吃人的慘象;19o4年,黃河再次在利津兩度漫決,山東被淹地區甚廣,四川又一次生大旱荒,“幾有赤地千里之狀”;19o5年,雲南大水,僅昆明附近就有“數萬戶災黎倉卒逃生”,貴州鎮遠等三廳縣,“秋收失望”;19o6年幾個省同時生大水災,湖南有饑民近四十萬,長沙附近一次就“淹斃人不下三萬”;江蘇災民達七百三十餘萬人,“每日餓斃二、三百人”;19o8年廣東大水災,“災黎幾及百萬”;19o9年湖南大水,“統計各處災民不下百餘萬人”;江蘇大水,海州逃荒流民二十七萬餘,沭陰十一萬餘,贛榆八萬餘,全省可以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