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頁
然而,歷史真的會和自己記憶中的一模一樣嗎?當命運的輪盤已經被自己撥動後,它究竟轉到哪個方向劉明也無法推測……
1984年年初,伊拉克南方軍團的軍事行動明顯活躍了起來,經過了改裝新裝備和新戰法的訓練後,各支部隊都摩拳擦掌,準備和伊朗人大幹一場。而南方空軍更是不間斷的晝夜出動,在兩個月內出動了近3000個架次,猛烈的轟炸伊朗後方的軍用設施,給伊朗軍隊造成了嚴重影響。
伊朗空軍被迫調集一定數量的戰機南下,以滿足南方前線的防空需要。而由於巴格達前線戰鬥激烈,劉明應薩達姆的要求給予北方進行軍援,劉明與法國達索公司簽訂了一筆價值1.8億美元的合同,從法國購買了12架幻影F1戰鬥機加強北方空軍的實力。源源不斷運往北方的軍火物資和南方空軍的積極活動,劉明的做法引起了薩達姆的好感,他下令任命劉明為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副主席兼南方戰區特別專員。南北兩大統治者的關係開始出現了初步的緩和。
由於伊拉克北方空軍的頑強抵抗,伊朗空軍的F-14戰機不敢南調,只派遣了部分F-4型戰鬥機和中國產殲7B戰鬥機南下參戰。而此時伊拉克建於巴斯拉附近的遠程雷達站已經竣工,在美國和VI專家的幫助下,伊拉克南方使用第二條經過改造的LINK4數據鏈和相關的通信設備,以美國的兩台FPS-117遠程防空警戒雷達和一台GE-592固態相控陣遠程對空搜索雷達為核心,建成了南方第一個自動化防空網絡,取名為“巴斯拉一號”。
在遠程雷達的範圍內,伊朗境內北到加拉河,東到希爾山,南到拉萬島附近的所有飛機飛行狀況都在伊拉克防空部隊的監視下,可以說伊朗首都德黑蘭起飛的飛機向南飛五分鐘後就進入了伊拉克雷達的監視範圍。這種強大的遠程預警能力為伊拉克空軍的作戰提供了巨大的靈活性,伊拉克的戰機可以不開雷達而在地面指揮的有力配合下對敵機和敵地面目標發動攻擊。
劉明在上次“黑暗之眼”成功的監視了飛往伊朗的波音707飛機後,就誕生了使用AN-12飛機為底盤,製造電子戰飛機和預警飛機的想法。由於預警飛機造價昂貴,技術複雜,只能暫時放下,於是他召集了一群來自VI和法國湯姆遜?CSF公司的專家為伊拉克空軍改裝了一種電子戰飛機,飛機代號為IE1“電子蜂”。這種飛機上加裝了大量的電子干擾設備,有著極為強大的電子干擾能力。
“電子蜂”電子戰機的服役讓伊拉克軍隊的電子戰能力大大加強,雖然時間短暫,電子戰機的性能還有所不足,但AN-12巨大的機身如果全被當時世界第一流的電子干擾設備塞滿的話,這種壓制與干擾能力也是非常驚人的。
“電子蜂”電子飛機的強大幹擾讓伊拉克和伊朗雙方的戰機雷達幾乎同時失去了作用,除了幻影2000戰機的RDM雷達具有較強抗干擾能力之外,其他的戰機都變成了瞎眼的角色。這時地面指揮的優勢就發揮了出來,伊拉克地面引導系統利用“電子蜂”電子飛機預留的電子通道指揮伊拉克戰機作戰,而伊朗戰機則亂成一團,不知所措。
伊拉克空軍針對這種極為有力的局面,制定了新的空中戰法。1984年2月5日,伊拉克空軍出動大機群在兩伊邊境飛行,做出要進攻伊朗地面目標的樣子,吸引伊朗空軍的主力進行決戰。
伊朗已經被伊拉克空軍不斷的點穴進攻搞的憤怒不堪,不少工廠和軍營都受到了襲擊,在地面防空雷達被猛烈干擾時,伊朗空軍戰機被迫起飛應戰。而這時伊拉克空軍已經作好了沖分的準備,在空中嚴陣以待。
“巴斯拉呼叫阿馬拉一號,巴斯拉呼叫阿馬拉一號,伊朗戰機已經出現,目標在你東北方向,距離92,高度4000,正高速接近中。阿馬拉一號退出戰鬥!”巴斯拉一號通過自己的通信系統指揮著擔任誘餌的戰機撤退,伊拉克方面的轟炸機和攻擊機紛紛解散大編隊,以小隊方式向自己後方基地撤退。
此刻在巴斯拉阿馬拉空軍基地,劉明面色嚴肅的看著手下的空軍指揮官們坐在電子設備前對空中的空戰進行指揮。他沒有打攪這些指揮官們,而是以旁觀者的身份看著他們工作。因為他知道,一個好的軍事統帥應該敢於放權給手下,讓自己的部下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能。
就聽到阿馬拉空軍基地指揮官賈納茲少將在無線電中命令道:“長劍一號進入指定位置!長劍一號立刻進入指定位置!”
隨著他的命令,翱翔在機群後方的幻影2000戰鬥機編隊立刻加速,24架幻影戰鬥機以密集編隊衝上了一萬二千米高空,開始解散隊形,組成鬆散的空戰陣型。長劍一號指揮官穆罕默德?雷耶爾中校看著機翼下滾滾流動的白雲和純淨無垠的高天,沉著的通過無線電向基地匯報導:“報告巴斯拉,長劍進入預定位置,作好戰鬥準備!”
這時從幻影機隊下方,伊拉克空軍的中國產殲7戰鬥機和法國幻影3型戰鬥機為主力的格鬥機群在5000米左右的空中開始向邊境方向逼近,它們的任務將是與伊朗空軍的機群進行近距離的空中格鬥。這時伊拉克空軍裝備的殲7戰鬥機已經不是伊朗空軍裝備的那種殲7B型戰鬥機了,而是一種當時最新型的殲7改進型戰機。
在與中國合作超七戰鬥機的過程中,伊拉克方面在中國和法國航空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也得到了很多有用的技術資料。而超七戰鬥機的研製也進展順利,取得了部分成果。但由於超七戰鬥機的改進比較大,因此短時間內難以研製成功並投入現役。這時劉明就產生了一個想法,也就是利用超七飛機的現有科研成果來改進中國的殲7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