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頁
“暫停北非的一切軍事行動,讓隆美爾回柏林述職!”阿卡多想了想說道:“不能再這麼不聞不問了,他畢竟是帝國的將軍,總是擅自做主也不是辦法!給他安排專機,我在柏林等他。”
看來元首真的生氣了,默克爾很為這個元首心腹隆美爾捏一把汗。安娜已經出去發布元首的命令了,這一次隆美爾要回到柏林,面對積攢起來的元首怒火了。
☆、543南下
“左滿舵!航向正南!”一名大副軍官站在艦橋上大聲的確認口令。德軍的遠洋艦隊第一次大規模進入南大西洋海域,為40艘大力神運輸艦組成的龐大運輸艦隊保駕護航。
這是一次大規模的海軍行動,德國從南美洲國家一口氣進口了大量的橡膠,然後編成船隊在德國公海艦隊的護航下返回歐洲港口。那些需要橡膠的化工企業還有生產廠商們早就已經望眼欲穿,他們期盼著天然橡膠物資的到來,期待著質量上好的橡膠製品可以提升他們產品的質量。
天然橡膠在這個時期還是無可替代的工業原材料,雖然說法本公司已經研製出了人工橡膠這種替代品,不過掄起質量和特性,人工橡膠都不如天然橡膠。
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德國坦克要在前世採用交叉負重輪這種複雜的設計?因為坦克負重輪的邊緣要包裹橡膠,但是德國人工橡膠的質量達不到要求,於是只好採用小直徑負重輪或者交叉負重輪來增加單位長度上的接觸面積,來緩解橡膠質量不足帶來的負面影響。
那飽受詬病的德式坦克行走機構竟然主要目的竟然是為了橡膠性能不足做出的妥協,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任何一塊技術上的短板,都會在應用上給設計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是工業的力量,這就是為什麼一個穿越者不可能讓唐朝軍隊用上後裝填榴彈炮。
現在德國因為法本公司的技術革新,在戰前囤積的橡膠眼看就要告罄——原本橡膠不能大規模的囤積,會因為時間導致變質,不過法本公司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技術,可以通過加工,從變質的橡膠里提煉出新橡膠來,雖然這個技術有著大約15%的浪費,不過卻可以讓德**方神不知鬼不覺的在戰前囤積橡膠物資。
這也是為什麼這個時空中,阿卡多敢於讓德國坦克裝備單排負重輪行走機構的重要原因,也是為什麼德國坦克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的原因。
擊敗英國海軍,並且沒有和美國明面上翻臉,這就讓德國可以在南美洲地區採購數量龐大的橡膠原材料。美國為避免德國徹底與其翻臉,經濟制裁德國的內容里並不包含橡膠這個重要的工業原料,相應的德國海軍也沒有南下攻擊南美到北美的航道——雙方明顯在敵對的時候互相打著默契牌。
而且美國現在也實在是沒有能力阻止德國從南美採購橡膠了,這和雙方的海上實力有著明顯的關係。比如美國可以叫囂著禁運武器給伊拉克,這大家都覺得沒什麼不妥,可是有一天伊拉克叫囂著要制裁美國對美國實行武器禁運,這完全就是搞笑的節奏了。
美國航母企業號和列克星敦號在珍珠港被擊沉,導致美國海軍的實際作戰能力已經受到了致命的影響。被美國視作自家澡盆的太平洋上美國海軍尚且被日本海軍追著跑,何況是在沒有多少力量的南大西洋海域。
這就不得不提一下歷史遺留問題了,事實上並非美國海軍不想發展它的大西洋艦隊,而是大西洋海域歷來都是強大的英國海軍禁臠。無論是誰想要在大西洋上發展自己的海軍,都要先過了英國海軍這一關再說。
但是,這個蠻不講理卻又曾經天下無敵的英國海軍在短短的時間內被新崛起的德國海軍擊敗了,這一下子就造成了北大西洋海域的力量真空,而德國海軍正在努力的彌補這塊真空地區,所以後知後覺的美國政府反而在北大西洋上落後給了原本並不強大的德國海軍。
美國為了應付德國海軍製造的大西洋危機,正在建造的航空母艦還沒有下水,英國在加拿大造船廠和美國建造的航空母艦也同樣沒有下水。現在美國完全沒有做好兩線作戰的準備,所以他們正在執行先太平洋後大西洋的作戰順序。
不過與此同時,英國海軍卻和美國海軍想的並不一樣,他們在南大西洋海上準備了大量的襲擊艦隊,以巡洋艦為核心,攔截德國的商船,給德國海軍造成了很多麻煩。
上個月,他們擊沉了4艘往來於德國和巴西之間的船隻,這4艘船分別屬於維希法國、義大利和德國。德國海軍當然不能容忍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一條運輸線受到英國海軍的干擾,於是立刻揮師南下,尋求南大西洋附近的英國海軍艦隊決戰。
5艘航空母艦,17艘各種型號的裝甲艦和巡洋艦,25艘驅逐艦組成的德國公海艦隊,對陣1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和20艘驅逐艦組成的英國南大西洋分艦隊。英德南大西洋海戰於1938年5月22日爆發。
兩天之後,義大利的1艘戰列艦帶著3艘巡洋艦以及5艘驅逐艦趕到附近海域,軸心國海上力量更加龐大,而英國海軍則有兩艘驅逐艦離開交戰地區,前往太平洋協助兵敗如山倒的美國海軍防禦澳大利亞。
緊跟著維希法國的艦隊也進入戰區,1艘法國戰列艦和1艘巡洋艦來到南美海域調查本國運輸艦被擊沉的事件,事實上他們雖然沒有接到與英國海軍交戰的命令,不過英國海軍卻已經把他們列為了可以擊沉的敵國海上力量。