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頁
“現在眾所周知,府中已經於朝鮮舉起義旗,在短期內,府中必須集中全部的力量用於進攻滿清軍力,實際上,相比於杭州,北方現在承擔著更多、更大的壓力,這亦是府中能夠為我們做的最大的犧牲了,現在,我們必須要依靠自己,滿清政府從北方騰開手前鞏固革命的政權,鞏固革命的成果……”
如果此時唐浩然聽到李勤玉的話語,一定會好奇自己的這個學生是不是受到了什麼刺激,言語中無不是帶著“革命”,事實上,李勤玉並不算是一個“革命者”至少不是真正的革命者,甚至對於革命一詞的體會,還是在圖書館中看從書本上獲得的,正如同他對革命的理解一般——法國式的革命。
“現在,我們必須要用革命的暴力去警告所有心懷異心的人,”
話聲稍稍一頓,李勤玉的聲音又是一揚。
“尤其是在民軍中的,那些心懷異心的、隨時都有可能背叛革命的人,將會是這場革命最在的敵人,甚至,他們對革命造成的破壞,將遠超過滿清軍隊造成的破壞,當然,還包括潛伏在城內的叛徒……”
一個個鮮明的字眼從李勤玉的口中道出時,並沒有流露出太多的情感,實際上對於他來說,他唯一在意的就是如何掌握民軍,這是他的任務,或許,杭州起義是由眼前的譚嗣同、唐才常等人發動的,但是未來的民軍必須是在他的掌握中。
當年隨同老師同赴朝鮮的幾名同學之中,李勤玉一直都不怎麼起眼,甚至可以說一直都沒有引起老師的注意,就連同同學們亦忽視了他的存在,而在接到這個任務後,他便不斷的在心底對自己重複著一句話——一定能讓他人刮目相看。
或許對於全世界而言,杭州起義都是個雞肋,但在李勤玉的眼中,這卻是一個機會,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能夠成功的話,那麼他不僅僅會引起老師的注意,同樣還會能夠獲得難以想像的回報。權力、榮譽……諸如此類的回報,但這一切都必須以“成功”為前提,而這意味著他需要譚嗣同與唐才常等人的幫助,幫助他以“革命的名義”去掌握這些力量。
“大都督、副都督,我們並沒有其它任何選擇!是成功,亦或是失敗!這是唯一的選擇!”
第178章 軍法無情
清晨,初夏的陽光透過夜時一場小雨後的些許雨氣撒在大地上,清新的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江南特有的帶著些朝露的夏日芬芳,幾隻晨起的小鳥緩緩的於三橋埠的上空飛過,三橋埠是通往湖州的必經之地。
在這初夏的陽光中,曾經是一座繁華市鎮的三橋埠,此時已經不見了昨日的繁華,過去的三天中,近三千清軍與五千餘大漢民軍於此處撕殺著,在三橋埠市街外的稻田間躺滿了屍體,戰事,似乎在此時陷入了膠著。
不過,雖是一片戰場,但戰場上的清晨依然靜寂,且又帶著別樣的美感,那市鎮中的斷垣殘壁似乎隱隱的帶著些許破舊立新的美感,只有田間散落的屍體,在無聲的訴說著戰爭的殘酷,和著些許彤紅的朝霞,無聲的訴說著這片大地所遭受的傷痛。
“給我一個營,一個營的話……”
半人深的戰壕中,穿著一身西式軍裝的孫國亮手持望遠鏡,觀察著三橋埠的同時,不斷的在唇邊喃喃著,作為杭州民軍第二旅的旅長,在來杭州前,他不過只是剛剛從講武堂畢業的學員,雖是如此,在民軍中卻是極為難得“高級指揮人才”了。
從望遠鏡中他能清楚的看到以三橋埠為中心據守的清軍防線,有太多的漏洞可尋,如果有一個營的新軍,他自信可以在三個小時內結束戰鬥,雖說不能全殲清軍,但至少可以擊潰他們。
可問題在於,他根本就沒有一營新軍。他指揮的第二旅不過只由學生、會黨以及普通民壯臨時編成的“民軍”。民軍的身份道出了他們的本質。他們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打仗,既不懂得戰術,也不懂得服從。
他們只是靠著一窩蜂式的群起而上,完全不得章法,雖說對面的防軍射術一般,可在過去的三天間卻依然造成了第二旅減員上千人。
而結果是——未進一步!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他們之所以能夠連下多城,完全得益於起義軍聲勢的浩大。迫使各縣投降,而在遭遇清軍的頑強防守後,民軍的本質立即顯露無遺。
就在昨天,當孫國亮打出最後的六百發迫擊炮彈,試圖借火力優勢壓制清軍,再指揮部隊趁機奪取三橋埠,把被炸的暈頭轉向的清軍趕出三橋埠。
昨夜的戰鬥正如他預料的一般,數百發炮彈在短短數分鐘內落入三橋埠,立即將清軍炸蒙了,以至於完全如無頭蒼蠅一般四處逃竄。而進入的第四團亦逼近了左翼,一切似乎都非常順利。只需要一個衝鋒就能拿下三橋埠。
正當孫國亮準備為即將到來的勝利而歡呼時,戰場形勢卻發生了逆轉——第四團在最後的進攻中,居然錯過了進攻的時機——三個營中的兩個營選擇的消極進攻,他們在鎮口停了下來,理由居然是害怕炮彈落在自己的身上。
待到最後一發炮彈打空後,回過魂來的清軍立即對攻進三橋埠的民軍實施反擊,結果自然可想而知——最後的嘗試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