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頁
“還有一個辦法,不過……”
不等克爾別加說完,庫羅巴特金便打斷他說道。
“我不論你用什麼辦法,總之,我需要在十五天內把鐵路連接好!這是為了勝利!為了俄羅斯的勝利!”
第221章 試一下
如何體現一個國家的國力?
或許沒有任何方式比戰爭更能充分的展現一個國家的國力,窮國的戰爭一切都是貧瘠的、不足的,富國的戰爭一切戰爭資源都是充足的、富餘的、可供前線官兵任意揮霍的。
往往這種貧瘠與充足,不足與富餘會決定戰爭的勝負,至少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戰爭物資的是否充沛決定著戰爭的勝利。
不過對於中國,至少對於東北而言,同樣的道理卻不適合套用,相比於歐美國家,中國是一個窮國,東北方同樣也不是一個富裕的地區,至少在東北的官方言論中,從未曾將自己放在“富國”的位置上。
而早在新世紀之初,既曾經有一篇新聞報導在東北廣為流傳,報導中引用一位英國經濟學家的分析計算:“1900年,東北的平均國民收入為17.5英鎊,美國是75英鎊,英國是62英鎊……”
在人們看來,美國的國民收入是東北的四倍、英國的國民收入三倍於東北,即便如此,東北的財力亦遠勝於國內,但儘管如此,東北是個“欠發達地區”,中國顯然是一個窮國,這是一個毫無爭議的答案。
一方面從來也沒有任何人質疑過東北的貧窮,但在另一方面,東北卻一直給予軍隊最好的待遇——從軍人的授田,軍人的地位,各種各樣的優待,使得東北軍的軍人們一直頗受人們的推崇。
在戰場上,東北軍的軍人們同樣也可以得到最充沛的物資,儘管,東北並不富裕,但是絕不會在軍需物資上縮手縮腳。甚至可以說會提供更充沛的物資。
在戰爭爆發後,於鐵路線上奔馳著的一列列軍需專列,則向世人展現著這一切,非但大數以十萬噸的物資從工廠運往前線,而在距離前線不遠的物資屯積點上,同樣早已經堆放了數以十萬噸物資。
屯集站堆積如山的物資。足以讓任何一個人為之讚嘆,但是對此,那些東北軍的官兵卻是一副見怪不怪的模樣,他們早已經習慣於這種充分的物資保障,按照東北軍的戰術條令,往往會在戰區儲備兩倍以上的物資,以確保的不至因其它因素導致部隊因物資準備不充沛導致戰鬥失敗。
而這一次,參謀總部更是為軍隊準備了五倍份的作戰物資,僅在戰前運抵戰區前線儲備的物資。就足以支持軍隊進行半年以上的高強度作戰,當然,這並不是全部,在後方仍然有源源不斷的物資運往前線。
數十萬噸糧食、數百萬發炮彈以及數以億計的步機槍彈藥,總之,東北已經為這場戰爭作好了準備,當然,也不是全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東北並沒有做好空中準備。
飛艇的數量一直非常有限。因為數量有限,飛艇只能於戰區之間調動,就像現在,當飛艇部隊完成了於濱海地區的作戰任務後,在海參崴升起中國的旗幟之後,空艇部隊立即調至黑龍江。調至西方的前線。
在黑龍江的邊境線上的,自戰爭爆發以來,數以萬計的軍隊正於防禦工事中防備著俄國人,以阻擋他們的進攻,而現在。隨著濱海地區的戰役結束,越來越多的部隊開進黑龍江邊境線時,人們知道,一場新的戰役即將在這裡爆發。
實際上,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裡,無論是中國人,亦或是俄羅斯人,都在為新的戰役作著準備——俄國人將數十萬軍隊從遙遠的歐洲調至後貝加爾,到3月份中旬的時候,後貝加爾地區的俄軍甚至與當地人口相當,超過三十五萬俄軍聚集在這裡,為一場新的進攻作著準備,而相應的,黑龍江邊境線的防線上,同樣聚集著一隻規模相當的軍隊。
“自普法戰爭以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會戰,即將於後貝加爾的草原上打響!”
對於歐洲的記者們以及各國的軍事觀察員來說,他們無不是屏氣凝神的注視著後貝加爾或者說呼倫貝爾草原上的中俄兩國軍隊,在他們看來,一場規模空前的戰爭,隨時都有可能爆發,而這場規模空前的戰爭在決定著未來半年內遠東地區局勢的同時,又會給人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呢?甚至會給軍事帶來什麼樣的革新呢?
這正是各國的軍事觀察員們所關心的。
一陣轟鳴聲隱隱的在空氣中迴響著,十數艘體積龐大的飛艇在呼倫貝爾大草原的上空飛過,當飛艇自空中飛過時,首先發現在他們的是數十公里外的邊境線上那偵校氣球吊籃中的警戒士兵,這些寒氣逼人的吊籃中的官兵們望著那些飛艇時,臉上多少總會流露出羨慕的神情。
在過去幾天中,上千名工兵用了十五天的時間,在草原上建成一座大型的飛艇場——由鋼鐵搭建的系留塔,由9個增加至15個,在戰爭爆發一個月後,飛艇公司已經根據緊急定單生產了15艘飛艇,儘管其中十艘都是在輕型的“要員飛艇”基礎上改進的“機動飛艇”,但這種載彈量為1.5噸的飛艇,卻因其速度快,機動能力好,受到飛艇兵的歡迎,當然,更重要的是,這種飛艇除了可以執行對要地的轟炸外,現在飛艇部隊正在訓練如何在野戰中給予地面部隊以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