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頁
可以說豹式坦克的底盤現在已經成為德國第二大系列武器的承載體。德國裝甲部隊裡有的沒有虎式坦克,有的沒有3號坦克,那些改裝的繳獲物資更是鳳毛麟角,可是唯獨豹式坦克,可以說是只要有德國坦克部隊的地方,就能看到。
大量使用成熟技術讓豹式坦克底盤的改進和使用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熟的技術使得德軍裝甲部隊的故障率一直處於一個較低的狀態,維修速也因為設備通用更加快捷。現在德國裝甲部隊裡隨便拉出一個技工來,都可以解決豹式坦克一半以上的技術故障。
但是豹式坦克的產量確實在降低,最的時候,德軍一年生產了3000輛豹式坦克,可是現在德國的記錄顯示,德軍在未來一年的豹式坦克產量將會下降到1700輛左右。主要的原因是前裝甲板較薄的豹式a型坦克已經停產,開始全面供給豹式150毫米口徑榴彈炮的底盤。而裝甲加厚的豹式b型坦克的部分底盤也被挪用給了豹式75毫米口徑突擊炮。
相反,德國虎式坦克的產量卻在穩步上升,按照現在的生產線產能計算,未來一年內德軍就將新增2700輛虎式坦克,並且這些新的虎式坦克都是加厚了前部裝甲的改進型。德軍正在降低其豹式坦克在軍隊裝備中的比重,產能也逐漸向更先進的虎式坦克傾斜。
虎王坦克的底盤在經過測試之後,徹底征服了德軍的坦克專家還有設計人員,這種輪有一些略微不對稱的扭杆懸掛後置發動機變速器的低矮坦克,簡直讓所有人都為之瘋狂。差不多所有現代坦克的設計理念都在虎王坦克上得以體現,比如6對寬負重輪以及更良好的防彈外形,甚至阿卡多看完之後都覺得這絕對就是t-64坦克底盤了。而且兩者之間的重量也比較接近,德國的虎王坦克預計重量是38噸左右,t-64坦克的全重也是40噸上下。
不過德軍的坦克設計師們最終還是說服了元首阿卡多,讓這位“固執的喜歡的中型坦克”的元首被迫妥協,允許德國的虎王坦克戰鬥全重增加到前所未有的45噸重。但是幾個設計者包括德蒙上校都對德國如今的發動機技術有信心,他們私下裡覺得可以讓虎王坦克適當增重,48噸絕對是一個大家都認可的重量。
這些德軍的坦克設計師們非常不理解元首阿卡多對於坦克設計的前後矛盾般的表現:在1925年的時候,秘密開始研製的德國未來坦克原本只有可憐兮兮的5噸重,可是元首直接否定了這種設計,他提出必須設計更重更大的坦克。
結果德國的坦克設計師們拿出了重達8噸的2號坦克的時候,元首依舊不滿意,甚至只是為了提前訓練部隊,象徵性的訂了一批2號坦克之後,就下令開始生產更重的3號坦克。於是德國坦克的重量開始飛躍——用最短的時間把坦克的重量從5噸提高到了20噸以上。
隨後的豹式坦克堪稱世界坦克設計的經典之作,德國人的坦克徹底傲視群雄,以30噸左右的重量完成了裝甲防護機動能力以及超群火力這方面的平衡,成為德國裝甲部隊橫掃歐洲的頭號功臣。當時的頭號坦克王牌雷恩甚至在斯通之戰中打出了一輛坦克擊毀22輛坦克的驚人戰績。
大家都看到了元首的高瞻遠矚,大家都看到了重型坦克來臨的腳步,所以在元首下令開始生產虎式坦克的時候,沒有人感覺到奇怪,克虜伯甚至覺得這個命令下達的有些晚了,他的工廠早就已經做好準備,幫助德**隊維持坦克質量世界第一這個頭銜了。
不過在虎王坦克的設計開始之後,元首卻一改之前要求坦克越大越重越好的習慣,轉而要求約束坦克的重量了。他下令虎王坦克的裝甲防護水平應該照比虎式坦克提高一些就好,不用再去刻意追求質的飛躍。相反阿卡多開始熱衷於研製105口徑的坦克炮,用來應對裝甲越來越厚的蘇聯新式坦克。
他下令同時進行種方向的火炮威力提高研究,一種是基於新材料開發上的新型炮彈改良;一種是火炮的口徑與炮管長改良研究;一種是簡單粗暴的提高火炮的口徑來達到增強火炮威力的目的。最終基於成本方面的考慮,阿卡多選擇了第一種炮彈改良還有第種口徑提升來提高德軍裝甲部隊的反坦克能力。
現在虎王坦克的評估和改良已經到了最後的階段,整個底盤可以說是天衣無縫了,阿卡多知道這個外形即便使用的70年代依舊不會過時,可以說這種底盤的誕生,讓德國坦克在底盤上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接下來,他的設計人員的研究方向就只有兩個了——更先進的複合裝甲,以及更先進的火控系統,這兩樣東西配合上大威力的105毫米口徑滑膛炮,至少在1970年前,都不用去考慮更換坦克的事情了。
長久的積累看上去沒有什麼作用,德國的坦克飛機都有被對手拉進差距的跡象,可是阿卡多比任何人心底都明白,看似距離在不斷拉進,可事實上德國的技術正在緩步進入一個飛躍階段,而對手利用過時技術做到的勉強追趕,會在未來一年之內就露出疲態。
有些技術是可以用過時的技術替代的,這在短時間內或許看不出什麼端倪來,甚至可以出現落後技術性能更好的怪現象。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差距就會逐漸顯露出來,而落後一方想要再次追趕的時候,因為缺乏技術積累過程,就會陷入徹底崩潰的尷尬境地。
一個簡單的例就是,在70年代的時候,蘇聯曾經用落後的電元件研發新式戰鬥機,米格25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性能都讓西方世界恐慌。但是當美國的新一代戰鬥機開始服役之後,蘇聯在技術上的滯後就暴露出來,也直接導致了之後數十年間蘇聯武器裝備電設備上的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