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頁
而醇王、慶郡王以及一眾軍機,這會也是難得的於一旁齊聲說道:“這一切全賴老中堂的經緯大才!”
不論是的醇郡王奕譞、禮親王世澤、慶郡王奕劻等人是否願意,他們都不得不承認,眼下的局面非得恭王出面收拾,除了恭王沒人能真正使喚得了那些地方疆吏,別人不說,就是李鴻章、劉坤一若是來個出工不出力,這事情不知會演變成何等模樣。
沒準又是一次發逆。而與髮匪不同,那譚嗣同可是出身名門望族,且其又直指滿漢之別,過去,這是公開的秘密,現今被他這麼一挑,地方上的漢人疆吏若是起了異心……就如同當年吳三桂月余橫掃西南一般,到那時,誰人能擋得了漢人的兵鋒。
現在的皇上可不是聖祖爺,再說,聖祖爺當年也是靠著漢人才平定了三藩!
有了這種想法,眾人那裡還會計較其他,現在當務之急是在局面糜爛之前,先把杭州起義給平定掉,至於恭王……慶郡王奕劻瞧著似意氣風發的恭王,於心底暗自思量著,太后該不會真箇叫恭王出山吧!
醇王或許不會擔心,人家是皇上的老子,即便是丟了領班軍機,那身份也尊貴著那,可他慶奕劻卻不同,如果丟了總理衙門的差事,那這事兒……雖說心知自己的一切都與這大清國捆在一起,可奕劻卻也明白,恭王看不上自己,他一但出山,第一個就會把自己踢出總理衙門。
心底緊張著,奕劻又想到恭王與太后之間的那些的事兒,若是恭王真箇出了山,太后那邊將來如何插手國事……以恭王的脾氣,到時候,他眼中至多,也就只有一個皇上,那裡還有太后!
不成,不能讓恭王如意出了山!
可若是不讓其出山的話,又怎麼能讓李鴻章這一往漢臣疆吏,出力剿了杭州的匪亂,若是這亂子當直鬧大了,到時候,別說是總理衙門的差事,萬一這大清國沒了,自己這慶郡王沒準要給砍掉腦袋的!
一面是官位,一面是腦袋,就在奕劻內心糾結的功夫,恭王與軍機大臣們卻是猶如眾星拱月般地簇擁著李鴻章,往日安靜的只能聽到戲聲的守壽宮頓時變得熱鬧起來。
第156章 國之忠臣
被恭王與軍機大臣們猶如眾星拱月般地簇擁著李鴻章,並沒有因此而飄然,不過表面上看起來神情卻是極為激動,可於心底卻在這有如“鬧劇”般的歡迎中,更加警惕起來,那《布告全國電》雖是一紙,但直接扎到了朝廷那根脆弱的神經過。
或許李鴻章沒有考慮過漢或滿的問題,至少沒有認真考慮過,但諸王的這般做態,卻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終歸是個漢人。
待到走進寧壽宮的時候,表面激動非常的李鴻章慢慢的冷靜下來,這時已經有內侍通稟了,的,立刻,裡面傳出一句女人聲音:“叫他進來吧!”
是太后!
李鴻章知道這是皇太后開的金口,他下意識地正了正衣冠,挺直身軀。太監走到門邊,嘶啞著喉嚨喊:“傳李鴻章!”
兩個太監打起明黃緞棉簾,李鴻章彎腰進門,走前兩步,雙腿跪下:“臣李鴻章恭請聖安!見過太后、見過皇上!”
作為漢臣,李鴻章自然不會同樣也不能自稱奴才,當然內心深處亦不屑稱之奴才,而朝廷也有意無意的未將其抬入旗籍。
“李鴻章免禮,賜座。”
這一次是慈禧坐前的光緒,論到治國光緒的能力自然遠不及慈禧,這會碰到這種事情,亦也只能求助太后,這本應“頤養天年”的慈禧,這不得不再次出山了。
李鴻章摘下插著雙眼花翎的珊瑚紅頂帽,將它放在右手邊,低下頭去。高聲說:“臣李鴻章叩謝天恩!”
然後一連叩了三個頭。青磚地發出三下沉厚的響聲。叩完後。他站起來,右手托著大帽子,向前走數步,在一旁的軟凳上虛座著,相比於過去,李鴻章似乎更加謹慎了,這也由不得他不謹慎,先前的旗籍權貴的作派。已經讓他的內心生出警惕之意。
片刻之間,這宮內卻是闃寂無聲。李鴻章額頭上沁出細細的汗珠,不過心底卻是十分平靜。
“李鴻章,事情你都已經知道了?”
分許的沉默後,慈禧終於開腔了。
“是的,太后。”
李鴻章趁此機會抬起頭來,向前面迅速掃了一眼,然後趕緊垂下,答道。
“臣已經知道了。”
就這一眼,他已將面前的布局看清楚了。皇上端坐在寶座一旁。身材似乎較瘦弱,面孔蒼白。一臉稚氣,眼睛望著遠遠的門帘子,並不看他。一層薄薄的黃幔帳後則坐著太后。
“這事你怎麼看?”慈禧太后又問。
“當調重兵剿寇。”
李鴻章用六個字作了回答,便沒再有多餘的話來。
“這剿是當剿,李鴻章這北洋衙門能調多少兵?”
慈禧太后的聲音不大。
“回太后話,三月內,可調萬五千人。”
李鴻章直截了當的回答道,他倒是不覺得的這有什麼,現在淮軍駐防全國,能在三個月內調萬五千人往杭州,已經是最大的能力了。
“哦,李鴻章你辛苦了!”
慈禧並沒有說其它,對於多年來努力維持各利益集團勢力均衡的她來說,現在她需要的李鴻章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