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901頁

    “中隊長……還是你飛長機,我飛僚機……我,我覺得我做長機還是不太好。”哈德曼有些羞澀,對中隊長說道:“我怎麼能搶中隊長您的位置呢?”

    “不是搶我的位置,而是我覺得如果你飛長機,會取得更加驚人的戰績!”中隊長鄭重的說道:“還記得我和你說過的話麼?”

    他看著哈德曼,輕聲說道:“我說過,我不想在經歷一次1919年的慘劇,我寧願戰死在天空上,也不願意看著自己的飛機被摧毀然後老死在床上。你比我更適合長機的位置,我就給你飛僚機,只要能打敗敵人,讓我們能繼續在天空翱翔,我就是給你做僚機,又怎麼樣呢?”

    最後他看了看周圍的人,然後收回了自己的目光:“哈德曼,今天我看過你的飛行,所以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給你做僚機,我不覺得丟人!”

    最後事實也證明了中隊長的預言,在三天後發生的雙方大規模空戰中,哈德曼與中隊長配合嫻熟,一口氣打下了15架蘇聯戰鬥機,成為了東線最耀眼的一對戰鬥機搭檔。  

    他們兩個在空中開始使用哈德曼的戰法攻擊蘇聯戰鬥機,這種壓迫性非常強的打法讓蘇聯空軍非常不適應。因為有了飛機掩護,哈德曼敢於嘗試更加冒險的打法,他往往抵近飛行到很近的距離上才開火,然後高速脫離被擊碎的敵機。

    藉助熟練的飛行基本功,兩個人駕駛著原本就是全世界最好的活塞戰鬥機ta-152,他們的打法開始逐漸脫離單一的高空俯衝攻擊,轉而採用更加靈活多變的纏鬥來近距離攻擊對手,利用ta-152驚人的速度,他們可以非常方便的用筋斗來反咬對手的尾巴,然後輕而易舉的擊落那些本以為德軍不會空中狗斗的蘇聯飛行員。

    前一段時間,美國援助蘇聯的500架p-40戰鬥機到達蘇聯前線,由此引起了蘇聯空軍自我感覺良好,蘇聯飛行員上下認為可以一戰。所以才出現在4月末5月初的蘇聯空軍反擊浪潮,就這麼被德軍新型戰鬥機悄無聲息的擊退了下去,截止到5月中旬,哈德曼的戰績就從零一口氣增加到了31架,成為了加蘭德大隊的一名超級王牌飛行員。

    5月15日這一天,哈德曼得到了他的鐵十字勳章,這枚鐵十字勳章由大隊長加蘭德親自頒發,掛在了他的領子上。從未有人如此快速的獲得過鐵十字勳章,從參戰到拿到勳章,哈德曼只用了不滿半個月的時間。r1148  

    ☆、551懸掛

    蘇聯,烏拉爾山區兵工廠,代號9137工程,現在已經建設完工,正在進行投產剪彩儀式。這個工程包括在車里雅賓斯克建立一些列的坦克生產工廠,把這裡變成一個專門生產坦克的城市。

    這裡如同森林一般豎起的煙囪,證明了它規模的宏大與壯觀,如果算上從明斯克還有哈爾科夫以及頓涅茨克撤回的一些技術工人,這裡擁有3萬名員工,可以說是蘇聯的又一個工業心臟。

    當然,這個工廠是蘇聯用來生產坦克的重要基地,而在美國工程師幫助下組建的車**設備也正準備為生產蘇聯新式坦克而服務。這種坦克是蘇聯科學家們精心設計出來的戰爭怪獸,是史達林寄予厚望的決戰兵器。

    這種坦克裝備了一門76毫米口徑的坦克炮,是由蘇聯的高射炮改裝而成,非常實用並且威力比kv-1型坦克的主炮更大,而這種坦克卻比kv-1型坦克需求的鋼鐵更少。整輛坦克和德國坦克一樣採用了傾斜的裝甲板,唯一的區別是這種坦克在前方裝甲板上開了一個出入坦克的艙蓋。

    這種坦克有7個負重輪,當然這和德國搶先購買並且保密克里斯蒂坦克懸掛系統有直接關係,蘇聯沒有拿到相關專利和技術,所以也就一時間也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減震方案,只好用kv-1型坦克上的技術暫時應付。  

    當然不得不說的是陰差陽錯之下,德國正在研製的虎王坦克和蘇聯正準備生產的t-34型坦克都採用了“扭杆懸掛”,而後世的經驗證明扭杆懸掛才是坦克懸掛系統的主流選擇。這種懸掛比起現在德國坦克普遍採用的克里斯蒂懸掛有很多好處。

    因為克里斯蒂坦克懸掛是靠彈簧受力原理設計的,所以這種懸掛在車體內部占用了大量的空間,這也使得另一時空中的t-34坦克,還有這一時空中阿卡多主導生產的德國豹式虎式坦克車體內部空間有些凌亂,影響了彈藥儲藏以及設備的安置。

    這也是阿卡多在自己道聽途說的“t-34坦克神話論”的誤導下,稀里糊塗的上了一次當導致的。事實上掄起結構簡單以及空間利用率等效果來看,扭杆懸掛在是被所有人普遍認同的一種坦克懸掛方式。

    而可笑的是,另一個時空中納粹德國生產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那飽受詬病的懸掛系統,正是被美國m1主戰坦克,德國豹2a6主戰坦克,中國的99式主戰坦克,俄羅斯的t-72、t-80主戰坦克普遍採用的扭杆懸掛。相反那個被神話了的t-34坦克採用的克里斯蒂懸掛,被徹底淘汰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要從德國人自己的懸掛設計來說明一番:德國坦克採用的確實是更為先進並且簡單可靠的懸掛系統,不過他們因為自己的執著和不得已的苦衷,把一款簡單先進的懸掛體系給改得面目全非了。

    簡單點說,扭杆懸掛必須錯開兩側負重輪的位置,以此來放置需要橫穿整個車體的“扭杆”,這也就造成了坦克兩側負重輪不對稱這麼一個“毛病”。當然這種不對稱完全不影響日常的使用,但是這對於另一時空中的納粹德國設計師們來說,簡直就是一個無法忍受的“災難”。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90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